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养生诗话
14987900000016

第16章 善意的嘲弄

《笑林》中载有一首无名诗人和近视眼病患者开玩笑的诗:

笑君两眼忒希奇,子立身边问是谁。

屋漏日光拿蛋子,月移花影拾柴枝。

因看壁画磨穿鼻,为锁书橱夹住眉。

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了嘴唇皮。

被嘲弄的这位老先生近视眼的度数可不轻:亲生儿子近在咫尺,却连声问,你是哪一位?明明是房顶漏洞泻下的阳光和月光下花枝树木映照的阴影,却被他认做是伸手可拿的鸡蛋,弯腰可拾的柴枝;为看壁画磨破鼻尖,因关书橱夹住了眉毛;这位老先生为近视眼可吃了不少的苦头。尤其令人忍俊不禁的是,他的嘴唇常因吹灯而屡屡被火苗烧伤。

这位无名诗人对近视眼病患者的嘲弄虽然语近刻薄,但状写近视给人生活、学习带来的种种不便,却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不失为一声警示读书人要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的善意棒喝。

《古今谈概》中也记载有一个拿红眼病患者开玩笑的故事:几个文人在一起喝酒,规定只有划拳和行令赋诗都占上风,才能算是最终的赢家。座中一个名叫刘元声的儒生,行令赋诗难不倒他,但划拳老是赢不了别人,正懊恼间,行令赋诗又轮到了他。这次赋诗的规定是,以“红”字为韵脚。刘元声正在踌躇怎么按韵完成,一眼看见划拳老赢的那个岁数较大的儒生,有一只眼通红,显然是得了红眼病,顿时灵感袭来,随口吟出一首七言绝句:“赢得人称独眼龙,怪来青白总非同。怜他满座能行酒,也算当场一点红。”

诗刚出口,博得满座喝彩!人们并未因为刘元声拿红眼病人开玩笑,责备他不厚道。因为大家除了佩服他用身边的人和事入诗,合辙押韵构思巧妙外,对那个红眼病患者也怀有一些看法。因为常识告诉大家,红眼病是传染性疾病,和这样的人喝酒随时有被传染的可能。但是,此人划拳的水平却高人一筹,输了拳想不接他递过来的酒杯都不行。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说话了:别以为你拳划得好就是龙头老大,怪不得怎么看你怎么不顺眼,原来你的眼睛有毛病!看在你能划拳的分上,大家权且将你称之为这个场子里的一个红色的亮点吧。

类似拿人眼睛有毛病开玩笑的故事和诗词还有不少,但其中有些玩笑的格调太过低俗,虽然不乏幽默、搞笑,但终是令人不敢恭维。以下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唐代元和年间的著名诗人施肩吾和赵嘏,本是同年及第的进士,但文人互轻,两个人谁也不服气谁,经常明争暗斗,争长论短,有时候弄得大家很不愉快。有一次,同科进士在长安曲江边聚会,大家赏花饮酒赋诗,正玩得高兴,施肩吾突然吟出两句诗来,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该如何应对,场面十分尴尬。施肩吾吟咏的两句诗是:“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只眼看花。”不明就里的人也许会纳闷:很寻常的两句诗嘛,有什么大惊小怪?但在场的都是知根识底的同科进士,一听就知道施肩吾是在拿赵嘏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原来,赵嘏的一只眼睛,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一次意外而失明,并因此一直备受歧视。赵嘏考中进士,当了朝廷命官以后所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为自己配制了一只可以乱真的义眼(假眼)。和赵嘏交往不多的人,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他有一只眼是假眼。二十九个同学集会,看花的眼睛却只有五十七只,施肩吾等于是公开将赵嘏的隐私公之于众——在场的二十九个人里面,有一个人的一只眼是“聋子的耳朵”摆样子给人看的,这个人就是赵嘏!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两位诗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同科进士的聚会不欢而散。在拿人所患眼病开玩笑的故事中,《晋书·范宁传》中有这样一则传说。《后汉书》作

者范晔的祖父范宁,曾任豫章太守。一次,范宁患眼病,向好朋友中书侍郎张湛咨询治疗的方法。张湛通医术,为官之余著有《养性传》二卷、《延年秘录》十二卷。张湛和范宁开玩笑说:春秋时期宋国阳里子年轻时得到一纸治眼病的秘方,传授给鲁国的东门伯。东门伯又传授给左丘明,于是代代相传。传给了汉代的杜子夏、郑康成,曹魏的高堂隆,近代的左太冲。上述几位有名的学者、诗人都患有眼病。他们得到的治疗眼病的方子,总共有六味必服之药,一是少读些书;二是少想问题;三是专心内省;四是少向外观;五是早上晚起床;六是夜里早睡觉。这六味药物以精神为火来煎熬,以元气为筛来过滤,然后藏在胸中七天,再放进心内,修炼一个季度。到期后,近能数自己的睫毛,远能看见极其微小的东西。长期服用,甚至会隔墙见物。不仅能使睛明眼亮,而且还能益寿延年。

张湛所述虽然不乏开玩笑的成分,但透过故意夸大其词的描绘,联系“心静眼自明”等民间俗语仔细琢磨,其中的科学内涵颇有嚼头。难怪宋代的诗文评论家叶梦得在其编著的《避暑录话》(卷三)中,评论张湛的这段玩笑话说:“虽戏言,然治目实无逾此六者也!”

其实,一个人患有眼病不仅心静可医,而且多走出户外,饱览秀丽山水,也可以医之。下面抄录的宋代诗人曾巩、范成大留下的两首游山玩水治眼病诗,就是两个明证:

一见云山病眼清,野僧勤向水边迎。

苍松翠竹东南道,乱石峰前踏月行。

(曾巩)

烟林葱倩带四塘,桥影惊人失睡乡。

陡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

(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