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养生诗话
14987900000027

第27章 豆腐传奇

一身清淡七分水,通体晶莹四面光。

富贵贫困皆厚爱,人人称其菜中王。

不用仔细推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首诗是歌咏赞美豆腐的。豆腐的确值得赞美:细嫩柔软、洁白如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物美价廉、老少皆宜。是当之无愧的“菜中之王”。

据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每500克豆腐中除含有蛋白质37克,脂肪17克,糖4克以外,还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元素。豆腐不仅可以鲜吃,而且还能通过煎、炒、烹炸制作成各种美味佳肴,或菜或汤,或荤或素,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不仅底层的人民喜爱它,就是达官贵人,帝王将相对豆腐也颇有偏爱。清代宋牧中在他编著的《筠廊随笔》一书中记载有这样一段史实:康熙皇帝南巡至苏州,赏赐众官员食品,对苏州巡抚宋荦特别照顾,除赏赐活羊、糟鸡、糟鹿尾、鹿舌等食品以外,亲自命令御厨的厨师将宫内制作豆腐的方法传授给宋荦的厨师,作为对宋荦的特别恩宠。豆腐的尊荣于此可见一斑。

豆腐,古时候又有菽乳、黎祁、脂酥等别称。苏东坡和陆游歌咏豆腐的诗句“煮豆为乳脂为酥”、“拭盘推碾转,洗釜煮黎祁”用的就是豆腐的古称。尤其是四川人一直将豆腐称为“黎祁”。

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明代诗人苏平的《豆腐诗》记载,豆腐的制作权应归于西汉淮南王刘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大豆经浸泡磨成浆,再滤出豆渣,加热煮沸后以盐卤或石膏使之凝固,便制成雪白的豆腐。难得的是,苏平写的《豆腐诗》把制作豆腐的整个流程经过,记载得清清楚楚: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

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其中:“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窖浸来蟾有影”和“金刀割破玉无瑕”,分别讲述描绘的是制作豆腐的去皮、磨浆、煮浆、点浆和切割等五道工序。

元代郑允端写的《豆腐诗》,对豆腐的制作过程也描写得比较具体和形象:

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英鲜。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

而另一位元代诗人张劭写的《咏豆腐诗》则着重描绘了就餐吃豆腐时,那种甘美香甜嫩滑的色香味道和口感:

濂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

出匣宁愁方璧碎,优羹常见白云飞。

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正髓肥。

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归。

写过类似的歌咏豆腐诗的还有元代孙奇业。特别爱吃豆腐的孙奇业嫌豆腐之名不雅,遂将豆腐改名为“菽乳”。以下是孙的豆腐诗:

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

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瓦盘。

大釜气浮浮,大眼汤洄洄。

顷待晴浪翻,坐看雪华皑。

青盐化液卤,绛蜡窜烟煤。

霍霍磨昆吾,白石大片裁。

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

惟有朱熹写的《豆腐诗》别出机杼,绕过豆腐的美味不提,只写农民种豆的辛苦和他们期盼通过种黄豆制豆腐,获利致富的心理: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

早知淮南术,安得获帛布。

豆腐不仅可供人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良药。产妇月子里如果奶水不足,试把500克豆腐和30克炒过的“王不留行”放在一起用水煮,煮好后吃豆腐喝汤,常可增加奶水。

下肢患有溃疡吗?请先用淡盐水把患处洗净,然后将新鲜的豆腐渣敷在患处,每天换一次,(消肿后疮面可撒些消炎粉)颇见功效。

患糖尿病的人,需要严格地控制饮食,以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豆腐中含糖较少,含蛋白质较多,因此豆腐是糖尿病患者的常食之物。

由于豆腐中所含的植物脂肪不含胆固醇,而且由于豆腐中的蛋白质能够抑制血液胆固醇的升高,所以吃豆腐不仅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而且对于治疗动脉硬化颇有功效。

豆腐不仅是人们喜爱的美味,有时还是诗人咏物言志、以物喻人的赞美对象。这样的诗歌清代以后比较多见。如胡济苍写道:

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

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

清代诗人林兰痴的《颂豆腐诗》的立意和胡济苍大同小异:

莫将菽乳等闲尝,一片冰心六月凉。

不曰坚乎惟曰白,胜他什锦佐羹汤。

豆腐问世之后,以豆腐为原料的食品也相继而生。清光绪年间有位叫王致和的落第秀才,他见出仕无望,便在北京开了家臭豆腐店。店门前还别出心裁地贴了一副对联:“可与松花相比美,敢同虾酱作竞争。”横批是“臭名远扬”。他还写了首臭豆腐诗:“明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素醇饶回味,黑臭蕴芬芳。珍馐富人趣,野味穷者光。既能饫饕餮,更能佐酒浆。餐馐若有你,宴饮亦无双。省钱得实惠,赏心乐未央。”全诗诙谐幽默,与其说是在为他的臭豆腐做宣传打广告,不如说是在和香臭不分的腐朽时代公开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