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吉普车中最出色的明星是一款叫“威利斯”的车。世界上没有一款车能像“威利斯”那样在二战中立下卓着战功,名垂世界军事史及汽车历史。它曾陪伴巴顿将军指挥美英盟军,在二战各战区经受炮火洗礼,出色完成任务;也曾跟随援华美国空军“飞虎队”驰骋华夏,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二战历史大片中我们经常目睹其风采。
开发背景
早在1938年,西欧战火爆发之际,美国军方人士向全国所有汽车生产厂家言明,他们正在寻求一种执行通讯及先遣侦察任务的新车以替代传统的3轮摩托车。
到1940年夏季,军方把其想法确定为寻找一种通用功能的车。该新车应该是一种轻型、容易驾驶、坚固、具有可靠安全性以及操作灵敏的特点的车辆,且其设计规格必须达到军方提出的要求。
由于军方提出的要求很高,时间要求又很紧,所以全美国只有福特汽车公司、班特汽车公司及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中标进行开发工作,每一家公司各自生产出70辆样车用于场地试验。最终是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MB车型得到了军方的认可,随后采用了福特及班特车型的部分特点对该车型作了一些改进。
1941年7月23日,位于俄亥俄州托莱多市的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与美国军方签订合同,生产二战期间使用的“威利斯”MB车。从此,吉普便开始了它辉煌的从军历程。
战场使用
定型的吉普车装有一台4缸汽油发动机,载重1.25吨,结构简单坚固,性能齐全。由于装有分动器,可以四轮驱动越野行驶,爬60度陡坡,涉越小河,其公路最大时速可达105千米,由于机动性灵活,它很快成为运往苏联、英国、中国等盟国的重要军事物资。
吉普车除运送人员和武器弹药外,放倒前风挡便可装上重机枪或无后坐力炮;装上电台等通讯装置则成了指挥车,稍事伪装便可充作侦察车或当作轻型战斗车辆直接投入战斗。
此外,安装担架可以用于战场救护;装上装甲可充作轻型装甲车随坦克部队作战;装上螺旋桨推进和防水外壳可作为两栖登陆车使用;其超过额定要求的大马力发动机还保障吉普车拥有拖拉机才有的牵引力。
美国总统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撇开劳斯莱斯改坐吉普,使得利比亚总统巴克利羡慕不已,利比亚为此还专门发行了一套两位总统乘坐吉普的纪念邮票。
1942年,阿拉曼战役前夕,北非的英国第8集团军组织了一支吉普突击队,以90千米的时速在沙漠中昼伏夜出,专门袭击隆美尔的后勤补给线,屡屡得手。
同年,史迪威借助吉普车穿过热带雨林,把中国远征军的几个师和一帮战争难民传奇般地从缅甸撤至印度。
1943年,在“哈斯基”作战行动中,巴顿的美第7军攻入西西里,在靠近默西拿海峡的一个小山村,贫困的山民正为榨油机发生故障断了生计而走投无路。美军当即拨出一辆吉普,一位机灵的士兵将吉普引擎的传动装置联在榨油机上,5天便榨出44吨橄榄油。
此外,美国兵还将吉普车的前轮抬起,用帆布带将前轮联结一台轮式锯,用吉普做动力带动轮式锯锯木头。
在北非,吉普车成为美军的身份卡,“G。I。”(美国兵)和“G。P。”(吉普车)密不可分。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把60多万辆吉普车装入板条箱运往世界各地,吉普被列为《租界法案》发往反法西斯盟国的头号战略物资。为了显示吉普的神威,参议员米德干脆亲自驾驶吉普在国会山的花岗岩上表演爬台阶。
性能结构
吉普车在设计时就是“轻型侦查车”,在战场上的主要任务是侦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作战方式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了很大不同。部队的机动能力提高了,活动的地域扩大了。作战双方的态势瞬息万变,随时掌握当前和侧翼的敌情至关重要。
当时,完成这种任务的主要手段是派出侦查搜索小分队。侦查任务必需迅速完成,得到的情报才准确。在敌我双方的中间地带活动,随时都可能和敌人不期而遇。对于没有任何装甲保护的车辆,唯一能够使乘员避开敌方攻击的手段就是机动。
吉普车的轴距限制在80英寸,使车辆最小转弯半径小,能迅速地掉头和转向,躲避敌方攻击;前桥前突和尾部较短,使车辆具有较大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加上在必要的时侯可以四轮驱动,车辆就能克服战场上的各种障碍:城市街道上的瓦砾堆;公路上的弹坑;冰雪和泥泞的道路;浩瀚的沙漠;陡峭的山峦。
吉普车未装车门,一般情况下车篷也很少展开,正好方便乘员上下,如果在战场上忽然遭遇敌军或被敌方狙击手射击,坐在车篷车门俱全的车中,下车动作肯定不快。而且吉普车随时都可以挤上超过定员两倍的人员,上车也容易。
在初期投标书中限定了车辆的高度,缩小了车辆的外轮廓,减少了遭受攻击时的危险。和安全比较,驾驶者高高在上开车的姿势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外部轮廓小,也可以用C-47,C-47运输机,滑翔机空运参加空降行动。
1944年时,一个英国空降师由滑翔机部队和伞兵部队混编。滑翔机部队中包括:一个司令部,侦查部队,一个有24门炮的野战炮兵团,两个反坦克连和一个高射炮连。这些部队的乘用车和武器牵引车都是吉普车。滑翔机部队使用吉普车携带重型枪炮,比较充分地装备火力支援的武器和车辆,使得他们较伞兵有更大的进攻和防御能力。
吉普车的悬挂较硬,行驶时舒适性差。悬挂硬可以利于车辆越野行驶,但是颠簸增加了。这个矛盾本来就无法解决。轿车的悬挂软,乘坐舒适,但是又不能遂行作战任务。
坚固的底盘和悬挂,使吉普车经常被当作弹药运输车使用,装上比额定的1/4吨多得多的货物疾驰如飞。比利时前线,一辆吉普车被一发德国迫击炮弹击中车子前部几乎被炸碎,可是车上的乘员却安然无恙。可见车子的结构是十分坚固的。
吉普车具有出色的可靠性。吉普车配备了良好的水冷系统,可以长时间以5千米/小时行驶而不水箱开锅。因此,就是在北非沙漠和南太平洋炎热潮湿的岛屿上,也可以照样行驶。
引擎配备的油浴式空气滤清器,可以避免在尘土飞扬的战场上,尤其是北非的沙漠中,通常的纸质滤芯迅速被堵塞。在野战条件下,乘员也能方便的加以保扬。气门座圈是合金钢制造的,而不是普通钢材制造的。
吉普车的装备和外观极其简陋,也完全是符合战争需要的。作为一辆战时的军用车,要求制造成本低和容易。成本低能节约有限的战争资源,容易制造才可能大规模生产。这两个条件在战时车辆战损率高,更新的速度快,需要量很大时尤其重要。
首先,以直线条为主的车身和前脸,在开模时要容易的多,冲压时也容易掌握,造价也便宜;在招标书中要求吉普车引擎的缸盖采用铸铁件,可以避免和战时的飞机生产需要的铝在供应上发生冲突,同时也可以节约一些费用。
其次,与战斗性能无直接关系的附件和系统越多,在战场上发生故障的可能就越多,影响车辆完成任务。所以,在不影响战斗性能的前提下,车辆结构越简单越好。
美国军队使用吉普车比其它国家军队更广泛。二战中,美军的每个单位都装备了吉普车,士兵们把吉普车当成“战场出租车”来使用,而不是主要作为指挥员的指挥车来使用。盟军的许多将领在前线时也使用吉普车,只是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上喷上红底白星的军衔标志来表示自己的身份。
多用途性
MB/GPW中的GP两个字母是英文多用途的缩写。代表了吉普车的原始设计意图即多用途车/美国大兵。多用途车最突出的特点是:灵敏,机巧,坚毅,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把这个特点赋予了吉普车。
在前保险杠上装上除雪犁,吉普车变成扫雪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吉普车变成能够在铁路上行驶的轨道车;吉普车能在各种地形上充当火线担架兵,在前座后面和平坦的引擎盖上都可以横放担架;吉普车还在盟军的空军基地上牵引弹药车为飞机挂弹。
美国大兵还把吉普车当成家里的T型车一样使用。在新几内亚驱动制冰机制造冰块来作冰激凌;甚至在吉普车后面挂上犁铧,和拖拉机一样犁田。
美军的随军牧师在引擎盖上铺上桌布,吉普车就成了一个野战祭坛,放上各种祭器,为美军们举行弥撒;在战斗间隙中,吉普车的引擎盖就成了士兵们的野餐桌和牌桌。
1944年12月,阿登森林突出部战役时天气奇寒,美军第九步兵师搜索群的士兵甚至把吉普车当成取暖炉使用。他们在雪地上挖掘掩体,然后把吉普车停在掩体上,保持引擎不熄火,借引擎和排气管的余温来取暖。
美国大兵和吉普车的完美结合,其实就是发达的汽车工业和美国军队先进作战样式的完美结合。它是战时的交通工具,能作任何事情和到任何地方去,能携带超过额定量两倍的负荷。不能想象如果没有吉普车,美军怎样进行战争。
大兵化身
美国大兵和吉普车成了一对密不可分的伙伴,凡是有美国兵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有吉普车。欧洲战场后期,盟军解放了许多城市,最先进入城市的盟军,往往就是乘吉普车的尖兵,在举行入城式时,又往往是吉普车驶在队列的前面,被解放的人民向盟军欢呼,漂亮姑娘们给车上的士兵们献上鲜花,吉普车被人群挤满,甚至引擎盖上都挤满了人,充满解放者和胜利者风采的吉普车,也就更加深入人心。
美国士兵对吉普车钟爱备至,苏联红军战士对吉普车也是喜爱有加。苏军战士对美国援助的武器一般没有好感,比如美国坦克(苏联T-34坦克更好)和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因为它们并不太适合苏联战场。唯独对吉普车和斯蒂倍克SU-6卡车,苏军战士很有好感。美国战地记者在前线遇到苏军车队时,不少苏军战士拍拍引擎盖,对记者伸出大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