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养生诗话
14987900000025

第25章 疗饥养生粥一瓯

(一)

尽管食粥在中国差不多有将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周书》记载曰:“黄帝始烹谷为粥”),但我依然不得不遗憾地说,发明食粥,其实是我们的先人在面对食物短缺时,一种万般无奈的选择。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一旦遇到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人们在煮米时不成倍地往锅里注水,就无法填饱自己的肚子。这一情景,在古代诗人的作品有过许多生动的描绘:

水旱年来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

人言筷插东西倒,我道匙挑前后流。

捧出堂前风起浪,将来庭下月沉钩。

早间不用青铜照,眉目分明在里头。

据说,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成祖时代的解缙,人称解学士。他供职内苑,在宫中的厨房吃饭,再穷,也不至于吃不上干饭。但解缙每逢荒歉年月,常常主动熬粥喝,以示与人民大众同甘共苦。他的这首“咏粥”诗,与其说是在和自己喝粥玩幽默,不如说是在借题发挥,鞭挞那些借赈灾发国难财的贪官污吏。国家规定,赈济灾民的粥,要筷子插在碗里不倒,可灾民领到的粥,匙挑前后流,风吹起波浪,白天照得见人影,夜里映得见月亮!

明代学者李诩在其编著的《戒庵老人漫笔》中,收录了一位无名氏的《煮粥诗》: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熟商量。

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

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

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莫笑诗人太吝啬,一个劲煮粥喝只是为了两天的粮食够六天吃。甚至客人来了,也只加碗水、添把柴,用更稀的稀粥对付。作者分明是怕儿女成为纨绔子弟,不懂生活的艰难,否则也不必连煮锅粥,都要和儿女们不厌其烦地商量。当然也更不会意味深长地反复唠叨:“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清人阮葵生在《茶馀客话》中记载说,这首诗的作者名叫陈文勤,是位高官。而清人褚人获在《坚瓠集》中又曰,系沈石田所作。到底是谁,这里只好存疑了。

大概最晚从唐代开始,粥的命运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由于人们在以粥疗饥的同时,发现喝粥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具有畅胃气、生津液等功能,尤其对年纪大的人,更为有益。唐诗中有不少咏粥的章句,例如李商隐的:“粥香饧白杏花开,省对流莺坐绮筵。”白居易的:“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诗句中的“饧粥”,就是放有糖的糖粥。

为了增加粥的味道和营养,许多人在煮粥时,掺入赤豆、绿豆,或者几种米谷放在一个锅里熬,于是便有了豆粥、八宝粥等名目。

宋代的两位大诗人苏东坡和陆游都喜欢喝豆粥。苏东坡的这首《豆粥》诗,记述了两则古人喝粥的趣闻: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释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不自如,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粳米似玉,沙瓶著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拽履君家去。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字文叔)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自蓟东南驰,冬夜凌晨来到一个名叫冯异的人(字公孙)居住的草舍。冯异匆忙中煮豆粥给刘秀喝,饥寒顿时俱解。刘秀曾在冯异家熬粥的灶火前燎烤被雨水浇湿的衣裳。石崇是晋代一个有名的大官、富翁,他待客熬粥,煮得又快、味道又美。另一个大官僚王恺十分羡慕,便用重金从石崇部下的手里,获得了煮粥的秘诀。石崇知道后,杀了那个泄密者。苏东坡用这两个典故作映衬,赞美为他煮粥的邻居的技艺,高人一筹,无人能及。

陆游的《食粥》诗,讲述的却是诗人自己熬粥、食粥的经验和体会: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宛丘平易法”指的是北宋诗人张耒(字文潜)在《粥记·赠潘邠老》一文中推崇的食粥养生说。陆游在这首诗前面的“序”中说:“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余窃爱之。”

食粥,发展到现代已成为食物养生的一大法门。各式各样的粥:米粥、菜粥、果粥、花粥、乳粥、肉粥、药粥,数不胜数,大约有数百种。清人曹庭栋,从中选了一百种,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编了一部养生粥谱。并总结说,煮粥,应当先择米,次择水,再次掌握火候及把握饮用时机。无论其治疗、养生功效如何,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稍逊者为中品、重浊者为下品。无论哪一品的粥,只要因人、对症、适合口味,都可取得求医问药所无法获得的保健作用。

(二)

在大多数喝粥人的眼睛里,粥只是一位穷困中伸出援助之手的患难之交。因此,在古代诗人献给粥的赞歌中,不忘清贫本色,便成为信誓旦旦的老生常谈:

豆红米白间青蔬,仿佛来从香积厨。

异日大官还饱饫,不应忘却在芜蒌。

这首《吃豆粥》诗的作者赵万年,是南宋初年,一位辛弃疾式的英雄,南渡时多次击败追击的敌人。这首诗便是作于战斗间隙,做客于友人家时。

我不知道赵万年当了“大官”后,喝的稀粥与贫贱时是不是一样。但我却从当了大官后的诗人们所写的咏粥类诗词中知道,达官贵人虽然也常喝粥,但他们喝的粥,却与老百姓喝的粥大不相同。

西晋石崇用豆粥招待客人,不仅顷刻间就煮熟了,而且即使在冬天,也有韭菜、嫩蒿、薤末做作料拌食。王恺花了重金,才打探清楚石崇制粥的奥秘。原来难熬烂的豆,是预先煮熟的,客人来了再掺到白粥里。冬天难得一见的韭菜、嫩蒿等,原来是捣碎的韭根,掺麦苗制成。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烹调技术,泄露其秘密者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南宋的杨万里(号诚斋),由于在一次奏对中得罪了宋孝宗,活了八十多岁,到死还是一个副部长级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官员。他家世贫寒,做了官,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喝的粥,虽然比当老百姓时讲究了一点,但仍不失自食其力的风味。请看他写的这首《梅粥》诗:

才看腊梅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

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梅花,是中国的国花。用梅花的脱蕊、落英熬粥,是中国文人的一大发明。梅花粥的制作很简单,先用雪水熬白米粥,快熟时将洗净的梅花瓣(最好是花蕊)掺入同煮。据清人曹庭栋《粥谱》载,梅花粥有“解热毒”、“治诸疮”等作用。在不生长梅花的北方,可用杏花煮粥,其养生治病作用,与梅花粥大略相似。

茯苓,一种多孔菌科植物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用其制成的药膳《茯苓粥》,不仅可以安神益脾,而且能治疗遗精。为此,元代诗人周砥作《食茯苓粥》诗,吟赞其神奇的养生、治病作用:

荷锄穿云得茯苓,作糜从此谢膻腥。

斋厨自启添松火,香韵初浮满竹庭。

时忆学芝歌旧曲,尚寻黄独制颓龄。

今晨辍有青精饭,与洁方坛咏玉经。

茯苓寄生于松树的根部,所以采挖时要攀山涉岭,拿着锄头。由于受入主中原蒙古等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元代的汉族人也习惯了吃肉、喝乳,所以诗中说食用茯苓粥,使诗人从此和膻腥逐渐告别。由于茯苓具有养生延寿作用,所以诗人说,过去道家求药炼丹没能寻得的长寿法,其实就在茯苓粥里。

我以为,封建社会里,当官的人喝的粥,与普通老百姓家里熬的粥之间的最大区别,恐怕在于当官的人喝的多是掺杂有“茯苓”一类保健药的药粥;而普通百姓,喝的多是不掺药物成分的“白粥”。

当代健康保健专家洪昭光,在讲述健康的“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时,特意指出了喝白粥的好处。“药补不如食补”洪昭光教授推荐的首选“白粥”,是燕麦粥。喝燕麦粥不仅能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能够让胖人减肥,能够让硬化的血管变软,还能够通大便,减少脑血管意外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

毫无疑问,古今的医学家一致看好粥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