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莎斋笔记
15040100000250

第250章 250 适可而止

80年代初,上海辞书出版社出了一本《唐诗鉴赏辞典》,一炮而“红”,销路大畅。随即出现连锁反应,各地出版社争相出版各式各样的“鉴赏辞典”,花样也格外翻新。没有几年时间,“鉴赏辞典”便已泛滥成灾。不仅销路大减,而且内容质量和出版信誉亦呈滑坡趋势。辗转抄袭者有之,粗制滥造者有之,甚至把一些作品理解得驴唇不对马嘴者亦不鲜见。而校勘之欠精,往往一页中出现近一二十个错误,尤为读者所诟病。此无他,我们出版业“一窝蜂”的老毛病有以导致之耳。直到今天,有的出版社还积压着这类书稿未能付印;有的虽已付印,却至今还欠着作者的样书和稿费。原来在书店中受人青睐的此类图书,现在已成为售书者的负担和累赘。由于部头大、装潢好,书价因之亦高;读者自然不想破费。出版社当初原想借此赚钱,不想至今反成了赔钱货。又因内容质量不够理想,读者买回去也不免失望。买卖双方均感到得不偿失。

近十年来,继“辞典”热之后,“丛书”之风又大为红火。现在如果一个作家想出一本书,最好附丽于一套丛书之中,否则很难觅到出路。近时从图书广告上反映出来,“丛书”愈出愈多,部头愈来愈大,品种虽五花八门,内容却似曾相识。有的书店还不肯拆开一套丛书单本零售,只能使买书人望洋兴叹。我作为一个读书人和书店的顾客,衷心企盼当前这种贪大求全的“丛书”热能适可而止。

进入90年代,杂文一度“行情”走俏。近几年则散文随笔触目皆是,令人应接不暇。从这一两年的“行情”看,“书话”又成为热门。“书话”者,读书人读了他所喜爱的书之后写出的文章也。或记书之难得,或记藏书经过,或抒发自己的读后感,或评议一书之优劣得失。从我个人读“书话”的经验体会看,其效益有三:一是有些书已难觅到,通过读他人“书话”可弥补不足;二是有些书很值得自己一读,通过“书话”的介绍便可找来一饱眼福;三是此书自己曾经寓目,再读“书话”,或从不同角度对此书有进一步了解,或由于所见各异给自己以意外启发。但此三者皆有一前提,即读“书话”是为了读“话”中的“书”,“书话”仅起到桥梁之作用。故读“书话”是手段而已,并非读书的最终目的。今也“书话”既层出不穷,甚且要形成排山倒海、纷至沓来之势,则读者将只能读他人之“话”而无精力时间去读应读之“书”,似亦有本末倒置之虞。故我于“书话”方兴未艾之际,谨致诚恳的呼吁:“书话”的出版最好也能“适可而止”。

199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