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74

第74章 百年风雨路——探访戚家山街道(原小港)的直街和北平路

记者 顾圆圆

戚家山街道因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此地抗击倭寇而得名,于2007年3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作为老小港的前身,它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历代在此地屯兵设戍,为浙江海防要地。中华儿女在此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斗争的英雄事迹广泛传颂,至今还留下金鸡山总指挥台、戚家山营垒和抗英、抗法、抗日炮台等历史遗迹,七星延陵学校和蔚斗小学均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代涌现出以李敏、沈焕、李也亭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学者、实业家。

直街和北平路是戚家山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条道路,传承着戚家山的历史和精神。一条作为各地来此的交通要道,保持着戚家山与各地的紧密联系;一条作为百姓起居生活的繁华商道,新中国成立后是长山地区经济、文化和行政中心。当时的长山区人民政府、小港镇政府都在直街上。文化上有蔚斗小学、养正小学、小港中学,还有古老的伏波小学。今天记者带你走进这两路的前世今生,一起触摸戚家山的历史脉搏。

小港直街名称在民国有记载

小港(现戚家山),古称浃口,即大小浃江水出海口。大浃江即甬江,小浃江末端就是小港。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称崇邱乡,清代乾隆年间开始有“小港”这个名称。清朝自康熙、雍正、乾隆盛世以来,经过120年的太平,人口大增,集市贸易的发展亦成必然。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在乾隆年间,崇邱乡有多个集市兴起,如梅墟、长山桥、东岗碶、任铁渡(今下邵)、衙前、小港直街、江桥头、朱街汀。

据蔚斗社区老人乐加瑞回忆:民国时期就有小港直街的名称。当时,小港街呈工字形布局,东为桥东街,中间是繁华的大桥,其延伸是横街,西端为直街。义成桥(今为小港大桥)每天早上集市熙熙攘攘,乡民来来往往;桥下水面停满了开往宁波、五乡、梅墟各地的船舶,水上交通很是发达。直街自东起是“万祥”贳器店(出租结婚用花轿、做客用便轿、出丧用魂轿和各色灯彩、杠箱、桌儿板凳、碗盏器皿)、两爿柴行、两家石作厂、生生堂药店、益康酱园、恒生祥南货店、火油灯白铁店、小裕龙白铁店、王茂生酱园、东洋人馄饨店、茶坊挖花店、小龙肉店、水龙会、谢阿棠纸炉灰、严福仁布店等。十字街口是张驼背大饼店,烂糊阿二点心店,转过便是横街:三阳泰南货店、胡明德咸货店、王明德咸货店、乖乖水果店、生发油剃头店、大茂行米店、生茂行米店、哑子鞋店、柴行、李家当店、钟表店、乐阿棠咸货店、四老爷杂货、土地婆婆小店等。“小港大桥长又长,弯落就是大东阳”,大东阳南货店是当时小港名牌,远近名气很大,其旁边是泉生肉店、谢阿坤信客兼邮政代办所、泰山堂药店、点心店、水作店,林林总总店铺不下40家。

小港直街的特色有四:其一是“日日市”,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开始,热闹不到两小时就散市。其二是1929年开始就有电灯照明。这是因为小港李家联合乡绅、社会贤达办起了发电厂,厂址在关圣殿旁。其三是由祖籍小港的上海富商乐斌于1948年建的一座三层标志性建筑——曙光亭,可谓鹤立鸡群,十分醒目。曙光亭是当时小港最高的建筑,站在上面可以把当时的小港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从远处太白山上升起的第一缕曙光,故名。其四是建于1720年的义成桥——俗称小港大桥,古朴优雅,历史悠久,颇具气势。

住在直街附近连理巷的70岁老人竺永亮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住在这里,对直街的感情颇深。以前的直街都是石板路,由三块石板组成,三米来宽,两边都是矮平房,居民们开店做买卖,非常热闹。远处的义成河埠头停靠着很多船只,这些船只有的把农民的土特产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浃江运到宁波去,也有把宁波的物品运来直街卖。上世纪70年代后期,直街由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街市依旧。在宁波开发区联合区域环山路商业街还没造起来前,直街一直是小港地区集市贸易中心。只是斗转星移,岁月变迁,现在的小港直街已经是条再普通不过的小巷了,当年街市繁华、车来车往的热闹情景已不复存在。

直街上的蔚斗小学由同盟会成员唐爱陆先生创办

“浃水泱泱,蔚斗煌煌,花雨鸣校庠。桃树李树千行万行,春风罗列在宫墙。砥砺品学,锻炼体魄,深功从蒙养。大家努力努力,爱惜好时光。”这是1931年,中共早期党员、蔚斗小学校务主任吴沛宁先生创作的蔚斗校歌,已经在校友中传唱了80多年了。蔚斗小学的旧校址就在小港直街45号,走进古老的大门,里面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院落,柏树青青,旧式黑瓦红窗的学堂,窗明几净,闭上眼睛,仿佛可以听到几十年前琅琅的读书声。蒋川龙是75届蔚斗校友,是区书法家协会戚家山分会秘书长。几十年来,蒋川龙没有忘记母校,业余时间一直在蔚斗小学旧址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和文物保护工作。在一个下着雨的日子,他在蔚斗学校直街的旧校址里,向记者深情述说起母校的故事。

蔚斗小学于1927年秋由小港人唐爱陆先生创办的。爱陆在辛亥革命时参加同盟会,1927年回乡后致力于地方建设,创办学校,支持师生参加新四军。创办学校之初,入学的学生不多,女孩子更少。很多父母封建思想较重,不愿意女孩子上学。爱陆先生知道后,挨家挨户上门劝说,让女孩子上学读书。1931年夏,学校迁至小港直街校舍,扩展为完全小学。1931年以后,学校陆续聘请了具有爱国思想和革命理想的进步知识分子来校任教。这些教师中不少是中共地下党员,而且大部分教师倾向革命,业务水平较高。在校董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德、智、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全县会考、学科竞赛、运动会中,蔚斗小学均名列前茅。

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全校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达到了高潮,许多毕业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战时政治工作队,奔赴抗战前线。1938年3月,浙东临时特委决定建立中共蔚斗小学支部。是年8月,中共镇海县工作委员会在蔚斗小学成立,县工委机关设立在该校。1940年7月,日寇第一次登陆镇海口,学生疏散,学校一度停课,后在乡绅李善祥先生支持下,借原伏波小学的校址开学。1941年春,日寇第二次登陆镇海口,蔚斗小学再次停课。镇海县沦陷后,在地方人士努力下,将蔚斗庙产和私人捐助合在一起,在原址开学。新中国成立后,蔚斗小学一度更名,1987年又复名,直街45号旧址辟为“蔚斗小学校史陈列室”,张爱萍将军亲书“蔚斗小学旧址”。

“蔚然成风爱国立德,斗转星移启智育人”,这是蔚斗小学校名的出处。上世纪30年代,蔚斗小学刚创办之初,唐爱陆先生说:“我现在造校舍只能因陋就简,使用二十年总没问题。二十年后,蔚斗历届毕业生应重建新校舍。如果二十年后毕业学生无所作为,则说明我们办学失败。”时间证明,唐爱陆先生当初开办蔚斗小学的选择是正确的。

蒋川龙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完成了小学学业,对直街、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他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总和同学们在街角的“东洋人馄饨店”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然后开始一天的勤奋学习。毕业后,他继续求学,后从事电力生产和管理工作。在为一位抗日老校友写的诗句中,他写道:“我回来了,回来了,七十年梦寐难忘的母校啊,你依然保管我的纯真,你依然是我的魂,我的梦。”蒋川龙说这也是自己的心声。36届校友郑国华说自己有幸在蔚斗、效实、浙大求学,在蔚斗的时间最短,只有短短两年,却在人生中的作用最大。当时蔚斗小学对语文、数学采用标准课本,师资水平高,有不少教师是大学毕业的。老师讲课也不是照本宣科读,会不时穿插一些辅导教材的内容。1936年读毕业班时,语文老师王洁还自己印了有名左联作家的文章,作为参考读物。这些对自己影响非常大。

八十多年来,从蔚斗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也一直传承着蔚斗的精神。2007年,为纪念母校蔚斗小学八十年校庆,蔚斗校友们协助戚家山街道编辑了《蔚斗风华》一书,作为对母校的纪念。

戚家山儿女的抗战故事

在蔚斗小学校史陈列馆里,记者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子清秀雅丽。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乐群,是蔚斗的校友,也是一位抗战女英雄。

乐群生于小港一个地主家庭。在蔚斗读书时,乐群受到了很多老师的教育和鼓舞,对于抗战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和希望。19岁的她从上海爱群女子中学毕业后,她的父亲看到她在上海购买很多进步报刊,唯恐她闯祸将她送到乡下。回到小港后,乐群和她的表姐乐成在一起,天天到唐爱陆先生在浃江河畔创办的阅报室看时事公报,并和一批从上海或宁波归来的进步青年及学生一起关注着抗战的进展。

随后,她自己出资,在蔚斗小学门口造了两件草房,开辟了“阅报纸”窗口,自己花钱从上海买报纸,通过轮船快递过来,将报纸上关于抗战形势的文章贴在草房里,供人阅读。同时,乐群一边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一边搭台演戏,演出抗日节目。在直街曙光楼旁的戏台子上留下了乐群和她伙伴们的身影。他们在戏台上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乐群自己演女主角“香姑娘”,激起了很多民众的抗日热情。在小港活动一年后,乐群带着她的宣传队共18人来到了东钱湖陶公山,他们白天搞抗日宣传,晚上就住在破庙里。终于消息传到了上海老父那里,父亲开着豪华的小轿车来到家乡找女儿,一路打听才在陶公山上找到。老父看到女儿时,又恨又爱又疼,劝说女儿回上海,但是乐群坚决不回去。父亲就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给了乐群,乐群把这笔钱用作抗战的医疗经费。后来,18人又跋山涉水,经过一个月的行程来到南昌,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

李又兰和李采芝都是小港李家望族的女儿,大家闺秀,原本可以在闺阁中衣食无忧,却选择了与此截然不同的道路。李又兰蔚斗小学毕业后,在上海念中学。抗战后,由沪返回家乡,积极参加小港抗日救亡宣传队和救护队的活动,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中。李采芝也就读于蔚斗小学,1938年参加新四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鲁迅学院、《浙东日报》社学习和工作。

从蔚斗小学走出了很多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一直留在戚家山人的心中。很多戚家山人、蔚斗人都是听着这些英雄们的故事长大的。76岁的钱阿华家住在小港直街,一家三代都毕业于蔚斗小学,他说,在学校里老师就一直讲革命故事,自己也讲给儿孙听,希望这些故事能够世世代代讲下去。

北平路路名取自李北平先生的名字

提起北平路,你是不是会想到这条路或许和北京有什么关联,是他的建造者来自当时的北平,还是道路的繁华堪比北平呢?记者在原小港镇城建办主任周友甫老人处找到了答案。

戚家山有名的北平路建于1933年到1934年。它北起原小港农机厂门口,南接原长山兴岙村五长公路,全长约3.2公里,是戚家山到东岗碶、堰山一带的交通要道,是小港堰山一带农民将农副产品运往农贸市场销售的必经之路。据当事人回忆,北平路是砂石路,路宽4~5公尺,可以通黄包车,两旁种有刺槐树,过一段路设有石凳,可以放担子,又可以坐人;孔墅桥头造了两间凉亭,给路人避雨休息。

北平路的雏形是条青石板路,弯弯曲曲,过往行人靠着两条腿挑担赶集。后来因为发展需要,唐爱陆先生想把这条路拓宽,但造路的过程充满艰辛。遇到的第一桩事情就是筹集资金,当时完全靠民间集资。让农民集资,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如何筹集资金,是建造者唐爱陆先生最为难办的事情。得知小港李家老板李北平先生要做五十大寿,他就抓住这一机会,登门拜访,动员他出资兴建这条路。李北平先生是小港港口李家乾季房人,族谱名厚旋,字北平,任镇海游氏教养所董事。唐爱陆先生去了好几次李家,答应李北平先生一个条件:路造好后,取他的名字为路名,并世代延续不变。李北平先生于是答应出资五千银元造这条路,按照当时的价格,每百斤稻谷值两元大洋,这五千元大洋要值二十五万斤稻谷;当时土地价格是每亩好田值八十元,差的田地还不及八十元。有了这笔钱,唐爱陆先生再向中小业主筹集了些资金,这条路终于开始建造,并于第二年建成。

资金问题解决后,土地问题又摆在唐爱陆先生面前,按当时标准算,需要用地29余亩,那时征用土地还没有成文的规例,地方举办公益事业用地需要民众自愿,并给予合理补偿,从孔墅板桥碶跟到方前村完全要在水稻田上造新路,涉及面很广,结果有一户人家不同意。据一位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老人回忆,因为土地问题,造路拖了很长一段时间。结果爱陆先生动了脑筋,采取两头做拢的办法,一户人家不愿出让土地,结果走路的人就都踩踏这块田过去,没办法,这户人家只有出让土地。除了土地问题,还有“风水问题”。过去田里有柏树,是一桩很犯难的事情。事在人为,所有这些难题,终于在最后被一个一个克服,一条大道终于建成了。1989年,北平路分两段加宽改为水泥路时,小港镇政府为了纪念这位热心地方公益事业的老人,在孔墅板桥碶跟建造了一座唐爱陆凉亭,立碑永远纪念这位先人。

现在的北平路,依旧车来车往。傍晚不远处的中学放学时,孩子们骑着车子,车流像水流一般,“哗哗哗”地向前流去。时光如水,一切已今非昔比。

(2012年1月5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