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养生诗话
14987900000039

第39章 屈原求医

重读《离骚》,想起一位当代作家对屈原的批评:对楚怀王简直怀有同性恋情结,作《离骚》、赋《九歌》,像个患了单相思的女子,满腹爱恋和怨忧。可楚怀王照样宠信子兰、郑袖等巧言令色之徒,被放逐的屈原,最终落了个怀沙自尽的下场。这不明摆着是有病嘛。

其实,屈原自己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有病。为此,他还专门向当时的一位名医——巫咸进行过咨询。屈原这次求医的全过程,记载于他创作的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部最雄伟、瑰丽的长诗《离骚》之中: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

心犹豫而狐豫。

巫咸将夕降兮,

怀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

九疑缤其并迎。

皇剡剡其扬灵兮,

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

求榘穫之所同。

汤禹严而求合兮,

挚咎繇而能调。

苟中请情其好候船兮,

又何必用夫行媒?

说操筑于傅岩兮,

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

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

齐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

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鸠之先鸣兮,

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离骚》全诗共三百七十三行,二千四百九十个字。记述屈原求医部分的诗句共计二十四行,一百五十七个字。位于全诗的二百七十九行至三百零二行之间。这二十四行诗句,每四行一节,共为六节。前两节记述求医前的准备,以及医生来临时的情景。后四节记述的是医生(巫咸)对屈原的告诫,也就是这次求医获得的结果。

从屈原踌躇再三,才拿着花椒和精米去邀请巫咸;从天上的百神、九嶷山的女神纷纷前往迎迓,人们不难猜到,屈原求助的医生,是上古蒙昧时期主要靠“祝由”治病的巫医。一提“巫”,现代人就认为是专搞迷信活动的骗子。其实,在上古科学蒙昧时代,巫是人群中文化程度最高,社会地位也不低的一个群体,专门负责沟通人和自然界(神)之间的联系。专职巫师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从对自然的盲目崇拜、无限敬畏,进入到了试图与大自然沟通的新时代。身居统治阶级上层的巫师,主要负责祭祀、献获、盟誓、禳灾等重大社会活动的祝祷、告神。生活在民间的巫师,则将为人治病当作他们主要的服务项目。所谓“祝由”,就是用祝祷、符咒等心理暗示方法为人治病。据《世本》记载:“巫咸,尧帝时臣,以鸿术为尧之医,能祝延人之福,愈人之病。”为唐尧治过病的巫咸,被屈原请来时,享年至少千岁以上,估计也是个扁鹊式的半人半仙的医生。

从巫咸对屈原婉转的劝告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巫咸认为屈原要想摆脱因空怀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导致的积怒、积怨等悲愤情绪对身体的伤害,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不再对楚怀王存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巫咸讲述了许多古往今来贤臣择良主而仕,君臣遇合,大展鸿图的故事。什么伊尹和皋陶由于遇到了成汤和大禹,分别成为开国元勋和宰辅大臣;什么傅说、姜子牙和宁戚,只不过是筑墙的水泥匠、卖肉的屠夫或街头的小商贩,由于殷高宗、周文王和齐桓公慧眼识英才,才成为青史留名的栋梁之才。言外之意,认为屈原不该在楚国这一棵树上吊死。这一意思的表露甚至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你应该努力去四方跋涉,去寻找和自己意气相投的同仁(“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穫之所同”);趁着你年岁还不到迟暮,趁着时间还有回旋的余地,如果到了杜鹃鸟啼血的地步,那时所有的花、草都将香消玉殒(“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可惜,一代名医开具的救死扶伤的良方妙药,未被屈原所接受。于是便有了五月初五屈原在汨罗江自沉,那一幕千古悲剧的发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我在怀念屈原时,比李白又多出了一份情愫:不能忘怀屈原在他的不朽诗作中,为中国医学史研究者留下了一幅“上古人类求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