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15046900000032

第32章 流传世代的春节食俗

在春节各种约定俗成的文化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食”文化。过春节所食用的各种美味食品中都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含义。

传说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因此,春节的饮食多取吉利的用语。如春节必吃炒青菜,寓意“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等等。春节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等美食为主,还伴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吃年糕

年糕是中国人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主要用蒸熟的米粉经舂、捣等工艺再加工而成。中国制作年糕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代而不衰,各地年糕的原料和做法各具特色,风味各异。在塞北,农家习惯将黍子磨成粉,蒸出金灿灿的黄米年糕。在江南,人们喜欢把糯米加水磨成米浆,蒸成条形或砖块的水磨年糕。

关于年糕的来历,民间还有一段佳话。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终日沉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所以,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于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嘱咐亲人:“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四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争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砖充饥。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砖头的年糕。之后,春节做年糕,吃年糕逐渐成为一种民俗,风行全国各地。

春节吃饺子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有“好吃不过饺子”之说。据考证,饺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罗角儿”;明末称为“粉角”;清朝称为“扁食”。清代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意味着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

饺子的传说

关于春节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造人有关。女

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