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129

第129章 知觉能力

宝宝认知能力培养

随着心理的发展,宝宝的认知进一步有所发展,具有概括性和随意性,他们可以利用词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出,如用“小狗”一词把“小狗”从其他玩具中找出来,用“眼睛”“耳朵”等词把小狗的眼、耳等认出来。

随着宝宝动作和活动的发展,特别是随意行走的发展,各种复杂知觉也就初步发展起来了,这时期的宝宝已出现了最初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如果两个东西分别放在不同的距离,他能知道哪个近哪个远。如果把宝宝常用的一些东西和玩具改变了存放的地方,开始他仍会到原来的地方去寻找,这说明他对一些物体的空间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时在大人言语的指导下,宝宝能感知事物,使感知表现出随意性的萌芽,这也就是观察力的形成。因为,这时父母要引导宝宝进行初步的观察力开发。

音乐可以提高宝宝智能

宝宝能力特点

天生的小音乐家。如果抱着宝宝唱歌,他能感受到你身体有节奏的摇晃,聆听歌声的旋律。如果反复地唱同样的歌,还有助于宝宝听力和说话能力的发展。很快,宝宝就会卖力地牙牙学语,自言自语。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父母可以把每天必须和宝宝一起做的琐事,唱给宝宝听,或者用宝宝最熟悉的旋律唱出他的名字;还可以把家里的锅和木勺,让宝宝自己敲打出节奏来,自己“作曲”。

让音乐成为开发宝宝智能的好帮手,成为宝宝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宝宝视力弱,你可以握着他的小手随着音乐一起舞动,一边唱歌,同时一边让他摸这摸那,认识自己的小脚趾、小胳膊,等等。

如果宝宝开口说话比较迟,那么爸爸妈妈经常和宝宝一起唱他熟悉的儿歌,就是学习新词的好方法。对于宝宝来说,唱一首押韵和重复的儿歌,比说话更容易接受。

如果宝宝听声音的分辨能力弱,父母说得很清楚的单词,他也不能完全听懂,那么爸爸妈妈要经常自编自唱,并鼓励宝宝跟自己一起打节拍,宝宝对感受音乐特别敏感。儿歌和绕口令的爱好者。宝宝喜欢唱歌,喜欢节奏,喜欢念朗朗上口的儿歌,有时候他们走路做事都爱合着自己发明的节奏。

总之,如果宝宝有某些生理上的缺陷,音乐可以帮助宝宝弥补这样缺陷。

因此,让宝宝了解音乐,享受音乐。这不仅有助于宝宝的语言学习,也可以产生一种令他终生受益的思维链接,让宝宝的思维在音乐中得以良好的开发。

知觉能力游戏

独自下楼梯

这时大多数宝宝已经能独自爬楼梯了,但可能还不敢自己下楼梯。因为下楼梯时需要更高的身体平衡能力和重力转移方法。

每次带着宝宝出去时,要让宝宝自己学着下楼梯。开始可让他双手或单手扶着栏杆,先站稳一只脚,再迈出另一只脚,双脚站稳后,再开始下另一级台阶,大人要在旁边保护着。

父母也可以先下两三个台阶,转身拉住宝宝的双手,让宝宝倚着妈妈的臂力慢慢下到台阶上。等宝宝感知到每个台阶的大体高度,能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后,就可以让他独自下楼梯了。

认识早和晚

妈妈要准备,起床、洗漱、晨练的图片,晚上看电视、睡觉的图片,字卡“早晨”“晚上”。

然后,妈妈出示起床、洗漱、晨练的图片,请宝宝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时候?”接下来,妈妈向宝宝展示全家人看电视、哄宝宝睡觉的图片,请宝宝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时候?”最后,妈妈手拿图片,并向宝宝发出指令:“天亮了,小宝宝要起床了,是什么时候?”请宝宝回答:“早晨。”

妈妈继续发出指令:“月亮出来了,妈妈要哄宝宝睡觉了,是什么时候?”请宝宝回答:“晚上。”此外,父母可在相应的时间段里,利用文字或照片,帮助宝宝记录家人的所作所为。通过这项活动,使宝宝逐渐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