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的日益激烈,让我们的压力无处不在。于是抑郁、亚健康、神经紧张、失眠等症状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高效率、高品质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但只一味地追求效率而忽视我们的健康,而导致过度疲劳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身体解压,那么,你得到的不仅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身体,还会收获到一份好心情。
学会自我解压,身体才会健康
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被头痛,消化不良,精神不佳,失眠等痛苦折磨着,然而我们真正走进医院时,却发现我们又没有得什么病症。所以,当遇到压力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解压,身体才会健康。
实在承受不了压力的时候,也不让自己深陷其中。你完全可以通过看书、画画、听音乐等方式,让自己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这时候,当你再去重新看待压力的时候,你会发现身上的压力其实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为了给自己缓解压力,首先就要了解压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你?是工作?是家庭生活?还是人际关系?
如果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你是不可能将问题解决掉的。如果你本人在确定问题的根源方面有困难,就可以向专业人士或者机构寻求帮助,比如:心理医生。
解决压力的最好办法是转移。当感到压力太重、背不动的时候,可以将其放下来。这时候,需要做的,并不是过于专注于自己这件事情,而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轻松快乐的事情上去。
艾妮办公桌前面的隔板上,永远都贴着一张工作计划表。三天之内所要处理的工作,都被她清楚而详细地罗列出来。她会每天重写一张,将能想到的计划补充上去,哪怕是晚上突然想起来,她也会趴在被窝里将计划写完。
艾妮在每天早晨一进办公室的时候,将正在考虑与自己合作的客户的电话通通打一遍,尽管前一天下班前,已经跟所有的客户都电话沟通过了。如果是朋友打来电话,她总会不停地说:“我很忙,太忙了,有时间再打给你。”而没有几个朋友能等到她的电话,之后她往往会忘了打。到了周末,艾妮也许会偶尔留出一点时间给自己和朋友,朋友问她为什么老不接电话,她还是那句老话:“我忙死了!”聊不了几句,艾妮铁定要把话题扯到工作上,问朋友能否给自己介绍几个客户,通话或者聚会总会在她的这种“工作式聊天”中不欢而散。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艾妮本来计划要好好休息。可假期第一天她就觉得心神不宁,抚平这种躁动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每晚睡觉前浏览工作计划表。
最后艾妮只好去看心理医生,“放松是一种什么状态,我反倒不记得了。一旦没了压力,生活好像也就没了意义,觉得自己好失败好没用……”艾妮这样说。
像艾妮这种被湮没于重重任务之中不能自拔的症状,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压力上瘾症”。压力之所以会让人“上瘾”,是源于压力的“魅力”,人们都渴望“被需要”的感觉。为了让自己的存在显得更加重要,人们总是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并乐此不疲地筹划着下一个工作计划。如果让“压力上瘾”族放松下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他们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即使找不到产生压力的理由,他们也会没事找事,把小事夸大,使之升级到“高度紧张”的状态,给自己制造压力,否则心里就会产生空落落的失落感,好像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实现。这样的人认为做得越多,代表着人生就越成功、生命就越有价值。
没有人能够在压力之下活得轻松愉快,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中,身心健康必然会为之付出代价。
那么,这种压力上瘾症该如何缓解呢?
一般认为,压力只是来自于外部世界,其实压力往往更多源自于自己内心。首先我们得明白,即使你停下来,世界仍然安然无恙。当你意识到自己压力成瘾的时候,不妨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心中默念“我不做,看看能把我怎么样”。几遍下来,你就会发现,情况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糟糕。
“杞人忧天”也是产生压力的一种心态。巨大的压力往往来自于把一些遥远或是次要的事情都搬到眼前,而且逼迫自己快速做完。比如下个月出差需要的材料,非要在今天晚上准备齐全吗?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从不失败。如果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误,也就永远无法停止给自己施加压力。其实失误或者失败和成功一样,都是心灵的收获。
学着帮自己放松,重拾被搁置已久的爱好,结识新朋友,陪家人出去郊游度假,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再强大的人也要学会倾诉,让关心自己的朋友为自己分担一些烦恼与忧愁,才不至于让自己孤身在压力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活得累的人身上就像穿着一件厚重的铠甲,既不能活动自如,又不能脱去它,因为它太沉了,压在身上如重千斤。活得累的人就像永远戴着一副面具,这副面容在人前谨小慎微,在人后愁眉苦脸。真是太累了,让人喘不过气来。既然活得累是件很痛苦的事,既然生命对我们来说又是那么宝贵、那么短暂,那么我们何不换一种活法,活得轻松、幽默一点,努力去感受生活中的阳光,把阴影抛在身后。即使工作任务很重,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放松自己,那样会对你的工作更有益处,对身体更有益处。
解压有方法,身体不超“重”
快节奏的生活,愈来愈大的压力,首先影响的是心理的健康。根据欧洲健康协会的调查,忧郁症已经成为继癌症和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并且发病年龄在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正是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状态中、没有人可以倾诉烦恼、生活不规律且压力太大。其次,快节奏生活还会影响生理的健康,心理学家瓦格纳林克指出,压力会导致人体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它们通过动脉传遍全身,使感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肌肉等都出现紧张反应。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失眠、健忘、噩梦频繁、焦虑、工作中失误增多等现象。医学专家指出,学会放松身体,带来的是压力的降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可能随时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扰乱心情。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让你快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这段话是美国心理学博士凯伦·撒尔玛索恩女士说的,她同时也是畅销书籍《如何快乐》的作者。
美国的一家调查机构在全世界22个国家调查人们的快乐水平,结果显示,他们自己的快乐水平最高。有46%的美国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快乐;其次是印度,37%的印度人活得乐呵呵的;而只有9%的中国人觉得自己活得快乐,位列榜尾。
心理学家建议,在生活中培养一些有趣的习惯,这样会帮助你收获快乐。习惯成自然之后,快乐也会变得恒久。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解压的方法。
1.在闲暇的周末清晨赖个床
不少人会从星期六一大早起床开始,就马不停蹄地做家务。这样的习惯常常会让人在星期六晚上疲惫不堪,并影响到星期天的睡眠。不妨暂时抛开那些琐碎的家事,不要急着起床,在周末的清晨做一个美美的白日梦。不要自责,而应鼓励自己说:“我工作那么辛苦,挥霍一下自己的休息时间又能怎样?”
2.欣赏一部伤感的电影
看一部令人伤感的电影,情难自禁时,不妨放纵自己放声哭一次,然后安慰自己说,还好只是看电影,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心情便会有很大的满足和改善。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常被专家运用在心理学中,帮助人们换角度思考问题。
3.每天拍几张照片
每天用相机随手拍下一些身边的人和事,如窗外的树木、风中摇曳的小花、路上的可爱宝宝和朋友的婚礼等。将这些随时可能被遗忘的片段记录下来,当你看这些照片时,你会觉得所有的细节都是美好回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人会很容易变得快乐起来。
4.与老朋友以邮件的形式保持联络
有记日记或写博客的习惯的人,只是随手涂鸦或草草地写上几句,便能反映出潜意识中的心理状态。写邮件也是如此,定期与朋友通邮件,聊聊最近的生活,能帮助你放下心中的负担。
5.偶尔吃一顿美餐
吃一顿美食的美妙之处在于,不但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还能让你感觉自己受到了特别礼遇。人在受到与别人不同的照顾,心情会不知不觉地变好。我们在童年都可能有类似这样的感受:当父母特意为你买了一个漂亮的碗,你会高高兴兴地吃下比平时多的饭菜,即使不爱吃的食物也变得“美味”起来。
6.给朋友寄贺卡
挑选几张别致的卡片,放在包中随身携带,在等公共汽车、排队结账、等人时,随手拿出一张写上只言片语,如“想你”、“愿你心情好”、“一定要幸福哟”、“想起过去的日子”等,然后邮寄给你的朋友。当所有的卡片都被一一写完并邮寄出去后,一想到朋友们收到卡片时的惊喜表情,你会露出发自内心的快乐笑容。
7.每周修饰一次指甲
当看见自己手上又长又脏又难看的指甲时,没人会有好心情。每星期精心修饰一次指甲,不仅能让你的手看起来更加整洁、漂亮,还能产生“一切尽在掌握”的满足感。
8.多参加集体聚会
虽然独处也是调节心情的方法之一,但是不要吝啬自己的休息时间,分出一部分给集体活动吧。登山、郊游、野餐、同学聚会……鼓励自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你会在共同的玩乐中找到让自己坚强、平和的力量。
9.坚持游泳
游泳是一种非常消耗体力的运动,但这种让人精疲力竭的运动方式,能让人摆脱烦恼,身心舒展。选择一个人去游泳也不错,被水包围抚慰,再糟糕的心情也能被融化。
10.偶尔体验浪漫情调
挑一家环境幽雅的咖啡馆,带上一本最让你感兴趣的小说,选一个靠窗边的座位,手握一杯咖啡,边喝边读……是的,这是电影里常常出现的镜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体验一下电影中才有的浪漫镜头,得到真实的放松和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11.一边开车,一边放歌
心情不好时,打开车上的收音机,调到较大音量,随着播放的旋律大声歌唱,完全不看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也许这样的你在别人眼中有点傻乎乎的,但这确实是一种让人快速释放心情的好方法。
12.到水边散散步
人类与生俱来就是亲水的,因为人类在胎儿时期便置身于羊水中。在水边散步,能有效地帮助人放松身心,即使烦恼再多,在有绿树有流水的自然环境中,你也能暂时抛开一切,为自己“偷”得浮生半刻闲。
13.经常穿一些色彩轻快的衣服
14.不要因为减肥而不去吃一些美食,偶尔可以吃一次
15.不要为了好看而忽视衣服的舒适度,穿让你感觉最舒服的衣服
16.每天早晨对着镜子微笑一下
没有压力的生活都很期望,但是,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不可能不随着社会的发展。既然要与时俱进就难免会有压力。其实,有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会给自己解压。要学会给自己解压,身体才不会超“重”。
莫做工作狂,要学会休息
这个社会太让我们觉得值得依赖了。对抗贫穷、饥饿与疾病都需要财富,安全感的缺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我们心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开始做工作狂,全身心投入工作,忘掉自己……
在我们的周围,往往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脑子里从来没有周末,节假日的概念;他们基本上也不会有上下班的界限,家只是一个有床的办公地点,而办公室则随时可以成为加班时躺倒睡觉的“家”;偶尔陪家人朋友散心逛街,他们也多半是人在心不在,脑子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工作……对于工作,他们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状态,一旦离开了工作,就会精神不振。这些人属于典型的工作狂。
属于工作狂的人往往勤奋、刻苦,有上进心强,工作起来不知疲倦,而且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急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他们会常常处于失控状态,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便羞愧难当,焦虑万分,却又将他人的援助拒之门外。他们经常在下班后还加班加点,甚至还把工作带到家庭生活中。
曾有人做过一项关于工作压力的调查,结果为:77.3%的员工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40个小时;19.6%的员工甚至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48个小时;86.6%的员工认为每天的工作忙碌而紧张;71.2%的员工下班后疲惫不堪。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一般人正常的工作时间应为每天8~10小时,此为人体健康负荷量,如果长期工作12小时以上,就会对人体产生压力。现代生活中,来自事业的压力对人的危害是最大的,长期超常的工作会给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当不堪忍受这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时,人们就很容易患上轻度的抑郁症、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
叔本华说过一句名言:“一条腿站在时代里面,另一条腿应站在时代之外。”我们身处什么时代里是无可选择和逃避的,但我们应将另一条腿站在时代之外审视。如果我们全盘接受了这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它的弊病自然无一例外地传染到我们身上,影响我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时代是无限的,人生是有限的,人生的画布面积有限,重要的是将画笔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需要工作,需要财富,同样也需要生命的激情和感动。
工作何其多,完成了A任务,还有B、C、D任务……何时是个了结?况且,有些工作不能脱离团队配合而孤军奋战,你废寝忘食,势必连带着同事们也要陪伴。如此联动的结果,将使他人被迫地陪伴你,牺牲休息的权利。偶尔为之,尚可接受,形成惯性,岂不惹来一片怨声载道,谁愿意天天与工作狂为伍?
除非情况实在特殊,否则下班之后即应转换角色,尽享生活乐趣。如果你是管理者,除非工作任务十万火急,否则,不但不要强求下属加班或把工作带回家,自己也不要搞疲劳战术连续作战。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会休息才会工作,会工作才有效率。延长工作时间是笨人的事倍功半的办法,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未必成正比。摸索工作规律,总结工作方法,寻求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工作的有效途径,方是智者之举。
也许你说,你也不想做工作狂,但你常常感到困惑,工作时间被大事小情拖住,下班后,才发现还有更重要的工作排队等候,只好开始暗无天日地加班。这时候,给办公时间减肥,成为你的当务之急。心理学家就怎样才能阻止工作狂超常投入工作的问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学会放慢自己的节奏
研究表明,一个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期超负荷地劳心劳力,会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极容易“压”出各种疾病,使寿命缩短。而“新懒人主义”则主张忙里偷闲、闹中取静,主张放慢工作与生活节奏,让精神与心理放松。如将各种不必要的应酬免了;在工作时抽空伸个懒腰、打个哈欠,或站起来走动走动、喝上几口水;起床后、睡觉前在家中阳台上活动活动,饭后悠闲地散散步;上班与下班时提前下车走一两站路等等。不要每天都把工作排得满满的,更不要每天都像冲锋打仗一样拼命。
2.不要把工作带回家
家就是休息放松的地方,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在家中生活也要随意自由些,衣服鞋子可以穿得随便些;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可以与朋友一块喝喝茶;家中不管老少,可以开开玩笑,享受天伦之乐;在假期时,全家可以外出游玩游玩。
3.要注意劳逸结合
要培养一些与工作不搭界的业余爱好,可以在工作8小时之外给自己安排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能接受心理医生的科学治疗,情况会更好些。
4.要有意识地减轻工作压力
自己不妨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将自己手头的所有工作项目和工作时间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或至少暂时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出新的工作日程表。
5.调节自己的认知
工作狂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所以,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不再把工作视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表现,要注意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工作是永远干不完的,工作虽然重要,但是生活和健康更重要。因此说,不要做工作狂,要学会休息。
走进书海,轻松畅游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生的一大乐事,就是读书。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沮丧、烦乱、悲伤、恐惧、焦虑、愤怒时,找一本好书来读,能使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不良情绪会一扫而光。所以,读书不仅能够增长智慧,而且能让我们心情愉悦,情绪平静。是释放情绪、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读书有利于健康。医家有言:“常读书,乐忘忧,脑运动,气血舒,好养生,利康寿。”这句话是有道理可循的。医学研究证明,读书可以移情易性,振奋精神,因而增加免疫功能,具有保健功用。
据报道,国外已经兴起了别具一格的读书疗法。德国有的医院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室,让不少慢性病人,尤其是神经系统或心理疾病的患者,沉湎在书中而加快得到康复。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方鸿渐到张小姐家去相亲,因为好奇而想看看张小姐看的是什么书,结果发现是《如何抓住他的心》,不由一笑。若想要了解一个人,从他读的书入手,是断然错不了的。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的书架,也仿佛代表着他的精神隐私。
31岁的玛利亚每周都会去逛书店,她把这称为“泡店”。尽管和买衣服、化妆品相比,她花在买书上的开销并不算多,但她认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书店“站客”。玛利亚在学生时代买书很多,但工作后,手头的钱宽裕了,反而在买书方面冷静了许多,在书店站上四个小时后,还常常空手而归,因为“书越来越多,但好的书越来越少了”。玛利亚觉得自己每次逛书店都像大浪淘沙,不过不管淘得到淘不到,至少心里会觉得非常充实。
其实,像玛利亚这样的书店“站客”并不鲜见,在很多爱书人的眼中,逛书店这件事就像一场非常浪漫和有情调的约会,在书店可以闻到纸墨飘香,可以和书肌肤相亲,可以了解到最近的流行风尚和大家的关注点,如果再碰上一些有情调的书店,去书店就成了一趟旅行,一次身与心的完美体验。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读书确实是人生最快乐的两件事情。当我们处于情绪低潮时,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解闷,把忧愁、烦恼抛到一旁。
无论小声阅读还是大声朗诵,都可以增强肺的功能,能够活跃思维,是一种健身强脑的“思维体操”。经常读书能够促进大脑思维,能消解烦恼,养护“精、气、神”。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浮躁盛行。有些富贵者骄横跋扈,有些贫困者自甘堕落。还有很多人目光短浅,胸襟狭小,急功近利,一己私欲无节制地膨胀。唯有读书,能让人平心静气,拂去浮躁,笑看人生。
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时常会遭遇失败,面临挫折,所以,忧虑和烦恼等不良情绪在所难免。
对此,消极者自暴自弃,沮丧、叹息、抱怨、焦虑;积极者则会积极应对,转化和释放消极情绪。而读书就是人们激励自我,释放情绪、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人生因读书而美丽。读书是与时俱进的追求,选择读书就是选择进步。现在有一种新观念叫“学习型社会”。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树立一种人人读书学习的好风气,树立读书即生活、生活即读书的新理念,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当然,作为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注意选择那些让我们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书籍。
读书最大的快乐,就是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自由。那种独立于天地之间,徜徉在书海之中,通过阅读而拥有整个世界的乐趣,是不读书的人无法领悟得到的。读书可以让人摆脱人间的世俗和烦恼,让人感到充实与快乐。书籍,就像是我们的良朋益友。通过读书,生活中一切不快的琐事都统统被书香消融得无影无踪。
读书之功效,不仅可以开启智慧之门,而且可以让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拂去浮躁,平静地对待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放松我们的身心乐逍遥。
热爱旅行,享受山川人情之美
喜欢旅游的人,往往是身体健康的,因为他们懂得给自己解压。热爱旅行的人,行走在蓝天白云和金色阳光下,不是为了消遣,也不是偶尔的放松,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尽力追求与当地人一样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寻找没有距离的零接触。
山水之旅的乐趣,在于逍遥天地间;玩乐山水时,临水可看山,登山可望水。旅游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远离烦嚣,平抑浮躁,在红尘中拥有一份从容不迫的气度,让自己换一份心情,过一种禅意的生活。
旅行有很多种,不同的旅行方式对身心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中医理论根据阴阳五行原则将不同的旅行方式带给人的益处分为以下几种:
动游之乐
在旅行中,如果多数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这样的旅行称为“动旅”,比如常见的爬山、探险、打猎、蹦极、骑射等,这些旅行游玩项目和运动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样的旅行具有阳刚之美,可以舒筋活血、增加肺活量,从而使心灵放松,但是这类运动不适合老年人。
在旅行中,如果多数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这样的旅行称为“动旅”。比如常见的爬山、探险、打猎、蹦极、骑射等,这些旅行游玩项目和运动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样的旅行具有阳刚之美,可以舒筋活血、增加肺活量,从而使心灵放松,但是这类运动不适合老年人。
静旅之美
如果自己的旅行多数都是靠到处走走、看看来完成的,这样的旅行就叫做“静旅”,比如欣赏湖光山色、名山大川,钓鱼,划船等,都是静旅的典型。静旅可以让人心平气和,能够让人忘记生活工作的琐碎繁杂事务,它具有阴柔之美,对于中老年人或者想平静心绪的人特别适用。
选择旅行之地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好去处:
1.催人奋进的旅行之地
当人们选择北京圆明园旧址、卢沟桥、杭州的岳武坟等旅游胜地的时候,常常会激起内心的爱国情绪,这能让患有自闭症、抑郁症、情绪低落、思虑过多的人受益,有利于他们心态的调节。
2.调节血液循环,放平心率的旅行之地
选择旅行之地的时候,有很多参考标准,但是对于血糖不稳定的人来说,选择旅游之地要慎重,最好选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地方,像南京周边的温泉是出了名的,长期工作的人们到这样的地方泡泡温泉,度度假,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而且,泡温泉能够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对调节血脂非常有益。
《周易·系辞传》中说:“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而现代人的旅行多数都本着和“洗心”有同样功效的“润心”、“润身”,这是旅行之本,中医理论中的旅行养生也强调利用旅行调节人的心态,以收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3.好山好水——养心、养身、润肤之地
秋季来临时,常会发现自己的皮肤特别干燥,生活很累,工作压力大,此时要给自己放个长假,最好的选择是去一个有山有水的旅游胜地。这样的城市要首推有“山水之城”之称的重庆,因为重庆是一个典型的依山傍水之地,空气清新,紫外线弱,不会晒伤皮肤。重庆的雾气较大,可以滋润皮肤,来这样的地方旅行,既能够放松身体,还能够收获健康。
在重庆旅行期间,你还可以泡温泉、逛街、爬山。重庆北靠大巴山,东临巫山,东南连着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重庆境内江河较多,水面积比例居全国第一,整个城市都被水包围着。它拥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暖,空气湿润,气温高,雨季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下,你的整个身心都能得到滋润,这里能够让你心平气和、气血畅通,从而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4.平静身心的旅行胜地
当人们选择赤壁遗址,汨罗江、洞庭君山等地的时候,会陷入对往事的沉思中,人的内心会产生思古的幽情,对人心态中的烦躁、急切、愤怒等情绪具有镇静、安神、降火的作用。对那些脾气暴躁、心火旺盛的人来说,具有制怒平肝的益处。
5.紧张生活中,心灵放松之地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的心态也会随之紧张、抑郁,这时可以选择一个可以调节你生活节奏的旅行胜地,而生活节奏较慢的地方要属成都。
成都的气候对人的身体非常有益,空气湿度较大,人们的生活安逸,这样的地方会使你整个身心都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之道中的最高境界,只有在适合的自然环境中,人们才能够找到快乐。
在古代,旅行一直都是文人墨客、儒雅书生、皇族大臣闲暇时的首选,而现代社会科技的发达和交通的便利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旅行的方便条件,现代人旅行主要是因为通过旅行可以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在旅行中,心灵会得到放松,身体会得到锻炼,从而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壮的身体。
旅行是现代人度假、放松时的首选方式,现代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放松心灵、缓解压力,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也有现代的因素。总之,旅游是寓体育锻炼和饱览美景于一体的活动。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得到放松,让我的肢体得到锻炼,还可以使我们的心肺功能得到强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大自然的美景会给我们的视觉和心灵带来冲击和震撼,使我们能够充分体验到美的享受,舒缓我们的压力,荡涤我们身体的疲惫,一切都融入山川人情之美中:逍遥自在,超然物外!
欣赏音乐,荡涤身心疲惫
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没有哪一种艺术能比音乐更能直接地将一个人的内在情感表达出来的。音乐能将存在于我们心中的孤独感解除,也能将我们内心的不安驱散,更能将我们灵魂的创伤抚平。音乐就像是每个人的人生一样都有其不同的一面:有苦的、甜的、酸的、辣的。何时、何地、何种心情,音乐带给我们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歌为心声”我们聆听音乐,其实就是聆听我们自己的心情。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心情。音乐和心情,就像天气与衣服一样,需要在不同的心情下选择不同的音乐。这个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曾有体会,但未必每个人都注意到该在什么场合听什么歌曲。当合适的音乐回响在合适的气氛中时,它给人以更多的心灵震撼。
音乐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存在于不同的国界、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人群中,而且,人类世界的每一个人,都能听懂它、接受它、喜欢它。
音乐虽然只有有限的八个音符,可是将它们排列组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汇成一条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流。
很多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生活中,有的时候,在你的心头会笼罩上一些寂寞的感觉,让你产生出一种孤单无助的感觉。如果在这时候,能够打开音乐,听上几首歌曲,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这种孤独无助之感就会烟消云散了。
对有些人来说,音乐是一剂良药,不仅可以驱除悲伤,还可以消除烦恼。
当烦恼缠绕在你的心头,不能化解的时候,你可以听几首音乐。随着那或是激越悠扬,或是缠绵悱恻的乐曲,你可以轻轻地哼几声。这时候,你不仅能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静和平淡,而且还会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亲切的抚慰。
音乐是生活的美酒,失去了它,我们的人生就失去了诗意和浪漫。听了音乐,我们不仅会感到神清气爽,而且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片片阳光。
当你欢乐的时候,音乐可以用它那优美的旋律,把人们带入激荡亢奋的情绪之中。不仅可以将你奋发向上的热情点燃,还可以将你自强不息的精神催生出来,让你鼓起直面生活的勇气。
另外,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音乐,是对自己的一种表达。
当你感到很无助的时候,可以选择汪峰的《小鸟》,有一种奋起的感觉;
当你感到兴奋的时候,可以选择解晓东的《今儿个真高兴》;
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可以选择许巍的《曾经的你》,很有尘埃落定的意味。
当你坠入爱河的时候,可以会选择羽泉的《最美》,一句“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就表达出你对爱人的浓浓爱意。
来自非洲的那种音乐,有一些野性,让人特别激动。
在温柔的夜里,最好听古典音乐,比如圣桑的《天鹅》,可以体会到中间的那种淡淡的忧伤。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情绪低落的时候,千万不要听摇滚,那种颓废的东西会让人更加阴暗与伤感。
当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时,音乐也许就是最好的诠释的方式。这也正是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歌声和音乐的原因。
一首优美的音乐,不仅能荡涤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还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高尚的境界。当我们在户外运动的时候,随身携带一个MP3.随着里面飘出来的音乐声律动,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会充满全身。
曾记得有位前辈说过:“没有音乐的世界是荒芜的世界,没有音乐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让我们热爱音乐吧,这样就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生命更丰盈。
其实,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也是一种强度极大的脑力劳动,不过这个时候只不过是大脑的右半球在进行着紧张的活动,而左半球却处于休息状态。所以,欣赏音乐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
音乐会与人的心灵发生共振,会牵动人的大脑神经中枢,让人的思绪沉浸于音乐中。现在就有很多医院都在尝试着用音乐去治疗和调节一些病人,用音乐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去理疗人的心理,通过音乐来医治痛苦。那么,人体为什么会在特定的音乐环境中产生反应?医学界研究人士认为,这与人体细胞本身的节奏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体细胞的震动与外部节奏协调时,人就有舒畅的感觉。
因此,想要放松身体,给自己解压,就要学会欣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