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养生诗话
14987900000011

第11章 “高堂明镜悲白发”

随手翻阅《全唐诗》、《全宋词》,发现咏叹白发的诗章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丝”、“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些仅仅是李白咏叹白发滋生诗句之九牛一毛。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同样是悲白发,杜甫表现出的哀叹与无奈似乎比李白更增一层。

白居易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上流传着一句俗语:“有炊烟处就有白乐天”。在“高堂明镜悲白发”的大合唱中,自然少不了白居易的声音。据不完全统计,仅以“白发”为标题的诗歌,白居易的诗集中就收载有五首。

从诗人所写的第一首咏叹白发诗——《初见白发》逐一看去,诗人白发滋生三十年来的蔓延情况清晰可见:“白发生一茎,朝来明镜里。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诗人不仅敏感,而且睿智,知道只要发现了第一根,白发将从此像锄不尽的野草一样,会越长越多。事实果然不出白居易所料,他头上的白头发果然日渐增多:“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于是,诗人泰然处之的态度也因之有所改变,甚至在观看欣赏樱桃花怒放时,也不由自主地会想起白发的不饶人:“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

最让白居易感到心理不平衡的是,白发不仅让他显得老气横秋,而且几乎改变了他的容颜。为此,诗人甚至连镜子都不愿意再照了:“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但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白居易只能通过不停地吟写诗文来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歌吟终日如狂叟,衰疾多时似瘦仙。”

虽然科学的解剖学、生理学常识告诉人们,每个人头发的长度和颜色在受遗传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和头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黑色素沉积数量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到中年,特别是人到老年,头发的中心很容易出现一些很小的气泡。正是这些气泡,使头发变成了灰色或白色。古时候的人们虽然对头发变白的原因,不可能像现在了解得这么透彻,但对头发和衰老的联系却有着基本正确的认识。并认识到头发变白的进程,与营养、心理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人们期望青春常驻,自然就会对白发的滋生耿耿于怀。于是,从魏晋南北朝以来,诗人对白发心生厌恶或恐惧的记载便不绝如缕。“盛年歌吹日,顾步惜容仪。一朝衰朽至,星星白发垂。”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北朝梁国的庾肩吾,看来,庾肩吾年轻时候是个回头率很高的帅哥,难怪他一旦发现自己头上长满了白发,发出的哀叹几乎和三国时期的美男子阮籍发出的哀叹:“朝为媚美年,夕暮成丑老”如出一辙!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明明知道忧伤会加速人的衰老,可面对过早滋生的白发,魏文帝曹丕依然忧伤不已。

“岁去红颜尽,愁来白发新。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唐代诗人李崇嗣面对镜子看到自己满头白发,产生的隔世之感,这绝非是他一个人的感慨和体验。金代诗人元好问和南宋诗人陆游在照铜镜时,也产生或发出过类似的感觉和哀叹:“渐稀头上发,别换镜中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为此,唐代诗人孟郊甚至连镜子也不敢再照了:“懒磨旧铜镜,畏见新白发。”(《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乌雀悲。”表面上看,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在替一位佳人大发“美人迟暮”之感叹,实际上这是诗人在借美人之口倾吐抒发“人生苦短”之胸臆。

倒是晚唐的小李(李商隐)、小杜(杜牧),面对衰老的来临和白发的滋生,要比老李(李白)、老杜(杜甫)潇洒得多。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杜牧曰:“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在杜牧等唐代诗人对白发超凡脱俗认识的启迪下,宋代词人诗人张先、苏轼等也唱出了:“莫讶安仁头白早,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样高亢的强者之音。我觉得,这才是正确对待白发滋生的态度。

但是,我更喜欢的是苏轼和王安石等人面对白发表现出的那种幽默和大度。王安石写过两首七言绝句,在第一首《嘲白发》中,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嘲笑白发说:你既然变得像轻飘飘的衰草,那就应该随着吹来的风,飞旋到天上四处飘游;可惜你因为留恋帽子和头巾,错失了上天的大好机会。世界上不仅没有春风吹不绿的草,更没有被风吹着却长不大的草!皓月当空时星星为什么一个劲地眨眼,那是因为看见你们长得稀稀拉拉,连它们都感到不好意思了!(原文:“久应飘转作蓬飞,眷惜冠巾未忍违。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在第二首《代白发答》中,诗人以拟人的手法,代替白发回敬诗人的嘲弄:我的衰老变化是天赋的自然规律,你以为我自己愿意由黑变白吗?你为什么不去嘲笑那些杨树柳树,秋天一到它们不也和我们一样,照样进入生长的低潮,枝疏叶落吗?(原文:“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