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79

第79章 甘洌清泉润千家——记梅山岛上的水井

记者 余芬 通讯员 沈琼云

去过梅山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是路边公用的,还是村民自家新挖的,井随处可见。

由于山体集雨面积小,梅山是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海岛,水库蓄水量有限,早些年,为保障各方面用水,梅山老百姓挖了很多井。在2008年全岛喝上白溪水库的自来水前,甚至还有部分地方靠取用井水生活。如今,虽然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曾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梅山人的井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梅山多井源于岛内水资源不足

新中国成立前,梅山有井,但并不算多,像担峙、外墩、碑塔等地甚至饮用河水。今年67岁的沈世夫自1998年起就担任里岙村党支部书记,后又是梅中村党总支书记,直至2008年卸职。他告诉记者,梅山岛水源稀少,这给生活和农业用水带来不便。上世纪50年代末,里岙村的老百姓人工挖了一座张家底水库,同时,在离水库十几米的地方挖了一口井。井深约7米,井口直径1米多,因为井口筑高部分是方口的,所以当地村民称该井为“方井”。当时没有打井工具,只能靠人工一锄头一钉耙地挖。先挖出井坯,然后在井坯四周砌上大石头,再在石头与石头间的缝隙处抹上黄泥。“这层黄泥要三四十厘米厚,而且要敲得很坚实才行,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渗入井中的水才干净。”沈世夫说,挖井是件辛苦的事,需要五六个劳动力干上好几天,但和挖水库这种大工程相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沈世夫告诉记者,当时里岙村共有五六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取方井的水生活。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井被村民挖了出来,一个里岙村,类似规模的公用井就有近十口。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每隔一年梅山就要闹次旱灾。1971年发生的大旱,一直从6月持续到9月。整个夏天,原本就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梅山更是用水艰难。为了抗旱,梅山各地开始大规模挖井,一年时间新增一百余口井。

新挖的井除了用来满足村民的饮水和生活用水需求外,还用于农田抗旱。其中梅西村挖了一口深约30米的井,被称为“深水井”,主要就是用来解决旱期水稻田的灌溉问题,这可以算是梅山最深的井了。“梅山的井都不太深,挖太深的话,井水就咸了。”里岙村79岁老人沈宝安告诉记者,因为梅山岛多盐碱地,梅山的井并不会挖得太深,七八米的井算是比较深的井了。“地势高的可以挖得稍深些,地势低的就只能挖两三米深。”

井水曾哺育一代又一代的梅山人

在上世纪80年代前,梅山村民家的主要生活用水和饮用水都来自井水。“淘米、洗菜、烧饭、磨豆腐、做老酒、做年糕,每户村民家里都有储水用的大水缸,用水桶打满水,可以用上好几天。”沈世夫说。

井还是“土冰箱”。梅山老年协会会长沈金花告诉记者,以前冰箱对于农村人来说还是稀罕物,吃不完的食物放久了就会变质,特别是在夏天,饭菜放过夜就馊掉了。还有些人家办大事体(指红白喜事),买了好多鱼啊,肉啊,总是害怕会坏掉。不知道谁想出一个办法,将吃剩的饭菜装在篮子里,然后把篮子吊在水井里。“水井里温度低,食物吊在里面就不容易变质了。”沈金花说,井除了能防止饭菜变质,还能让瓜果更爽口。“有时候天热想吃冰镇西瓜,就将西瓜放进篮子里或者网袋里,然后吊到井中。上午放进去,晚上取出来全家围在一起吃,我感觉用井水冰镇的效果比现在的冰箱更管用,还不费电。”沈金花回忆说。

井与梅山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夏天,从农田或泥涂劳作回来的男人,往井边一坐,打桶沁心凉的井水,洗去手上脚上的泥巴,擦去脸上的汗水,顿时解乏不少;冬天,当河埠头的水流开始冻彻骨时,井里面的水竟还微微冒着一股暖意,围在井边洗衣的女人们,热闹地攀谈着,她们的双手和衣服浸在装满井水的桶里,手不寒,心更暖。

“方井”和“双眼井”的故事

建张家底水库时挖的“方井”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被填,如今连井的旧址都找不到了,一幢崭新气派的民房覆盖了“方井”。而现在里岙人说的“方井”其实是另外一口井。

沈金花告诉记者,这口“方井”有故事。1958年,梅山还是一个荒凉的岛屿,当时的宁波地委决定在梅山岛筑一条长5公里的海塘,围垦土地5000亩,用来建盐场。消息一传开,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踊跃报名,从宁波涌来的建设大军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岛。这批建设者中,有机关干部、文教卫生单位职工、工商业者、学生、社会青年等,白天辛苦工作,晚上他们就住在破庙、祠堂或老乡家里。其中,主要负责围塘工作的工商业者组成的“工商大队”成员集中住在里岙村民家里。“人一多,用水又成了问题,为保障这些建设者用水,于是又开挖了一口井。”沈金花说,因为井口呈方形,故称“方井”,而“方井”附近被叫作“方井根”。

近日,记者在里岙中路65号民房门前,看到了这口“方井”。经过五十多年的岁月变迁,如今的“方井”没有了当初的方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口径的圆形井口,但往井内望去,除了能看到井壁上的青苔,仔细瞧还是能看到当初的方口原貌。

张家底水库附近除了有口“方井”,还有一口古井,叫“双眼井”。“双眼井”的岁数比“方井”大多了。据当地村民沈赛元阿姨讲,这口井比她80多岁的老父亲还要老,“估计有好几百年了,可能是梅山最早的一口井。”“双眼井”因为有两个并列的圆形井口而命名,看似两口并列的井,其实是同一个井身。

“‘双眼井’还有一个名字,叫‘卖缸井’。”今年64岁的宋桂菊阿姨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梅山岛由梅子山和烟墩山两个小岛组成,岛的周围都是汪洋大海,岛上先民以捕鱼、种植为生。在明朝末年,先民们为了种植更多的农作物,让子孙后代繁衍下去,于是开始挑土运石,筑塘围涂。而那时,张家底“双眼井”所在的这个地方还是一片泥涂,远道而来的卖缸商人就将船停靠在此。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储水或者储备粮食都用大缸,因此卖缸商人是非常受当地百姓欢迎的。卖缸的货船一到,大家都会奔走相告:可以去买缸啦。后来,经过梅山先民世代相继的努力,这块地方也被用作筑塘围涂,后来又开始有人在此建屋居住,还在原先卖缸的地方挖了口井,人们图方便就叫这口井为“卖缸井”。

这口井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修理,把沉淀在井底的泥沙挖走。后来,经过一次次的完善修葺,最后变成了双口的造型,因而,“卖缸井”的称呼也逐渐被更为形象的“双眼井”代替。

大旱之年井水成了“救命水”,按人头平均分配,村民排队领水

当地人都说,张家底的方井和双眼井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1967年,镇海全县发生旱灾。梅山岛上好几个井都打不出水来了,而这两口井还是有潺潺不断的细流渗入井中,汇成满满的“救命水”。当时,散布在梅山村村落落的几口还未干涸的井都被各村规定为公用水,必须按人头平均分配。而居住在“双眼井”附近一带的共有几十户人家近百号人,按照每人每天排队领取一桶水的标准分配是远远不够用的。于是,各个井口都被盖上了井盖,并上了锁。

宋桂菊告诉记者,大旱那年,她正怀着孩子,那个夏天,她生下一个儿子。夏天本来就比平时用水多,而刚出生的孩子又正是用水的时候,洗尿布、换洗衣服都需要水。但因为根据分水规定,必须按家里的户口人头数领取相应数量的水,刚出生的小孩还没来得及上户口,就没有用水“福利”。宋桂菊的婆婆着急坏了,第二天就匆匆抱着孩子到村里报户口去了。

沈金花说,每逢大旱时,缺水的碑塔村、担峙村村民还会挑着桶来里岙村的井里取水,更缺水的时候,甚至花钱“买水”。

自家的小井曾是联系邻舍感情的纽带

今年80岁的周婆婆是担峙村人,她独居在自家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前有一口方口的小井。她告诉记者,这幢房子是她公公的父亲年轻时建的,屈指一算,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房前的那口小井大概也是那时候挖的,很早之前还掉下过小孩,但被大人及时发现救起来了。”周婆婆说。

因为周婆婆家地势较高,又离公用的井比较远,她家的井便成了昔日附近邻舍公用的井了。“以前,我们老屋前面是没有围墙的,后面也没有围起来,屋前屋后的邻舍隔壁经常来用我们的井水。”周婆婆的女儿回忆说,自己很小的时候,老屋前的那块场地是非常热闹的。取井水用来自家酿酒或做年糕时总是围满了人。邻舍的大人过来搭把手,而一群小孩子则在旁玩闹。

“我嫁过来后,从没看到过我婆婆因为别家来取水而恼过。她告诉我,邻舍隔壁就是应该相互帮助的。”周婆婆听从了老人的话,邻里关系十分融洽。“从前,我和我们家前后几个阿姆、婆婆交关要好,她们经常来这里洗衣服洗菜,讲讲大道。”可是忆起往昔,周婆婆心中不免伤感,“现在她们都不在了,小一辈各自忙工作走动少了。”

除了小井,记者还在老房里看到了天井。天井下,是一个用石块垒砌的方形储水池。虽然这个储水池现在已经废弃,但是还能从中看出当年的原貌,也能想象出当年它给这户人家带来的“雨水情”。

上世纪80年代,梅山开始有了自来水

沈金花告诉记者,梅山共有三类水库,山塘水库、平原水库、海涂水库。改革开放后,梅山群众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水库水通过自来水管道被引入到家家户户。

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梅山各村分别从台岙、炮台、里岙的几个水库中接自来水。上世纪80年代初,里岙村民开始使用来自张家底水库和沈家底水库的自来水。上世纪90年代末,梅东地区开始自来水改造工程,把炮台水库水接入村民家中当自来水。1999年,区里出资加上村民集资,梅中、碑塔、里岙等村的自来水也进行改造,取用里岙的空壳岙底水库水。沈世夫告诉记者:“空壳岙底水库较张家底水库和沈家底水库大,水质更好。”

上世纪末,梅山的多数地方已经通上了来自岛内水库的自来水。“尽管岛上水库的水质并不太好,但能免去挑井水的辛苦,也是件大好事。”沈金花说。但是像外墩、茶厂、担峙、碑塔等地的个别人家还是过着没有自来水的日子,他们依旧每日打井水作为生活和饮用水。

2008年2月,我区耗资2000万元实施梅山跨海饮水工程,把来自白溪水库的自来水接入梅山岛。但当时该工程仅惠及梅西片群众,岛内的不少群众仍在饮用岛内水库的水。同年5月,主要针对解决梅东梅中片群众饮水问题的梅山二次改水延续工程启动。2008年7月工程完成后,整个梅山岛近1.5万人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白溪水库水。

如今,井还在发挥着作用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有自来水,再也不用到井里挑水喝了。”沈世夫告诉记者,因为喝上了白溪水库水,现在一般人家都不再喝井水了。而且现在家家卫生间都装上了抽水马桶,粪水渗入地下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流到井中,影响了井水的纯度。但喝惯了井水的老人还是很怀念当初的井水,喝起来甜口,而且没有氯气味道。

虽然现在一般村民不愿意用井水来淘米洗菜了,但还是有一部分村民,尤其是一些四五十岁的农村妇女,或许是为了节省点自来水水费,或许是因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又或者是深藏内心难以言说的情感使然,她们的生活离不开井,少不了日日与井打交道。“现在的井水虽然没以前干净了,洗吃的东西不太放心,就用来洗衣服、打扫卫生,冬暖夏凉,还是很不错的。”今年49岁的沈赛元是土生土长的梅山人,她家门前不远处就有一口老井。

记者走访发现,有些古井因为位置较偏,远离房舍,已经多年不用;还有的井由于造房、造路等原因被填;还有的井因为本来水质就不太好,被当作消防井;但还是有很多的井被当地村民保留了。就像宋桂菊说的,用了大半辈子了,已经用习惯了。沈金花告诉记者,现在全梅山还保存了几处家喻户晓的老井,其中梅中里岙村文公庙后面的“庙后头井”、张家底的“双眼井”、盘峙的“盘峙井”、南汇珠宝岭上的“半山井”和岭下水库附近的“岭下井”等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平均深度约摸六七米,水质甘甜且常年不干,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散落在梅山岛的公用井在不断减少,但私用井在增多。记者了解到,现在梅山村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家都造了新房子。房子造好了,找师傅在自家院子里挖口井也不贵。“很多人家建了新房,都会在自家院子里挖个井,我们村几乎家家有井的。”梅东炮台的小周告诉记者,挖井主要是考虑到家里用水方便,“我妈妈不喜欢去河埠头洗,又觉得用自来水太浪费,就自己打井水洗,特别是冬天,井水比河里的水暖和多了。”

如今,梅山岛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有些历史也许会被人遗忘,而井将作为梅山岛沧海桑田、风雨洗礼的见证,珍藏在梅山人心中。

(2011年3月29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