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如何赚到第一桶金
15032000000050

第50章 适当的压力能让团队焕发活力

压力总是悄无声息地来到,在我们过分贪图安逸的时候给我们敲响警钟。它就像安装在我们身上的机器,不断催促我们向人生的目标前进、前进、再前进。

活力是创新之源,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人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说法,其实说的是组织活力的重要性。缺乏活力的企业,就会形成可怕的惰性,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总有再多的资金、再好的技术、再优秀的人员,都难逃失败的厄运。

曾经有一个牧羊人,他放牧的羊群经常会死掉一些羊,无论他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每年还是总要死去一些,为此,他请教一个朋友,朋友告诉他,不妨引进几只狼试试,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没有想到的是,羊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为什么在羊群里放进几只狼,就可以有效阻止羊的死亡呢?原来,羊和狼是天敌,当狼进入羊群后,羊为了活命,就会拼命地奔跑,在跑的过程中,激发了自身的生命力、免疫力,从而增大了自身的活性,减少了自然死亡率。

还有一个故事:在日本,有很多渔民每天都出海捕鳗鱼,但是因为船舱小,等回到岸边的时候,鳗鱼也基本死的差不多了。当然,死鱼也卖不上好价钱。可是,却有一位老渔民每次回来时捕的鳗鱼都活蹦乱跳的,因此,也卖出了好价格,很快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富翁。其他的渔民都不理解,船舱和捕鱼的工具都一样,凭什么他的鳗鱼就不会死呢?这个渔民临死前才把秘密透露给他的儿子,原来他在装鳗鱼的船舱里放了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天生好斗,鳗鱼为了对抗鲶鱼而拼命反抗,它们的生存本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大多能活下来。而其他人的鳗鱼呢?知道等待它们的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也就坐以待毙了。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团队的活力。那么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如何才能巧妙的借用”压力”,从而有效的管理工作团队和激发下属的斗志呢?

1.管理者必须避免团队成员成为”温水里的青蛙”

很多企业的团队管理者,经常告诉笔者这样一个事实,他的下属没有激情,他的下属”老态龙钟”,他的团队处于”亚健康”状态等等。实,如果管理者忽略了对下属的管理与激励,团队成员就很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的:悠哉地过着日子,得过且过,感觉不到外在的威胁,”一潭死水”下,他们会慢慢失去斗志,慢慢失去工作的驱动力,团队也会慢慢地失去战斗力。

因此,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就必须在团队”疲软”之前,适时引入一些”狼”进来,从而让一些”休眠”的员工”醒来”。比如,可以通过引入具有”狼性”的新员工进来,这些”空降兵”或者”外来人”就有可能会成为他们潜在的威胁,从而让一部分人不至”沉迷”、“陶醉”太深。通过引入新人,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保持团队持久的活力。

2.团队必须导入新机制

一个调味品公司的总经理告诉笔者,他们公司对于车间工人,曾经采取了类似吃大锅饭的固定工资制,结果,大家都不愿意多干活,偶尔有时生意忙了,要求大家加班,大家都不愿意,更不乐意,甚至还有的以请假来逃避,为此,他苦恼不已。后来,他变换了薪酬考核方式,变固定工资制为计件工资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对装卸车的工人也采取了这种方式,结果,让人欣慰的一幕出现了,很多工人再也不用催着去上班了,他们加班加点,甚至利用休息时间,帮着装车、卸车,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这位总经理就是采取了引入竞争机制的原则,旨在让大家互相赶超,并让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3.巧妙激励,激发活力

通用汽车公司的前CEO韦尔奇,曾经总结出激发下属的”活力曲线”,他把员工分为”明星员工”,大约占到所有员工的20%,对这些员工,采取是”加薪、加心、加信”的正激励;活力员工,大约占到70%,要求他们上进、上进、再上进;余下的10%是落后员工,对他们是裁员、裁员再裁员。韦尔奇的逻辑是企业不应该向员工承诺”提供终身就业”,而应该努力让他们拥有”终身就业能力”。”韦尔奇活力曲线”其实就管理的本质来讲,是抓两头放中间,即抓先进和后进,以此来带动中间。

团队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团队要想有活力,还必须要巧妙激励。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有经验的管理者,总是通过多用正激励,少用负激励的方式,来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