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莎斋笔记
15040100000159

第159章 159 关于余叔岩两事的商榷

《戏剧论丛》1981年第二期载《响鼓用重棰》(《李少春传》中的一节)一文,涉及李少春的老师余叔岩。文中说:“余叔岩是余三胜的孙子,幼年唱戏就有‘小余三胜’之称。”按,余叔岩十余岁时以“小小余三胜”艺名红于天津,而不是“有‘小余三胜’之称”。一般艺名加“小”字,大都是子女继承父母衣钵,如盖叫天之子艺名“小盖叫天”,王玉蓉之女艺名“小王玉蓉”,皆是如此。叔岩既是余三胜之孙,承袭乃祖艺名,自应称“小小”而不应只冠一“小”字。这等于把余叔岩的行辈升高了一代。

文中还说及余叔岩“每逢有谭先生(指谭鑫培)的戏,就站在‘舞台的下场门’开始‘偷艺’。”这也值得商榷。关于余叔岩“偷”艺的事,京剧界的前辈大师大都知道。既说是“偷”,自然不能让演戏的人发现。如站在台上的下场门,那是公开地看戏,岂能说“偷”?原来,旧时的戏园前台是有柱子的,买戏票的如果买到被柱子遮挡视线的座位,就叫做“吃柱子”。余叔岩的“偷”艺,是在前台偷看而不是“站在”台上“偷”看。为了不让台上的演戏人发现,余叔岩经常把身形隐蔽在柱子后面。据说后来马连良先生“偷”余叔岩的“艺”,也采用过这种方式。由于这篇文章把余叔岩“偷艺”时站的位置搞错,连带着一系列叙述描写也都出了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

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