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莎斋笔记
15040100000225

第225章 225 从“前四史”到“廿五史”

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康熙帝的三皇子说他读过“二十五史”,康熙帝本人也提到“二十四史”。这是编导者和演员们缺乏普通常识所致。清代康熙年间的人是绝对不会有这两部书的概念的。

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统称“前四史”。其特点是:这四部史书基本上属于私家著述,学术价值较高。

到了唐代,在“前四史”外加上《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以上南朝)、《魏书》、《北齐书》、《周书》(以上北朝)和《隋书》共九部史书,称为“十三史”。到了宋代,又把《南史》、《北史》、《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列入,乃成为“十七史”。这个名称比较常见。南宋末年,文天祥曾说过“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说起”的话,指的就是这十七部史书。清代学者王鸣盛著《十七史商榷》,“十七史”内容同上。

元代修成《宋史》、《辽史》和《金史》,连前合称“二十史”。但近人陈垣著《二十史朔闰表》,所谓“二十史”,指的是西汉、东汉、三国、晋、宋、齐、梁、陈、北魏(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二十个封建时代的历史阶段,与上述二十种史书概念不同。

明代初年修成《元史》,加上元代的三种史书与前面的“十七史”合为“二十一史”。这个名称也比较普通,从明朝人直到清初人总是这样说的。

到了清代康熙十八年,由王鸿绪、陈廷敬、张玉书等大臣受诏修《明史》。由于史料歧出,观点不同,迟迟未能成书。直至雍正元年,由张廷玉任总裁,就王鸿绪的稿本增损排比,迄乾隆四年始告完成。这才有“二十二史”之称。所以在康熙年间,只能有“二十一史”。连“二十二史”、“二十四史”的提法都是超前的。

清代乾隆年间,又从明代的《永乐大典》中把《旧唐书》、《旧五代史》两书纂辑出来,并与“二十二史”一同付梓,于是“二十四史”之名始正式确立。清人赵翼著《廿二史记》,便是不包括《旧唐书》、《旧五代史》在内的二十二部史书。而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则无《明史》而有《续汉书》(此书已失传,仅存“志”八篇,晋司马彪著。这八篇“志”保存在范晔的《后汉书》里)。

辛亥革命后,“二十四史”已成为古代史书的总汇。抗日战争前,开明书店印过一种精装缩本“二十五史”,在“二十四史”之外加上了近人柯劭著的《新元史》。1978年,中华书局全部出齐了排印本“二十四史”和民国初年编成的“清史稿”而未印《新元史》,一般人也统称“二十五史”。因此我们知道,“二十五史”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形成的,在此之前,只有“二十四史”而已。

199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