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04

第4章 有大家风范的人,不会戳人短处

俗语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语言的“雷区”,千万不要揭人之短,戳人之痛。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弱点,这也许是生理上的,也许是隐藏在内心中的不堪回首的经历。尤其是在生理上的缺陷,我们无法去改变它,而且内心也许常为此懊恼。不可以拿对方的缺陷来开玩笑,就算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不应去触痛别人的“疮疤”。因为对任何人来说,被击中痛处,都会引起不快。

人们之所以有忌讳,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说到底是自尊心问题,怕脸面上过不去。所以,你若想获得朋友,就一定不要触痛他们的短处。

古代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鱼子的人,生性古怪,对人尖酸刻薄,总好揭人短处并以此为乐。有一天,朋友们坐在一起吃酒,其中一个叫吴丑的因老婆管得太严而不敢多喝。鱼子便吵吵嚷嚷地说:“你们知道吴丑为什么不敢吃酒吗?是他的老婆管教得太严了。有一次,吴丑喝醉了酒,还被老婆打了几个耳光呢!”吴丑被鱼子当众揭了短处,恼羞成怒,拂袖而去,大家也弄了个不欢而散。

生活中像鱼子这样的人不乏其人。他们认为,只有揭了别人的“短”,才足以证明自己的“长”,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人们对他们避而远之。

有一位年轻的姑娘长得很胖,吃了不少的减肥药也不见效果,心里很苦恼,也最怕有人说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吴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气儿吹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胖姑娘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不吃你的,不喝你的,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小吴不由得闹了个大红脸。在这里,小吴明知对方的短处,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这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不掀起一场风波才怪呢。

俗话说:“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这句话说得实在有道理。因为,人生在世有很多忌讳,如果你在无意之中触犯了别人的忌讳,就会在无形之中得罪对方。所以我们说话时,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千万不要说大家不愿听的话。

有一位姑娘谈恋爱遇挫,头一回感情旅程就打了“回程票”,心里有点懊恼。这位姑娘性格内向,平时不善言谈,也没有向旁人袒露内心的秘密。单位里一个与她很要好的同事在办公室里看到她愁容不展,就当着众人的面说起安慰话:“这个人有什么好,凭你这种条件,还怕找不到更好的?”没等她说完,这位姑娘就跑出办公室。这时她才感到这样的地方说这样的安慰话有些不当,可姑娘已无法领情了。几句安慰话倒成了彼此尴尬的缘由。

对性格内向的人或者是怕羞的女孩子,一般不宜在众人面前直接给予安慰。尤其是涉及别人的隐私,万万不可“好心办错事”,不宜在公开场合“走漏风声”,在说安慰话时,还得“看人点菜”,不同对象要处以不同的方法来安慰。

人们在交谈中常有一些失言:“哎,你儿子的脚跛得越来越厉害了!”“你怎么还没结婚?”“你真的要离婚吗?”等等,一些别人内心秘而不宣的想法和隐私被你这些话无情地揭露了出来,实在是不够理智的。如果你想让人喜欢,就不要对跛子谈跳舞的好处和乐趣;不要对一个自立奋发的人谈祖荫的好处;不要无端嘲笑和讽刺别人,尤其是别人无能为力的缺陷,否则就是一种刻薄。

人们对于自己的忌讳,通常极为敏感。由于心理作怪,往往把别人的无意当成有意,把无关的事主动与自己相联系。有时,你随口谈一点什么事,也很可能被视为对他的挖苦和讽刺,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因此,我们不仅应避免谈论别人的忌讳之点,同时也应注意不要提及与其忌讳之点相关联的事物,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以至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无谓的伤害。在与人相处时,即便是为了对方或是为了大局必须指出别人的缺点,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