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银燕 通讯员 曹凯艳
“三角形,白白的,松松的,厚厚的,微甜,咬上一口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承载着多少柴桥人儿时记忆的水塔糕,如今却难以品尝到。
传统小吃成美好记忆
“喝一口豆腐脑,咬一口水塔糕,那个惬意啊!”25岁的柴桥居民邹欣欣回忆起小学时候,每天早上上学前,在菜市场的早餐摊花一元钱买一碗豆腐脑、一块水塔糕坐下来慢慢吃,就十分满足。“吃起来跟现在的米馒头差不多,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就再也没吃过水塔糕了。”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吃过水塔糕的邹欣欣,回忆起当初的味道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邹欣欣所说的水塔糕是宁波的一种传统小吃,曾是柴桥家喻户晓的早点。由米粉蒸制而成,外表呈白色,入口软糯香甜,也被叫做“水沓糕”、“水拖糕”或“白米松糕”。据在机关上班的李先生回忆,从前集体经济时代,“双抢”大忙季节,各生产队从柴桥供销社订购给社员们当“点心饭”的各色糕点中也有水塔糕。
在柴桥老街转弯处找到了做水塔糕的老师傅
“过去菜市场有位姓沈的妇女早上专门来卖水塔糕,四角钱一块,只要她一来,还没等她放下担子,我们就已经围住了她。”记者在寻访中遇到一个姓王的大爷,他告知这个姓沈的妇女现在柴桥老街转弯处开着一家早餐店。于是记者辗转找到了这家早餐店,57岁的沈素明笑着证实了王大爷的说法,“过去每天基本上挑三担,我一去就被乡里乡亲包围了!”而做水塔糕的则是她的老伴,60岁的顾耀炳。顾耀炳自1982年就开始做水塔糕,至今已有将近三十年。按照邻里乡亲的说法是“顾耀炳做水塔糕的手艺那是没得说”。
历时16个小时才能真正做好
“做水塔糕很讲究气温,天冷了就不能做,所以一般每年的5月底开始做到9月底,碰到天气热的年份,最晚不会超过10月中旬。”顾耀炳说。
顾耀炳向记者回忆水塔糕的做法。首先将上好的大米泡在水里,一般是中午12点左右开始泡,泡到下午三四点钟,将米捞起来放到小钢磨里开始磨粉,人一边转动小钢磨,一边给它加水,同时加上一些酒酿、熟米,这样可以让做出来的水塔糕吃起来更加松软,闻起来更香。接着将磨好的面粉放到一个大脸盆里发酵。
第二天早上三四点钟,顾耀炳夫妇就得起床。顾耀炳一边搅拌已经发酵好的面粉,一边放入苏打粉、白糖。而一旁的沈素明则忙着把四个蒸笼放上浸湿的白布,以避免水塔糕和蒸笼黏住。顾耀炳用大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面粉盛到蒸笼上。接下来顾耀炳先将一个蒸笼放到已经盛满滚烫热水的铁锅上蒸,5分钟后,他拿起第二个蒸笼放在第一个蒸笼下面,继续再蒸5分钟,依此类推,4个蒸笼需要蒸上20分钟。这个时候水塔糕就算是熟了,接着顾耀炳两手持着蒸笼的两侧,给蒸笼来了一个180度翻身,蒸熟的水塔糕自然就落到了圆形的竹匾里。等水塔糕有些凉后,顾耀炳就将整块的糕切成一块块三角形等待售卖。
从前一天的中午12时左右到第二天早上5时左右,水塔糕需要历时16个小时才能真正做好。
现在柴桥只有陈胜村一户人家在做水塔糕,手艺如何传承成难题
“过去我每天都需要准备一百斤大米,做出来的水塔糕不到早上8点就能卖光,可现在是越做越少,去年每天只做30到40斤大米。”顾耀炳说。顾耀炳还告诉记者,现在只是在自己的早餐店里卖,来吃的人一般都是老人和外地人。
由于现在的早点品种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多了,吃水塔糕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再加之做水塔糕程序麻烦,历时久,做的人更少。“过去柴桥种的是水稻,现在种的多是花木,这也可能是水塔糕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柴桥街道地方志办工作人员孙兆钧告诉记者,地方志里没有水塔糕的记载,要了解它还得去请教老一辈的人。
由于今年顾耀炳家的小钢磨坏了,又配不到零件,顾耀炳只好向柴桥陈胜村的一家糕点作坊进货。该糕点作坊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做水塔糕有3年左右,是现在柴桥唯一一家做水塔糕的地方,主要是卖给顾耀炳的早餐店和十几个流动摊贩,每天一般做十几个竹匾的分量。至于以后还会不会将水塔糕做下去,糕点作坊的老板告诉记者,这个主要看销量的,如果将来真的没人吃了也就不做了。
“曾有四五个人专门慕名来学做水塔糕,有一个还是专程从桃花岛过来的呢!但那都是六七年前的事了。”顾耀炳感慨道。真正能学会的人几乎没有,“已经很久没有人要学做水塔糕了,现在年轻人都不要学,太苦了。”顾耀炳担忧地说。
(2010年10月27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