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14954200000078

第78章 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

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孔融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呢。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父母在给孩子讲这个故事时,往往都是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

孩子往往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而且特别喜欢听父母给他们讲。讲故事可以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讲故事的过程,同时给孩子和父母提供了许多问答和交流的机会——通过目光的交流,彼此之间会产生出无穷的乐趣。

美国故事家吉姆·科学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稳妥办法。这表明:故事的内涵不仅反映生活、而且故事对人的塑造施加有积极影响,因此父母应该多给孩子讲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其中的优秀品质。那么,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因势利导

在孩子幼儿时期,父母可多选择一些童话故事,因为童话以儿童幻想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向孩子展示奇异美妙的现实生活,告诉他们真善美与假恶丑。孩子3岁以后,开始对人的故事和有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性故事感兴趣。这类故事,重点应放在讲清“发生了什么”上,以拓宽视野,深挖故事主题。

2.要加强针对性

孩子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给孩子讲故事应敏锐地捕捉孩子的兴奋点,以增强双方的同步效应。尤其针对孩子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发现他某些毛病和不足时,可选有利于矫治的故事,通过故事形象来启发诱导,达到自我鼓励和克服不足的作用。

3.要因时而异

给孩子讲故事,时间的长短并不是铁定的,如果孩子不能专注于大人所讲的故事,就少讲或干脆不讲;当孩子全神贯注于“创作”自己的故事时,也不要任意打断。

4.重复必不可少

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多数孩子对同一个故事或同一本书“百听不厌”,反复要求再讲一遍。如果孩子有这个要求,爸爸妈妈一定要满足,此时是他记住故事情节、加深对人物的印象、理解词句意思的最佳时间,千万不要错过。

5.开辟一个空间

爱听故事的孩子一定喜欢看故事书。在家里,不妨给孩子布置一个放书的空间,比如一个小书架或小书柜,高度以孩子能拿到为好。旁边准备一张小桌子、一个舒适的靠垫或供孩子坐的小板凳,放一些彩色铅笔、纸张,以便于孩子看书后把自己想到的东西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