荆翼宪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乡村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座灶,用来煮饭和炒菜。每座灶都有一支烟囱,伸出屋顶,每当煮饭或炒菜时,灶膛里一点燃柴草,屋顶上的烟囱立即冒烟,这烟就叫“炊烟”。由于炊烟细长柔软,故称“炊烟袅袅”。
自古以来,烧火做饭时从烟囱里冒出来的烟,就叫作“炊烟”。宋·刘过《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词:“野灶炊烟里,依然是宿貔貅。”元·萨都刺《赠同年莫州县尹米思泰》诗:“倦客重来忆去年,荒城斜日暗炊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潍水孤》:“及往窥之,则双扇内闭,炊烟起而人声杂矣。”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这时天色将晚,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屋顶全冒起袅袅的炊烟。”
我童年时生活在郭巨农村,记得每天晨曦初露、鸡啼声此起彼落时,母亲就离开了温暖的被窝,顾不上梳头漱洗,急匆匆地来到灶间,开始烧早饭;到夕阳西下时,母亲不顾一天有多么劳累,总会支撑着喜滋滋地为全家张罗丰盛的或简单的饭菜,从而屋顶上又升起了袅袅炊烟。我在读小学时,十分贪玩,傍晚放学后,放下书包,叫上邻居几个孩童,就往山上跑,摘野果、拔野笋、采桑叶、捉小鸟、掏鸟蛋等等。到了星期日,更是全日在山上,有一次玩得连吃饭也忘了,回到家里被母亲骂了一顿。后来我就通过看炊烟来提醒自己,因为炊烟就是农村的时间表,外出干活的人,一见到它时,就会及时收工回家。我也一样,每当在山上玩耍时,只要看到烟囱里有烟冒出,就叫小伙伴们停止玩耍,我们就回家,这时候母亲已烧好了饭,等待着我的到来。
炊烟袅袅是农村一道温馨的生活景象,特别是到了傍晚,鳞次栉比的屋顶上,那数不清的烟囱,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冒出了缕缕轻纱般的炊烟,形态各异交错相融,宛如一条条绸带随风起伏,氤氲着整个村庄。炊烟、村庄、小河、绿树、彩云构成一幅美丽清纯诗意盎然的画面,意味着安静、和谐、温柔和一种自然美,是乡村永远描绘不完的风景啊。
那时,每户人家灶膛里燃烧的都是柴草,是来自大自然的产品。如树枝、茅草、稻草、麦秆、豆秆、六谷秆、芦稷秆和棉花秆等等。为此,大多数人家都有一间“柴间”,用来堆放这些柴草。没有柴间的人家,就把柴草堆放在屋檐下,或弄堂里,甚至堆放在露天场地上。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柴的用量直线上升,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后,山上的柴基本上被砍光,当时生队看到形势不妙,立即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严禁上山砍柴。可是封管封,砍还是砍。不去山上砍柴,拿什么来烧饭煮菜呀!最后非但柴木砍光,就是连草根、树根也掏光,乡村的巍巍山麓,慢僈地都成为“光头和尚”了。于是,人们在无可奈何之下,就把废油毛毡、废塑料也拿来当柴烧。最普遍的是把家里的灶进行了改造,即在灶边打了一个洞,这洞通向灶底中央,灶外装上风箱,烧饭炒菜时在灶内先放一些发火用的少量柴草,上面放好煤,用火一点柴草,风箱“的啪、的啪”一拉响,灶膛内的煤燃烧了。用煤替代柴,烟囱里吐出来的是黑色的浓烟,而且有一种难闻的臭烟味。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镇海炼油厂来的瓶装“煤气”(确切地说是“液化石油气”)进入了千家万户,农村居民用上了“煤气”后,数量庞大的“泥灶”完成了历史使命,被逐步废弃,人们心目中最注重的柴,逐渐被冷落和遗忘,屋里再也看不到柴草了,屋顶上的烟囱自然就不再有烟冒出。沧桑变迁,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也很少看到炊烟袅袅的景象了。
从此,农村又慢慢地恢复了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今年清明节时,因气候宜人,我信步去童年最喜欢玩的大坑岙踏青,想看看大坑岙山清水秀的景色。当走到大坑岙时,忽见山脚下一户人家的烟囱里,正冒出炊烟。因当时几乎没有风,这股炊烟,像一支白色银柱,几乎是笔直上升,当高达三四十米时,才慢慢地消散。啊!这炊烟袅袅的景色,我已有二十多年没有见到了,今日一见,像遇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亲朋好友,感到一种特有的欣喜和亲切。二十多年前,农村最常见的炊烟,如今却成了罕见的景像,因它只有在灶膛内烧柴时才能看到,柴火一灭,它就消失,又因它不是成形的物体,故无法保存,也成不了文物。因此,在现代社会里,能看到炊烟袅袅的景象,实在是非常难得的。我欲将此景色用相机留下来,可是没带上相机,内心甚感遗憾。
(2012年5月11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