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136

第136章 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发展特点

随着宝宝语言的进步,在2~3岁时,宝宝的数学能力发展也相对较快,2岁半左右手部的动作更加灵敏,逐渐通过用手摆弄、学习画写而分清数字,并可以通过游戏来认识数字。

在背诵儿歌的同时,宝宝们学会背诵1~10、1~20或1~30,个别能背诵到50。这种背诵式练习唯一的好处就是学会9 1的进位,背诵到9就能进到10,背诵到19就进到20,然后是29进到30、39进到40,以此类推,这种练习对以后的进位学习很有好处。

宝宝在摆积木时喜欢数一下摆出的高楼有几层,穿了几颗珠子,用几个玩具来排队等,学会一面摆东西,一面数数。等宝宝学会认识数字后,会用手拨数字来打电话,这些都是手部技巧提高之后点数能力的进步。

宝宝在1岁半后认识数字1和8,逐渐学会一面写一面认,2岁左右会画曲线和圆圈,就能写出1、2、3、5、8等,30个月后会画直角,就能写4和7,3岁左右能分清6和9,然后也会慢慢学写。

数学能力游戏

比长短

准备长短不同的细竹棍10段,2~15厘米长度不等。父母先拿出一长一短两根竹棍问宝宝:“哪个长,哪个短?”如果宝宝不明白就告诉他答案,直至宝宝弄明白长与短的意思。

父母先示范,将竹棍从长到短摆放在桌子上,并从最短的棍开始,依次边指边告诉宝宝:“这个比这个长,这个比这个短……”然后打乱棍的排序,让宝宝模仿着从长到短摆放,父母可在旁边指导,还可以从短到长摆放,根据宝宝的习惯可自由选择。

父母还可以任意拿出两根或几根长短差异较大的竹棍,一头对齐,摆放在桌面上,让宝宝抽出最长的一根,如果抽的正确要立刻给予宝宝奖品。这样反复练习,直到宝宝彻底理解长与短的概念。

宝宝逛超市

妈妈把家里的玩具、娃娃、宝宝的小衣服等小东西摆放好,剪一些边长5~6厘米的四方纸片作标签,上面用数字标出价格,1~20不等,将这些大“标签”放在准备好的物品上面。再用彩色硬纸片制作一些“人民币”,或者直接拿宝宝的数字卡片做人民币。

妈妈扮售货员,宝宝扮顾客。如宝宝看上了一样物品(如价值5元),就让他在“人民币”里面找出5元来给妈妈,买走物品。

多次训练后,宝宝熟悉了数字,还可以加大游戏难度,如宝宝选中了一件2元的物品,给妈妈一个5元的“人民币”,妈妈就给宝宝找回3元。

当宝宝出错了,万不可粗暴的打击和不合时宜的干涉,要给宝宝以鼓励,耐心的指导。还可以让宝宝做售货员,妈妈做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