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养生诗话
14987900000020

第20章 诗写的鼠疫疫情通报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是《诗经》记载的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代诗人对鼠患发出的一次声讨。

几千年来,类似的口诛笔伐,不绝如缕。但由于诗人们生活在科技发展相对落后的上古、中古时期,因此,他们对老鼠罪状的揭露,多限于啮人之衣物,坏人之屋壁,让农民一年的辛劳化为乌有等“小偷小摸”的行为,但很少提及老鼠能传播一种烈性传染病——鼠疫,而常常导致世界许多地区生灵涂炭,人口灭绝。

占全国鼠疫疫源地面积几乎一半的内蒙古,仅20世纪初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就发生过41次鼠疫,8万多人因之被夺去生命。

疫发天无色,田荒断炊烟。

荆棘伴白骨,闹市无明灯。

这首当年广泛传唱于鼠疫流行区的诗歌,由于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疫区惨绝人寰的历史画面,目前,仍不时被各种媒体和医药卫生史志著作,当做珍贵史料引用。因此,有人将这首诗称为“诗写的鼠疫疫情通报”。

其实,在中国鼠疫预防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首“诗写的鼠疫疫情通报”,应该是清代乾隆年间云南省赵州学子师道南所作的《死鼠行》。该诗不仅记载了发生在赵州的一次烈性传染病大流行,而且第一次以诗歌创作的形式,揭示了这种烈性传染病与老鼠的关系: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

三人行未十步多,忽死两人横截路。

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

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

乌啼不断,犬泣时闻。

人含鬼色,鬼夺人神。

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

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

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考。

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

乞天母,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

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

由于鼠疫是寄生在病鼠身上的跳蚤吸了病鼠的血,叮咬人以后才将病鼠体内的鼠疫杆菌传播到人体内的。所以,鼠疫必先在鼠间流行,然后才有人间感染。《死鼠行》开篇讲述的就是这个传播和流行的过程。由于鼠疫(特别是肺鼠疫)的发病、起病急,病程进展迅猛,

死亡率高,常使人猝不及防,难以有效的抵御。所以,一旦发现周围经常有死老鼠出现,就应该立即警惕:死神可能正在逼近!因此,《死鼠行》这篇“诗写的鼠疫疫情通报”的可贵,不仅在于它首次以诗歌的形式报道了发生在我国大西南的一次鼠疫灾害。而且因为它为人们如何预防鼠疫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只有主动地灭除老鼠,才有可能将潜藏于老鼠体内的死神拒之门外。

据洪亮吉著的《北江诗话》记载,《死鼠行》的作者师道南最终亦死于赵州那次鼠疫。只不过当时还没人知道“鼠疫”这个专用词,洪亮吉只能记载说:“时赵州有鼠怪,白日入家即伏地呕血死,人染其气,亦无不立殒者……不数日,道南亦即以鼠怪死。”死时年仅三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