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辉煌与困窘
15037000000012

第12章 素质教育的困窘

“素质”一词在中央政策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用语中出现并强调,始于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次全教会上的讲话。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在文件措词中把“素质”与“教育”联系起来。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7年,国家教委专门下发了《关于目前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1月,国务院转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素质教育列为重要的跨世纪工程,同年6月又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85年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20多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十分活跃,单篇论文数量众多,理论专著也有不少。其中多数集中于素质教育概念的内涵、外延,素质教育概念提出的合理性、表述的准确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可行性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而且研究都比较深入透彻。那么,20多年来,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实践中实施的效果到底怎样呢?回答是:很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地区,素质教育仍然处于十分困窘的境地。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概览

2007年春天,河南郑州爆出了一则新闻。

一个大学生招聘会,涌入了3万多学子,潮水般的人群挤倒了会场的两扇玻璃大门,把电梯也挤得变了形。

人们不禁惊呼:大学生找工作,怎么这么难?!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却抱怨说:目前公司招人,比大学生找工作还难!

为什么呢?

一家知名企业,有一年招收了500多名大学生,但因为受不了在一线磨炼的艰苦,先后走掉了300多名。

有些新员工,上班第一天就迟到,大庭广众之下用公司电脑玩游戏、用公司电话煲“电话粥”,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一位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说,他们需要的人才,第一要诚信务实,第二要身体健康,最后才是专业技能。因此,公司每年对新员工的培训,都要先从讲规则、守纪律等最起码的规矩开始。

这些事看似与基础教育关系不大,但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深思。因为问题虽然出在大学生身上,原因却要从中小学找起。

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分类,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我还是觉得我国教育方针中概括的“德、智、体”更为简洁、明晰。那么,实施素质教育20多年来,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素质到底怎么样呢?回答同样是很不尽如人意。关于德育素质,本书已有专章论述,这里专就智育和体育两个方面来看。

(一)跛足的智育

智,《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解释为:“智慧;聪明;机智;谋略。”智育,《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解释为:“发展智力的教育。有时也单指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缩印版)解释为:“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发展认识能力的教育。同德育、美育、体育密切联系。中国学校中的智育是使学生掌握比较广博、全面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能独立地获取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概括所有解释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智育,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二是开发智力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变得更加智慧、聪明,更加机智、更有谋略)。三是培养能力的教育(包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生存、生活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为人类服务的能力)。那么,实施素质教育20年来,我们的智育到底怎么样呢?

先看一个案例,这是2002年全国基础教育进入课程改革以来,被好多课改专家引用过无数次的案例,叫做《两份错误的预言》:1979年,中国和美国各派出一个教育考察团,分别考察了对方的基础教育,产生了两份考察报告。两份报告在结尾部分对对方的基础教育各有一个评价。

中国考察团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结论是: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重音、体、美,轻数、理、化;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最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再用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美国考察团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评价结论是: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背后,除非向老师发问时举起右手,否则不轻易改变;早晨7点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中国学生有家庭作业,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优秀学生,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二十多年过去了,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共培养出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00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再看一组数字:中国科协有关机构按国际通行方式于1992年和1994年两次做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的结果基本相同,并令人难以置信:中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是0.3%。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08年的最新调查数据竟是0.26%。

在世界上,美国于1990年先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6.9%。同年,欧共体也做了调查,欧共体公众的比例是4%。

这些数据是个什么概念,有什么意义呢?所谓基本科学素养的核心部分有三个维度:一是对基本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你不必是科学家,譬如你是学经济的,你有对上述三个维度的基本理解,知道科学技术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懂得加以利用,就具备了基本科学素养。

因此,是否具备“科学素养”与懂得多少“科学知识”是不同的概念。若对照我国近几十年有90%以上的科研成果未能开发利用,显见之弊就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脱节,科学、技术与社会应用脱节,这与“基本科学素养”第三个维度所要求的正相违背。

美国人查知美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6.9%,如何提高?只有从教育入手。美国人把上述三个维度作为科学素养的核心部分。既然是“基本”,那就是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教育所需要专心做的,就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便是素质教育的本意。

或许有人觉得这组数字离我们基础教育太远,那么,还有一组数字是直接来源于我们基础教育的。

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报告》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很低。对十个省市10621名高、中、小学毕业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小学自然各科实验测试表明:

高中生实验能力不及格。高中实验能力满分30分,及格分为18分。实验平均分:物理16.77分,化学17.05分,生物17.70分,均低于及格线。

初中生实验能力满分和及格分与高中相同,实测平均分:物理17.47分,化学19.16分,生物13.34分,两科低于及格线。

小学自然能力及格。小学自然满分40分,及格24分,实测平均分25.42分,略高于及格线。

调查结果还显示:城市学生得分略高于农村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在简单操作好于细心操作;模仿型实验好于设计型实验。

这方面的能力,就全国而言,西部地区的学生不如东南沿海的学生;就西部地区而言,农村学生不如城市学生。这从每年的高考成绩就反应得特别清楚。

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对中美学生的学习进行过一番比较。他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刻苦、守规矩、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所以他们的基础知识系统、丰富、扎实,他们非常擅长考试,学习态度非常谦虚。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胆小、怕出错、不善于选择研究课题、不善于提出问题、崇拜权威等缺陷。他们习惯于对知识全盘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不习惯于质疑和考证,更不习惯于做实验和参加实践。他们说起理论来都是一套套的,一旦让他们动手操作,他们往往卡壳。而美国孩子尽管基础知识不牢固,但他们胆子大,天不怕地不怕,且动手能力强。打个比方说,中国学生是贴在教室里的一张画,中看不中用,而美国孩子则是翱翔在蓝天上的小鹰。

当社会上开始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作出“有知识没文化”、“高分低能”的评价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多少年来为之自豪的智育,竟然也是跛足的智育。

(二)失败的体育

我写下这个小标题的时间是2008年8月24日,正是第29界北京奥运会闭幕的日子,也正是我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捷报频传的时候,16天的奥运会,我们每天夺得的金牌多数都在四五枚以上,总数达到了51枚,高居世界第一,远远超出其他代表队很多,成为奥运会历史上中国代表团创下的最高纪录。据说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排行榜第一的位置,1952年前由美国和前苏联交替霸占,1952年之后至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撼动过美国独霸金牌榜第一的地位。这消息无不让每一个国人为之欣喜若狂,为之欢欣鼓舞,也为之精神振奋。于是,媒体又开始盛赞80后、90后的拼搏精神和责任感,和半年前对他们的责难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这个时候,我却不合时宜地想到了几年前同样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有关中、日学生在夏令营里发生的故事。不管那故事的真实性如何,让我陷入深深思考的是:竞技体育的获胜,能否说明整体国民的身体素质就增强了?我看未必。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派出一个60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几十个项目的体育比赛,小的项目由几人参加,大的项目也不过十几、二十多人参加,是个什么概念?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有一句特鼓舞国人的口号:“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灾难就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我不知道在这里应该乘以13亿还是除以13亿?

且不说一次奥运会金牌居第一,说明不了我们的竞技体育强大,更说明不了我们已经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谁都知道,我们在田径、三大球等奥运会比赛的大项目上,和世界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获得的金牌数虽然居第一,但是我们挂金牌的运动员数却不是第一。即使将来我们的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所有项目都包揽了金牌,也不能说明我们国民整体身体素质都强健了。

所以,欣喜若狂也好,欢欣鼓舞也好,精神振奋也好,都是应该的。只是我们在高兴、欢呼、振奋之余,是否应该冷静地思考,如何借这次奥运会的东风,掀起一场全民强身健体的热潮,把我们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向上提高一步。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要深思。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就主张,教育应该是“活教育”。“活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现代世界人。他提出做人的五个条件: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世界的眼光。他认为,身体对人的道德学问有极大的影响。身体不健康,对个人是不幸,对国家也是损失。所以,他主张,强国须强种,强种须强身。

那么,实施素质教育20多年来,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到底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教育部2003年向社会发布《2002年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公告》,公告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呈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2002年“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在与1995年相比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

(1)据统计,亚洲1000万盲童,有40多万生活在中国。中国儿童中有100万人患有近、弱视。其近视率所占比例为小学生21%,初中生43.6%,高中生66.5%。

(2)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7―17岁男孩子的平均身高增长了5.9厘米,体重增加了6.6公斤,女孩子平均身高增加了5.5厘米,体重增加了4.5公斤。近几十年内,尽管中国青少年的体重、身高有所增加,但其体质却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在耐力方面更是脆弱,在大学生中间尤为明显。

(3)来自高校的信息显示,在不少高校每年的军训中都有许多学生因晕倒而不能完成军训计划。其实,学校在制定军训计划时,已经充分考虑到高考刚刚结束,学生身体素质可能不太好,因而把训练强度降到了最低,即使这样,也还有许多学生承受不了。

(4)某高中高考前把考生集合起来讲解考试注意事项,不到20分钟时间,竟有三名学生当场晕倒。

(5)一所农村初中上体育课时,老师安排全班学生练习长跑,竟有十几名学生发生呕吐、晕厥。家长状告体育老师给学生安排的运动量过大,因此还引起了媒体关注。

(6)我曾在几十所农村中学10000名初、高中学生中做过统计,有15%左右的学生有少白头。甚至在小学生中出现少白头的也不少。

有一位农村中学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告诉我,他所教的班级60名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近视的有23个。二年级时候,戴眼镜的已有33个,进入毕业班,近视的学生已发展到49名,超过80%。

他说:“每天站在讲台上,面对下面一片镜光闪闪,我都有点眩晕,有点揪心。说实话,这都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也是老师的一种无奈。看看各地的高考班都在拼命,你不去拼命就不行。学生一进入高三,每个教室的黑板右侧都挂一个倒计时牌,学生从早上5点起床上早读,一直到晚上10点半才熄灯睡觉,整整17个半小时都淹没在书山书海里面,哪能不近视呢!况且,有些学生课间不去休息,学校也取消了毕业班的体育、音乐课。”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光是高中,小学和初中也同样。随便走进任何一所小学,你很容易发现,现在的小学生中,戴着眼睛、面无笑容、少年老成的“小博士”们越来越多。

这些就是我们体育教育的成果!

难怪在西部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现在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是人才。考不上大学的,回到家里,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和废人没多大区别!”

我们常说,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看来还是农民说得实在!

二、素质教育面临的困惑

素质教育的概念提出至今已经20多年了,期间,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而且应该说越来越深入。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更可谓轰轰烈烈,全国先后树立了湖南汨罗、山东烟台等一批典型,各省市也都树立了典型。为什么在西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会这样糟糕呢?当前西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到底面临哪些困惑呢?

(一)理论的困惑

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教育形式,还是一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和各教育阶段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专家们各有各的解释,而且都自成体系,各有道理。然而,在一线从事教育实践的老师们则不然,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就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了。有理解为一种教育思想的,也有理解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有和基础教育统一起来的,也有把他们对立起来的。

素质教育是上世纪80年代,基础教育开始走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极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一种对策。明确了素质教育提出的这一历史背景,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教育理想,但决不能理解为一种教育形式。因为,迄今为止,教育的形式可以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可以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却没办法分为素质教育和别的什么教育。实际上,不管什么教育都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概念的内涵,专家们研究得很深入,解释有很多,我觉得最简单明了、最准确具体的还是教育部前副部长柳斌的解释,就是使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所以,基础教育阶段提倡素质教育,我们还是在搞基础教育,并没有产生另外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之所以有素质教育概念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曾经在一段时间,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上走偏了,要纠正过来,没有新的概念产生就不足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的概念似乎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且不容易引起混乱。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素质教育也不是基础教育一个阶段的责任。素质教育是个历史范畴,随着我国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也随之丰富与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仅仅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言;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不仅针对基础教育,还涉及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甚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等;第三次全教会以来,素质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空想的理想主义,而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是适应时代、社会需要和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育,是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体现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精神实质的高水平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是对基础教育提出的高标准要求,而不是要产生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那么,基础教育到底要为学生打什么基础呢?第一,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第二,要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第三,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应试教育”只重视“为高等教育打基础”,而忽略了另外两个更重要的基础。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行政领导就不会再大会、小会、不厌其烦地大讲、特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也不是不要质量。实际上,一开始就没有人说过实施素质教育不要考试,不要质量。相反,高素质的学生从来都不怕考试。

(二)社会的压力

来自社会的压力,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惑。

一是来自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育,这种思想中有合理因素,也有消极成分,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封建思想,是违背素质教育思想的,这些思想使一些家长对素质教育难以真正理解和接受,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反正分数越高,素质越高,只要考上大学就行。有了这种思想意识,素质教育必然要面临巨大的压力。比如,一些家长就求校长“别再拿素质教育做借口”,希望他们“实实在在抓教学”。

二是来自我们的社会现实。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甚至未来几十年、上百年,仍然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公职人员的生存、生活状态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差距会逐步缩小。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承认,差距的缩小需要假以时日,这个时日是多长,没有人知道。那么,现阶段农民期望缩小这个差距的主要途径,还是寄希望于孩子能考上大学,完成鲤鱼跳龙门的一跃,实现光宗耀祖的理想,彻底改变子孙后代的生存、生活状态。这也是素质教育面临的最大压力。

三是来自教育环境。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目前不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家庭环境问题。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却不注意教育方式与自身榜样的作用,如有的家长追求吃喝玩乐、迷恋赌博等,自然起不到表率作用;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也较多。第二,学校周边环境问题。学校周边不同形式的商业活动尤其是网吧的存在,对学生有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第三,社会大环境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及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媒体、社会对高考成绩或奥赛冠军的盲目渲染等社会大环境,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也存在不良影响。第四,学校的工作环境问题。学校以外的各职能部门对学校工作支持不够,有些部门将权力部门化或个人化,以致造成工作上的冲突是常有的事。有些职能部门动不动就对学校乱收费、乱罚款。第五,市场经济的负面导向。21世纪初出现的“学校经济”、“高考经济”对强化“应试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产业”应是义务教育以外的问题,但是学校的经费不足促使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校长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争取社会资助上,难以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三)制度的束缚

素质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制度束缚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评价制度,二是用人制度。

我国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突出表现为高、中考制度,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构成的束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高考指挥棒不仅“指挥”高中,左右初中,对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辐射或引导作用也十分明显。此外,评价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健全。关于如何减轻中小学的升学压力,和改革高考制度,理论界已经探讨了多年,目前有两种典型意见:一种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取消高考制度是不现实的,但必须改革高考的内容和形式。考试内容应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淡化其选拔功能,强化其造就功能,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不要追求考试内容的偏、难、繁;考试方式不要太死板,要扭转一张考卷决定命运的局面,可以笔试与面试相结合,也可以尝试国家统一考试与各大学自主考试相结合的办法等;考试的时间、地点可以多样化。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尝试高考与中小学教育脱钩的办法,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即中小学教育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追求合格率,不追求升学率,即不以升学率的状况来评价学校、教师等。

应该说这些探讨都是很好的,但这些探讨毕竟都还处于理论阶段,不能说对实践没有一点指导作用,起码人们都明确目前一张考卷决定一个考生命运的高考制度还在。只要这个制度还在,它对素质教育的束缚作用就不可以低估。

此外,我国现行的用人制度及人才标准、就业渠道也制约素质教育的推进。各行各业的人才标准缺乏科学定位,唯求高学历;就业岗位与需求缺乏必要的预测和计划性。社会用人制度导向使得千军万马都挤高考“独木桥”;经济、产业和劳动力市场与教育脱节,导致就业渠道不畅,并由此导致升学竞争激烈。

2007年9月24日,肆虐一时的电脑病毒“熊猫烧香”案一审宣判,主犯李俊被判刑4年。这个25岁的年轻人只有中专学历,他制造的病毒却袭击了上百万台个人电脑,逾千家企业和政府机构也未能幸免。

被捕后,李俊说了一句足以让全社会为之警醒的话,他说:“我本无意犯罪,只怪生活现实。”他也曾到处求职,想在社会上谋取一个体面的位置,但由于学历不高,他四处碰壁。

社会上只重学历、不重能力的用人观,妨碍了年轻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当有一技之长而又缺乏表现机会的时候,李俊们就有可能用异化的途径将其表现出来。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当给各种人才(而不只是高学历人才)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实现自我价值,并得到在社会中上升的机会。

然而在当前,社会上“以学历为本”的用人制度和用人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们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甚至唯一途径,仍然是升学。是否上了大学,是否上了名牌大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机会、社会地位以及收入,仍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最追求高学历,有77.5%希望读到本科以上,而日本只有52.5%。

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把“应试教育”的板子都打在教育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素质教育实施的问题

素质教育实施20多年来,之所以进展缓慢,收效甚微,甚至怨声载道(社会上就有一种说法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提法,纯粹是教育部门为自己教育质量搞不上去想出的开脱之词。2006年南京高考引发的对素质教育争论风波最为典型),固然与素质教育遇到的理论困惑、社会压力,以及制度束缚有关,同时也应该承认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分不开。那么,素质教育实施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以为最主要的是三方面问题:一是认识上混乱;二是政策上模糊;三是实践上乏术。

(一)认识上混乱

20多年来,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与我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混乱是分不开的。认识混乱的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

一是对素质教育没认识。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国情和现状,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地区,不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动脑筋、费心思,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报一种拒绝的态度。持这种认识的人不在少数,而且还大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大、从教时间比较长,事业心、责任感都很强的老教育工作者。

二是认为素质教育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目标、一种理想。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还是要喊的,舆论还是要造的,计划、报告、总结、汇报等各种材料中,还是要把素质教育提到显要位置的。至于实际教育实践中,基础教育该怎么做还怎么做,没有必要想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事。实际上,在西部农村的许多学校、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不光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难怪有人说我们的素质教育是“雷声大,雨点小”。

三是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抓体、音、美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而语、数、外、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教学则不是素质教育。我曾经见过一个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学校的评估方案,方案由几十条指标构成,其中有一条指标就是“素质教育”。细看“素质教育”的评估子项,就是体、音、美课程开设,课外活动等内容。所谓“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指的就是这种现象。

四是把素质教育窄化为科学文化素质。持这种观点的以一线教师为主。他们认为,我们天天都在进行素质教育。我们每天给学生上语、数、外、理、化、生,不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吗?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一天天在提高,不是说明学生的素质在一天天提高吗?应该说,文化课教学是素质教育没错,但素质教育又不仅仅是文化课教学。这种认识无形中把素质教育的内涵窄化了。

五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以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不要竞争,否则就不是素质教育。实际上,有专家已经指出,一个高素质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会惧怕考试,也不会惧怕竞争。相反,越是高素质的人,就越善于考试,善于竞争。所以,素质教育的推进,不必以竞争、考试为对立面。否则,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提升人的竞争能力、创造能力的大背景不符。多年来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观念,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引起许多的误解,在事实上抬举了“应试教育”、刺激了相应需求,强化了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和文化心理。

(二)政策上模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在西部农村流传着一句比较时髦的话,叫做“行政推动,专家引领”。意思是说,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一要靠行政推动,二要靠专家引领。且不管这种提法的科学性如何,单说行政推动靠什么,怎么推动?我的理解就是靠政策,用政策来推动。那么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样离不开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但是,素质教育实施20多年来,我们在许多实质性问题上的政策还是模糊不清的。

首先,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而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课业负担过重,没有这个时间和空间。对此,我们却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而我们有的只是所谓治理“三乱”(乱办班、乱补课、乱发资料)的“一阵风”式的“减负”:来一阵调查,发一通文件,搞一遍检查,然后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是“治标不治本”,各级学校走形式多,关注实效少。这种通过下达“减负令”来克服“应试教育”的做法,充其量不过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通过观念变革、制度创建和学校日常实践的更新,来清除“应试教育”的土壤,以达到“釜底抽薪”之目的。

比如,教育部明确规定:全日制小学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学生每天不超过7小时。实际上在西部农村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做到。对此,我曾经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

先说小学,按照实施新课程之后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课程计划,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总数为26节。以每周五个工作日计算,每天至少要上5节课,加上每天一节早读、一节午自习、一节课外活动,总共是8节课。每节课以40分钟计算,共计320分钟。而每天30分钟早操、20分钟眼保健操和课间休息时间70分钟,共计120分钟是必须的。加在一起总共是440分钟。比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超出80分钟。

这还只是刚入学不久的一、二年级学生,而四到六年级学生的周课时总数为30节,平均每天还要多出一节课,也就是说在校时间还要多出40分钟。加在一起,四到六年级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比教育部规定的时间正好多出2小时。

再说初中,周课时总数为34节,平均每天需要上文化课将近7节,加上早读、午自习、课外活动各一节,每天共上10节课。每节课45分钟,共计450分钟,加上120分钟,总共每天在校时间570分钟。比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7小时,超出80分钟。

高中就不用说了,谁都清楚,高中学生在校时间之长、负担之重,是许多成人都难以承受的。

还有课程门类过多的问题,一直是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因素。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小学一、二年级仍然有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地方与学校课程等七门课程;四到六年级又增加了科学和英语两门,共有10门课程;初中学生则要学14门课程。虽然课程改革中为了减少课程门类,开始尝试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并行,比如把理、化、生合并为科学课,把音乐、美术合并为艺术课等。但是由于受教师因素制约,西部农村的大部分学校仍然选择的是分科课程。课程门类过多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这些实际问题,至今都没有明确的政策界定。

其次,政策模糊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育评价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症结之一,并不在通常人们认为的高考弊端上,而是在高校现行的招生制度上。如果我国高等院校不能真正承担起自主招生的责任,那么,目前这种由国家计划一统天下的沉闷格局就难以打破。但是,如何在保证基本公平的前提下,创造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机制至今并没有建立起来。

相应地,如何科学评价教育、评价学校、评价教师,乃至评价学生的问题,也是亟待出台相关具体政策的时候了。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基本上还是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考核学校的,学校也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考核教师和学生的。

教育质量包括那些内容?如何评价教育质量高低?如何评价学校工作好坏?如何评价教师的劳动优劣?包括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已经成为素质教育能否健康实施的关键。

(三)实践上乏术

任何时候,我们缺乏的都不是教育理想而是将教育理想付诸课堂、付诸每一个教育细节的具体实践。我们需要思想者,但更需要行动者。

然而,正如古罗马的昆踏斯恩纽斯所说:“无人关心自己脚下的东西,我们的眼睛都看着星星。”很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谈起各种先进理念来滔滔不绝,却缺乏对课堂细节的深入研究。

从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来看,目前我们也正面临着从理念、政策和法律,走向可操作、可测量的微观实践。但是,我们的死穴恰恰就在我们在实践上显得乏术,因此也往往授人以柄、招人非议。

实践上乏术的原因,一方面来自我们的理论研究,没有提供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各方面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

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十分活跃,但是一方面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研究的层次,真正关注实践的很少,尤其关注实践中可操作性的更少。而且还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简单挪用外国理论和实践思路与做法的比较多,认真研究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的比较少;将城市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简单挪移到农村的做法比较多,认真研究城乡经济、文化和教育差别的比较少;将东南沿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做法简单移植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比较多,认真研究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存在的差别以及对教育的不同需求的少。

实践上乏术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素质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图在课程方面进行突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重要理念之一,是旨在改变传统的课程功能观,期望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帮助学生学到学习的方法,培养起对知识的热爱,并形成应有的价值观和态度。

然而,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离不开躬身实践的教育者一线教师。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对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照本宣科的教师,对学生的“杀伤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2007年,西部某市的一项调查显示:83%的辍学学生是由于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才厌学、辍学,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由于贫困所致。

一位优秀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变革,不仅要有无比的勇气和智慧,还要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最深沉的爱和最深切的了解。教育不是与儿童天性的对抗,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有效的启迪、激发和调动。而在西部贫困地区,这样的教师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参看本书《教师队伍建设的困惑》和《课程改革的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症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