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玲 通讯员 刘其良
2009年3月11日11时58分,北仑一代名医丁良翰与世长辞,享年87岁。3月15日,丁良翰灵柩下葬。早上8点,灵车从丁良翰老家春晓三山海口村出发。前来送行的村民有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小孩,一直送到了海口桥。灵车开到柴桥紫石村时,很多村民已等在路边,一直把丁良翰送到山上。平时住在山上的一些村民,那天也特地赶下山来为他送行。当天,为丁良翰送行的有300多人,花圈有200多个。
丁老医生从医68年来,一直秉着“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原则,医治患者达100多万人次。
“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是丁医生的人生准则
丁良翰不占公家一点便宜,不多拿病人一分钱。
其子丁培义回忆,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晚上出诊回来,都会先把手电筒里的电池拿出来,重新换上两节。“我当时很好奇,就问他,里面的电池还能继续用,为什么还要换。”丁良翰告诉他,出诊时手电筒里的电池是医院的公共财产,只能用在工作上。“还有一次,我从医院给父亲带了两只口罩,父亲也一定要让我把4元钱交上。”
丁良翰在三山卫生院坐诊期间,每位病人只收取1元钱挂号费。年底结账时,丁良翰直接把钱捐给了三山小学。
丁良翰63岁退休后,一直有病人上门来求诊。一开始,他不收一分钱。很多病人过意不去,经常会买些水果之类的东西。为了不让病人多花钱买东西,丁良翰决定,每人收取2元钱挂号费。“有时候,病人给钱就不让父亲找零,父亲就会用他的小办法把钱找还给病人。”丁培义说,每次碰到不肯要零钱的病人,父亲就会用“方子还有点问题,你先给我看看”这招,把病人的药方先“骗”回来,“威胁”病人不给方子。“大家都拗不过他,只能把多余的钱拿回去。”郭巨有位病人,在宁波、上海等大医院治疗未果后,来到丁良翰处就医,治愈后硬要送上2000元现金,被拒收。
退休后,丁良翰开始着手整理以前碰到的疑难杂症,共整理出3大箱资料,里面收集了300多个病例。2008年12月底,丁良翰准备把3箱资料收起来,在搬第三箱资料时,他不小心摔倒,之后就一病不起。一天深夜,丁良翰忽然醒来,告诉丁培义说,他忽然想起来还有点医药提纲没写,想回家一趟。“我当时就跟他说,等病稍微好点了再说。没想到,这就成了他最后的遗言”。
“老师是我一生的学习榜样”
家住洪岙村的沃富祥告诉记者,1970年他跟随丁良翰学习中医外科,虽然只有短短的40多天,但受益匪浅。“学医期间,老师每天要接待100多个病人,最多的一天,病人多达200多人。每一个病人老师都要亲自过目,有的还要开刀除掉异物,每天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从不休息,周末照常接待病人。”沃富祥说,丁良翰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2008年12月底,他带着一个疑难病人去找丁良翰会诊。会诊后,由于视力不佳,药方是由沃富祥代为记录的。“作为医生,要对病人负责。”最后在丁良翰的要求下,沃富祥也在药方上签下了字。沃富祥告诉记者,丁良翰生病住院期间,他去医院探望,老师总是会跟他提起整理疑难病例汇编的事。
家住郭巨大涂塘村的戴方立,1978年跟随丁良翰学医半年。“老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可以说是影响我一辈子。”戴方立告诉记者,碰到疑难杂症,他都会去向丁良翰请教。“老师去世时,恰逢我儿子要举办婚礼,没能亲自去送。”戴方立说,按照北仑本地习俗,办喜事不能进殓房。为了能送送老师,在出殡当天,他早早地把花圈送到三山海口村,远远地开车跟在送葬队伍的后面。
曾经的患者都记着他
“我母亲15岁时,就找过丁老医生看病了。”区第二医院副院长张增康告诉记者,57年前,他母亲脚上长疮,非常严重,找到了当时在三山联合诊所坐诊的丁良翰。“那时的医疗条件非常差,母亲老家在霞浦,诊所也没有住院的条件,只能住在联合诊所的一位医生家中。天冷了,不便赶回家拿衣服,丁医生就从家里拿来衣服给母亲穿。丁医生家里要是有什么好吃的,也总会给我母亲送一份过来。”张增康告诉记者,前后一年时间,丁良翰为他母亲开了五六次刀,脚最终痊愈了。张增康说,自小母亲就经常和他讲丁老医生,使医生这个职业在他心目中变得十分神圣,最终他自己也走上从医之路。
“前几年,我母亲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多亏了丁良翰老医生,现在老人精神可好了。”家住柴桥街道四合村的张一忠告诉记者,两年前,他母亲因为脑血管疾病引起中风,许多医院都劝他们放弃治疗。丁良翰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替他母亲治病。“前后一年多时间,他来我们家几十次,没有收取一分钱。”
家住新碶的吴先生说:“丁医生的医术非常高明!”1991年,他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全身肌肉像刀割一样疼。他去了不少大医院求诊,都查不出病因。吴先生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找到了丁良翰。丁良翰根据诊断,开方子煎药给他试服。第三付方子服下后,就见效了。经过几个星期的治疗,他痊愈了。
在“新北仑”和“北仑热线”论坛里,网友们纷纷追思丁良翰。网友“阿家”说:“虽然不记得他的模样,但在我小时候,他给我的两个膝盖都做过手术,印象深刻,两个刀疤至今还留存着。”网友“秋天的菠菜”说:“我两岁时,脖子上长了一个‘滑’,已经发高烧好几天了,听妈妈说当时我的情况很严重,有点离死不远的感觉了。妈妈在邻居的劝说下,向生产队借了10元钱,翻山越岭把我送到丁良翰那里。他轻轻一刀,我重获生命,而且脖子上的疤不抬头根本看不出。他不但医术高,还能顾及到女孩子以后的美观,真是难得的好医生!”
(2009年4月1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