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翁偶虹先生的《谈“合作戏”》(载《戏剧论丛》1984年第一辑),引起我的回忆。谨成此文,以为翁老大作的补充。
翁老说“合作戏”的出现始于1943年。但据我的印象,合作戏中的“丑角大会”和“花脸大会”皆始于1938年。这年夏末,是先伯祖母七十诞辰,我特从天津赶来祝寿,曾在京新新戏院(今首都影院)连看了几场戏,其中就包括“丑角大会”和“花脸大会”。“丑角大会”不止一场,我看到的一次以马富禄、李盛芳《头本绒花计》列中轴,压轴是萧长华的《荡湖船》,大轴为叶盛章的《跑驴子》。“花脸大会”则迟于这次“丑角大会”仅一二日。翁老在年代上有误记。
在合作戏中,金少山参加的次数确较他人为多。1938年我在新新戏院还看过一次金少山(焦赞)、董俊峰(孟良)合演的《穆柯寨·烧山》。荀令香演穆桂英,这是一场小型合作戏。1939年天津水灾,我侍先祖母来京小住。当时女演员秦玉梅正大出风头,以“合作戏”形式遍邀名角为她配戏。《八五花洞》即是其中的一场。除金少山演包拯外,还有奚啸伯的张天师,王金璐的大法官。同年夏历七夕,言菊朋、金少山前场合演《碰碑》,大轴为秦玉梅的《天河配》,由言菊朋扮张有才,金少山扮金牛神。记得言老在对嘎氏的念白中把“谁要是找谁呀,谁就是王八蛋”的“八”字读上口音,极俏皮风趣,引起全场活跃。1941年暑假,有一场古调独弹的合作戏,即王凤卿(关羽)、张荣奎(黄忠)、金少山(魏延)合演的《战长沙》。这几场戏都在1943年以前。此外,金少山还同马连良合作过《渭水河》,金扮姜子牙,马扮周文王;又同马德成(李广)、茹富蕙(马兰)合作过《庆阳图》(金扮李刚),则在1943年以后了。
当时合作戏场次甚多,好戏不胜枚举,有些则属于“义务戏”性质,此文均不拟细表。记得1942年或1943年在北京长安戏院有一场合作戏,为舍弟同宾所亲见,剧目为《前部大名府》接演《秦淮河》。主要演员是:马德成的卢俊义,李万春的燕青,叶盛章的时迁,杨盛春的石秀,小翠花的鸨母,吴素秋的李香兰,侯喜瑞的张顺,叶盛兰的安道全。后来又演过一次,张顺改由李万春扮。这场戏我未赶上,但马德成、叶盛章两人的《大名府》我都见过,还不算太遗憾。过了不久,小翠花、叶盛兰到天津演出,我看到他俩合作的《秦淮河》,才算“补”了一“课”。
以上所谈,均为翁老文中所未及,故记之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