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符合父母期望的目标,父母往往不会吝啬自己的表扬。但随着孩子的长大,面临的困难增多,获得父母的表扬却会越来越少。
例如,有个男孩子,上中学后,感觉功课比小学难了,每天要付出的学习时间比原来多了,在班上的名次也不再是名列前茅。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下降,妈妈开始不停地提醒“别发愣,赶快做作业”,“别看电视,赶快背单词”,“放学赶快回家,别和同学瞎玩儿”。每天,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但却必须面对妈妈的唠叨。考试失败了,妈妈愤怒了:“每天辛辛苦苦,管你吃,管你喝,你却拿这样的分数报答我,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妈妈的脾气越来越坏,越来越爱唠叨,面对这些唠叨,孩子不知怎样和她沟通。一次上课时他给同学传的纸条被老师留下并通知了家长,后来。妈妈打了他,甚至说一些很绝情的话,面对这一切,他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成绩下降,肯定是有原因的,案例中,男孩的妈妈没有了解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没有和孩子进行沟通,找到提高成绩的方法,反而一味地责备,毫无来地批评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这种批评教育孩子的方式显然是不对的。
父母要批评孩子,首先要指出孩子错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了,应该怎么样去改正。同时,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专注于事情本身,把“矛头”指向事,就等于告诉孩子:“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不是你这个人不对。你仍然是个好孩子。”传达的信息是关心与爱护,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同时激发了孩子改正错误的积极性。
如果父母从“事不对”上升到“人不对”,把“矛头”指向人,就会论及品格个性,就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会引发孩子的焦虑与不满。如孩子性格刚强,当面就会顶撞家长。如孩子性格软弱,即使当面不说,背后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满。一个心怀不满的孩子,很难发自内心地切实改正错误。结果问题没解决,反而制造出新的问题。下面这段母子的对话,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你到哪里去?”
“和朋友出去了。”
“到底和谁去?”
“初中的老同学,王姨家的巍巍,八楼的德胜和后街的顺子。”
“顺子?是不是在毕业前出事的那个顺子。”
“老妈记性真好。”
“我告诉过你,不要和顺子多来往。那孩子太捣蛋了,差一点就被开除。上次你们几个一起出去就是因为他,你们差点闯大祸。你们这次去哪里?”
“我们去广场。”
“不买不卖到广场干什么?”
“不干什么,就是逛逛。”
“简直浪费时间!年轻人不在家好好学习,到处闲逛,跟着那个顺子不出事才怪呢。你功课做完了没有?上次考成那个样子还好意思出去闲逛。”
“老妈,有完没完?想像力真丰富,不就是出去玩玩。啰啰嗦嗦,你烦不烦?”
“小子你听着,给我说话放尊重点。老老实实早点回来,要不然有你好看的。”
案例中,妈妈在批评孩子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把以前的旧账都翻出来,进而指向人,从而母子俩吵起来。相反,下面这个例子,孩子的妈妈就很好的掌握了就事论事这样一点,帮孩子提高了作文的水平。
明明是个刚进初中的男孩,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就是语文成绩老上不去。尤其是写作文,最让他头痛。一篇作文,他往往没写上几句话,就写不下去了。爸爸总责备他:“不善于观察,缺乏想像力,语言单调乏味,不肯多练笔,也不愿多看课外书,这样子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妈妈了解了明明的情况后,就对明明的爸爸说,最近一段时间,就让我来试试看,帮助明明提高作文水平,但是有一点请你注意,我在跟孩子谈话时,希望你不要在一旁插嘴。
几天后,妈妈用开玩笑的口吻对明明说:“语文真有那么可怕吗?其实,对于你这样的孩子来说,学好语文是完全有可能的。你的理解力很强,记忆力又很好,也爱动脑筋。只要多看些文学方面的书籍,比如著名作家的经典小说、散文、杂文等,大量地看,再练练笔。只要持之以恒,你的作文一定会好起来的。你知道吗,你只有一个缺点,就是文学书籍看得太少。”
妈妈的这一番话还真起了作用。他有点不相信地问:“您没骗我,我真的能行?”
“当然。”妈妈的回答很肯定。
“那我争取每天看一本书。”
“你也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啊。关键在于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妈妈要求他做到每天看2到3篇名家的文章就够了,但同时又要求他每天坚持写一篇读书笔记,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写下来。休息日也不能中断。妈妈还教他怎样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怎样来读这些文章,怎样学习别人写作的长处。结果,明明的作文水平和语文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明明的妈妈在知道孩子的作文水平不高时,没有产生“联想”指出明明的种种的不是,而是只针对作文这一点进行分析,就事论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父母批评孩子时,告诉孩子他只有一个缺点,一方面,孩子听了很容易接受,认为自己还是个好孩子;另一方面,因为只有一个缺点,他就有信心去改正,也能够集中精力把缺点改掉。如果将问题和错误扩大化,不仅难以使批评奏效,而且还会使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越是批评,孩子就越是听不进去。更加糟糕的是,当父母老是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时候,往往一语成谶,你的责备和训斥很容易就会应验,孩子果真成了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好的人。这就是消极暗示的结果。而孩子需要的恰恰相反,他们需要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创新——破译成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