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103

第103章 源远流长的养生思想

中国几千年的养生保健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同各种疾病顽强斗争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在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两千多年前开始,历代有众多医家、儒家、道家、佛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论述,逐步形成了我国完整而系统的养生文化。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是指保养、调养、补养;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非常擅长养生之道,据说他活了120多岁,达到了人类自然寿命的高峰。据说,黄帝打败了炎帝、蚩尤,统一华夏之后,就开始云游四方寻访高人名士。那一年,他到了崆峒山,那里住着一位已经得道的“仙人”广成子。黄帝向广成子请教养生之道,广成子告诉他:“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黄帝听后大受启发。

中医养生文化在经过先秦的萌芽期、秦汉至隋唐的兴盛期、宋金元的再发展期、明清的完善期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养生思想。

防病重于治病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这意在告诉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以延长生命却是可以办到的。古人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我们,必须从小就注意养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生。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中医养生文化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养生的三个原则:“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即人与自然和谐,人的心态和谐,人的身体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保护环境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从养生的角度出发,还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建立和维护好人体的健康机制,保持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动静相结合的思想

《周易》中说“动静有常”。运动是自然规律,也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运动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人体的运动发生了障碍那就是患病。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借助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当然,有运动也必然有静止。明代的蔡清说:“天地之所以长久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也都是主静的,道家的气功、禅宗的坐禅也影响了中国的养生文化,发展出了养生、修身理论。

养生之术也要量身定制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辩证对待问题,这也影响了中医养生。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人与人是不同的,在身体上的阴阳盛衰等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养生保健需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方法。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文化的灵活性。

延伸阅读

有趣的养生对联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既工于诗文又精通养生之道,他们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撰写了一些养生对联,既给人们以艺术享受,也是养生益寿的良方。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所写的一副对联。此联以六个名词罗列而成,平白如话,但揭示了饮食清淡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养身之道。

“容人却侮,谨身却病,少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静坐补劳,独宿补虚,节用补贫,为善补过,息忿补气,寡言补烦”,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一幅对联。上联说应“却”之事,下联说可“补”之物,从修心、饮食、起居、卫生等多方面阐明了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