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莎斋笔记
15040100000149

第149章 149 我演过三次戏

最近与北大林焘教授晤谈,回忆起不少往事。承林焘先生告知,有燕京大学老校友撰写回忆文章,记燕大京剧社历届活动始末,最末一次演出是在1951年年底,其中还提到了吴小如。记得那一次是为抗美援朝捐款义演。而在我本人,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登台彩唱,戏码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我扮杨波一人到底。

在这之前,我并未正式学过台步身段,更没有勒过网子水纱,挂过髯口,穿过靴子。而竟敢大胆妄为,实因看戏者都是校内同仁,其中还有不少老朋友,明知必出洋相,可博大家一笑,故有恃而无恐。演出前夕,又患感冒,只能哑嗓登场。效果之糟是可想而知的。

那次演出,真正为我鼓劲打气的是张伯驹先生和林焘兄两位。上演之前,由名丑于芝珊先生(他当时应燕大京剧社之聘,常来城外“说”戏)给“说”了“说”地方、盖口和有关注意事项,有些地方想临时“钻锅”已来不及,只好硬着头皮“台上见”了。《大·探·二》的前场,有杜荣女士(林焘兄的夫人)的《宇宙锋》连演“修本”、“金殿”两折。由当时中文系在校同学李德津同志(现在北京语言学院任教,是原清华大学李继侗老教授的女公子,她能演戏是受母亲的影响)扮哑奴,周绍昌同志(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职)扮前部赵高,俞敏教授(现在北师大任教)扮后部赵高。秦二世已忘由何人扮演。林焘先生当时因大病初愈,不能吃力,仅扮为二世掌灯引路的小黄门,上场的时间可能还没有化装的工夫长。现在回头一想,都是很有趣的事情了。

《大·探·二》的皇娘前后由两位女同志扮演,已忘其名姓。徐彦昭一角,《大》、《探》由朱义顺同志(当时在城内已是很知名的票友)扮演,《二》则由孙铮兄(字正刚,80年代初病逝于天津,他与张伯驹、周汝昌二位先生是经常唱和的词友)扮演。周绍昌同志演完赵高不洗脸,又赶演了《大保国》的李良。全剧均由亡友张金印君操琴,《探皇陵》一场一个二黄导板的过门博得全场彩声。可惜天不假年,金印兄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不久便因脑溢血病逝于天津。在我一生中,亲自接触过的熟人而能称得上“戏迷冠军”的,大约只有张金印一人。

由于这次是义演,原燕大中文系的师生几乎全部出台。如系主任高名凯教授原籍福建,一口福建音,在《大保国》中扮演传旨的太监,他用福州官话念京白:“国太有旨,宣徐杨二家上殿哪!”观众都忍俊不禁。同是福州祖籍的林庚教授,却被派扮演《二进宫》的杨四郎,他用男高音的洋嗓子唱了一句“铜锤一举双环响”,几乎每个字都带颤音。徐小姐则由王文襄同志(她现在大连师院任教;当时还未结婚,如今大约已做祖母了)扮演,只有她那一句“你是何人击宫墙”唱得够味儿。

在观众席中,有张伯驹、华粹深、周铨庵等先生,先父玉如公也来看戏。今天除铨庵外,先父及张、华二位先生都已作古,高名凯先生也早于1965年逝世。追述及此,不禁潸然。

1952年院系调整后,我和林焘贤伉俪都留在北大任教。当时京剧社归工会领导,而孙正刚兄实主其政。他戏瘾极大,只要一有机会,就组织京剧社演出,并且千方百计邀我与他同台。大约在1953年,我又演过两场戏。先是与正刚合演《捉放公堂》,我扮陈宫,他扮曹操。“行路”以后由另一组生净接演。接着又演过一次《上天台》,我扮刘秀,正刚扮姚期。后来正刚特烦林焘、杜荣贤伉俪合演《奇双会》,原定前场由我和正刚合演《鱼肠剑·刺王僚》,因我大病初愈,只好临时换人。未几正刚离开北大回天津任教,京剧社改由其他同志负责,我也就从此“谢绝歌坛”,不再丢人现眼了。

我演《捉放公堂》那一次,仍由张金印兄操琴,先父当时也在座。先父未终场即进城,金印则在寒舍寄宿一宵。而演《上天台》时,金印有事不能伴奏,乃改请北大蔡亦平先生操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次演《上天台》扮戏时,欧阳中石同志到后台来访,并亲自为我把场。我之与中石相识自此始。现在中石不但早成名票,而且更是知名度很高的书法家,如果回想起我的那次演出,或者会哑然失笑的吧。

在我第一次彩唱《大·探·二》以前,曾在舍亲张芷江君经营的华声广播电台清唱过一次《李陵碑》,是特请名琴师朱嘉夔先生来为我伴奏的。到1961年,韩慎先先生(夏山楼主)应邀到中国唱片社录制唱片,我为慎老配演了《李陵碑》的六郎和《鱼肠剑》的姬光,另外还陪慎老唱了半句《桑园寄子》的娃娃调。当时慎老邀杭子和先生司鼓,郭仲霖先生操琴。其他文武场面和配角,都由业余爱好者分担。这三出戏的录音至今还完好无缺。我平生服膺余叔岩,而作为观众,却只看过他一出《盗宗卷》。可是在我一生中,竟由余叔岩的琴师和鼓师朱、杭两位名家为我伴奏过。这对我来说,确也算得上是荣幸了。故一并附志于此,聊用自慰。

1988年9月写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