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104

第104章 养神以延年的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是中医养生方法中的一种,它是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调节人的情绪状态,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精神养生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精神养生,在中医文献中,又称“摄神”、“养神”、“调神”,是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等活动,来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统一、却病延年的一种养生方法。在通过精神养生而延年益寿方面,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堪称楷模。

青年时代的白居易因家境贫困而处于长期流浪的状态中,步入仕途后却又因得罪权贵而几次遭贬,生活可谓坎坷不堪。但是,白居易却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淡泊名利与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在名利面前,白居易认为“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在仕途坎坷面前,白居易也通过亲近自然而怡情养性。在衰老面前,白居易认为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例外,只能面对现实,设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静心修养,以获取精神上的补偿。如他曾写过一首名为《眼暗》的诗来说明自己面对视力下降时的行为举止与心态:“……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药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白居易的精神养生给世人许多启迪。人的精神状态与身心健康关系极大,知足则乐,不知足则不能全生,招致疾患灾祸。中医精神养生通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

恬淡清静以养神

恬淡清静以养神是指人的精神情志应保持恬淡宁静的状态。《庄子刻意》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说法都说明保持静养,心神清静,不仅可使精气内藏,意志平和,还能固护正气,抗邪于外。

情志中和

情志中和,是指人的情志活动,如喜、怒、哀、乐都应保持安和适中,情感的发泄也要有节、有度,不宜太过。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与内脏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太过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如春秋时代楚国的伍子胥,因无法潜出昭关去借兵报仇,心急如焚,忧愁过度,一夜之间,须发皓然。《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因所欲不遂,长期悲哀郁闷在心,以致过早夭折。所以,情不可不动,亦勿令过,情志活动贵在调和适中。百事临头,难急交加,都要自制忍性,沉着镇静,既不为一得而过喜,也不为一失而过忧,这样才能促进人体的健康长寿。

养性移情

养性,就是加强性格修养,自觉地培养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中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来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陶冶自己的性情。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和提倡培养健康高雅的兴趣爱好。如《寿亲养老新书》中便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宋代欧阳修曾以“学书为乐”,元代黄公望也“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下棋、雕刻、集邮、种花、旅游、钓鱼等,都有助于消除烦恼,舒畅情志。

移情,是指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志变化,要善于调节情志,勇于自我排解,可以通过适当地发泄或积极地转移情绪,使情志活动不至太过,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随季节变换而调神

中医学认为,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神志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春“在志为怒”,夏“在志为喜”,秋“在志为忧”,冬“在志为恐”。因此,摄养精神也要根据四时变化的特点,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到了秋天,万物平定,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肃杀之气降临,景物萧条。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也应该有所收敛,以保持安定平静。

延伸阅读

晏子因精神养生而长寿

生活于春秋后期的

子,他的身材非常矮小,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当时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也不影响他活到七八十岁的高寿。这首先是因为他不自卑,面对自己的身体缺陷,他处之泰然。其次,子心胸豁达,他从不与人斤斤计较。而且,

子生性乐观,对生死淡然视之。他说人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从来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这样反倒因身心健康而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