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15043500000008

第8章 钱塘潮:奔雷般的海潮

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全世界也只有巴西亚马逊河的涌潮可与之相媲美。钱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的波澜壮阔,晚上也有晚上的诗情画意;看潮是一种乐趣,听潮是一种遐想。

钱塘江怒潮的传说由来已久。

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灭了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忍辱准备复国。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了勾践的计划,便多次劝说吴王夫差杀掉勾践,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因此,吴王并没有采纳他的谏言,反而赐剑让伍子胥自刎,还命人将其尸首,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

果然,伍子胥死后9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灭掉了吴国。伍子胥对国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想到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据说他将满腔的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节。观赏钱塘秋潮的最佳位置是在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素有“海宁宝塔一线潮”的美誉。

钱塘江的大潮具有“浊浪排空,排山倒海”之势。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曾写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刘禹锡的在《浪淘沙》里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表现了它特殊的壮美。

此外,海宁观潮还有日夜之分。白天观潮,视野广阔,怒潮全景一览无余,十分有趣。而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时观赏夜潮,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钱塘秋潮之所以如此之盛,主要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

钱塘江外的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杭州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地区,江面突然缩小至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已经只有3公里宽了。潮水涌进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吸进了大量海水,但越往里江面越窄且迅速变浅,不断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地上升,只得后浪推前浪,于是就出现了一浪更比一浪高、巨浪滔天的盛况。

另外,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部,在夏秋之交,沿海一带东南风盛行,风向正好与杭州湾潮波涌进的方向一致,风助潮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增添了一份力量。潮水的波动在深水中快、浅水中慢,杭州湾由深变浅的特点极为突出,这种特殊条件,使得后浪很快赶上前浪,层层巨浪叠加,汹涌的潮头便形成了。此外,潮涌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也有关。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连成一线,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一起吸引着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别大,而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引力最大的时候,此时出现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烈。

近十年来,钱塘潮秋潮已经呈现出渐渐衰弱的趋势,1985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有关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澉浦以西围垦海涂,使河道变窄、河床抬高,造成杭州湾进潮量减少引起的。再加上1985年的梅雨时节,钱塘江流量比历年平均数减少了1/3,对泥沙的冲刷力度大大减弱。于是大量被海潮带上来的泥沙淤积在江面上,使这一带淤积增厚,迫使江道主线南移。这样,当海潮涌进钱塘江时,只能折向南面逆流而上。由于流路加长,潮水的能量消耗过大,当海潮到达盐官镇时,已经是“精疲力竭”,成了“强弩之末”了。

据有关人士推测,在整个杭州湾喇叭口形状未变的情况下,钱塘江潮是不会消失的。但由于江道的逐年变窄,钱塘潮的交汇点将逐步东移。

老盐仓的“返头潮”

在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我们可以观赏到钱塘江大潮的“返头潮”。老盐仓这里有一道高9米、长650米的“丁字坝”直插江心,就像一只力挽狂澜的巨臂。潮水到这的时候,气势已经稍减,但冲到丁字坝头,仍如万头雄狮惊吼跃起,激起千重巨浪。随即潮头转,返窜向塘岸,直向塘顶观潮的人们扑来。这返头潮的突然袭击,常使观潮者措手不及,惊逃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