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同步育儿百科
15049500000017

第17章 疾病处理

01 宝宝咳嗽

当呼吸道受到某种刺激,如有害的烟雾和气体、痰液、异物等,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引起咳嗽中枢兴奋,便导致了咳嗽。咳嗽本身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反应。咳嗽可以避免上述有害物质深入呼吸道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轻度咳嗽时无需服用止咳药。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1.宝宝表现出大声呼吸且呼吸很费力,脸色有憋气样的紫红,并不断干咳,要检查他的气管有没有异物卡住,在紧急处理后,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2.咳嗽伴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在发热的24小时内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3.尽管感冒已经好转,但宝宝仍然咳嗽,此时要带宝宝去医院再检查一次,以确认没有其他感染。一般情况,若宝宝持续咳嗽六周,说明隐藏着更严重的原因,如哮喘、支气管炎等,爸爸妈妈要在医生帮助下找出病因,对症用药。

02 蚊虫叮咬

被蚊虫叮咬的部位红肿并且有瘙痒感,出水疱。宝宝的皮肤很薄并且抵抗力要比成人弱很多,被蚊虫叮咬后可能会出现发炎现象。一旦感染了细菌,就很容易化脓并形成传染性脓痂疹。宝宝如果被蜂叮咬,严重的会造成意识障碍的急性过敏症,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加注意。

03 宝宝支气管炎

宝宝患支气管炎有什么症状

宝宝开始可能表现出感冒的症状,如嗓子疼、疲倦、流鼻涕、发冷、疼痛、低烧(37.8℃~38.3℃)等,然后会发展为咳嗽,起初只是干咳无痰,之后会加重,咳出发绿或发黄的痰。宝宝咳嗽的时候,还可能会作呕或呕吐出来。

妈妈还可以感觉出宝宝胸痛、气短、气喘。如果支气管炎严重,宝宝可能会持续发热,而且大约要咳上几周后,才会完全康复。

支气管炎何种程度要去看医生

由于支气管炎几乎都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所以宝宝患了支气管炎,医生也确实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妈妈为了更安心,并且想确诊一下宝宝的病情,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在最初的几天过后宝宝的咳嗽更加严重了,或者连续好几天发热,或者高烧到39.4℃,一定要告诉医生。如果宝宝除了咳嗽外还伴有气喘,或者有咳血,也要去医院就诊。当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困难,你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宝宝去看急诊。

04 过敏

过敏的原因

一般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的原因,称之为“过敏体质”。造成宝宝“过敏体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宝宝皮肤比较娇嫩,由于风吹或被日光暴晒引起的,因此妈妈要避免以上因素。另外,如果宝宝吃母乳,妈妈饮食不注意,吃了鱼虾也会通过母乳引起宝宝过敏。因此妈妈要避免吃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蘑菇、草莓等。

如何喂养过敏体质宝宝

所谓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质进入了体内(通常是蛋白质),被体内的免疫系统当成入侵的病原,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对人体造成了不良影响。

宝宝的过敏体质暂时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安排,长时间观察、记录宝宝的饮食情况,如有过敏情况出现,要完全避免接触过敏性食物。但是配方奶是个例外,虽然有些宝宝对配方奶过敏,造成湿疹,但仍然要给宝宝喂配方奶。因为配方奶是宝宝最佳的营养食品,只要了解湿疹常识,保持皮肤凉爽,湿疹就会自行消退。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少量少种类的添加。第一次给宝宝添加的辅食要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通常为谷类,其次是蔬菜和水果。一般6个月以后再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如鸡蛋、鱼、花生、麦类等食物,不要过早也不要太迟。宝宝的饮食要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在宝宝的过敏现象好转以后,妈妈也要长期观察宝宝的愈后情况:如对配方奶、鸡蛋过敏的情况,在宝宝十四个月后会慢慢消失;而对花生和海鲜类食物过敏的情况往往会伴随一生。

05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皮损以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急、慢性期重迭交替,伴剧烈瘙痒,病因常常难以确定。从出生到1岁左右的宝宝患有的湿疹被称为婴儿湿疹。

这种疾病的原因现在还不是十分清楚,特别是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汗疹等疾病。在宝宝小的时候很难区分确诊,因此统称为婴儿湿疹。

如果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大约3~4周就可以痊愈。每日洗澡时用宝宝专用肥皂,特别要注意清洗额头、发根,这些部位皮脂腺比较发达,皮脂分泌较多;还要注意清洗容易沾到配方奶、口水的口部周围和脸颊。可以将肥皂泡沫涂在脸颊、额头,用手轻轻擦,然后用水反复冲洗,还可以用温水将纱布浸湿涂上肥皂擦拭、冲洗。

爸爸妈妈还要注意将宝宝的指甲剪短以防止瘙痒的时候宝宝自己抓破皮肤,或者给宝宝戴上手套。如果这种情况仍然持续,引起宝宝哭闹、情绪不振,应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

06 汗疹

是指两岁以下的宝宝在手脚上出现小水疱,可能与婴儿精神紧张、真菌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此病夏季较为多见。皮损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侧。在头部、额头、腋下、后背、垫尿布的下腹部这些比较容易积存汗液的部位会出现细小的粒状疹子。发的疹子最初呈白色,没有瘙痒感,渐渐地开始有炎症并且变红,有刺痛感和瘙痒感。如果抓挠患部再加上出汗,瘙痒感就会更强烈。如果抓破的疹子再感染上黄色葡萄球菌,汗疹会进一步恶化化脓并伴有疼痛感。

出汗很容易引起瘙痒,因此在宝宝玩耍之后或者午睡醒来后爸爸妈妈应即时擦干他身上的汗液。宝宝微微出汗的时候,要勤给宝宝换衣服或者洗澡,对于比较容易积存汗液的指关节、膝关节,可以轻轻擦拭。衣服要选择容易吸汗透气的薄布料。近年来由于室内温度过高而引起汗疹情况增加,因此爸爸妈妈还应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