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求于人,就应该以礼相求,所以,语气应柔和、诚恳,即使是亲友、熟人也不能口气太硬。如你的孩子患病住院了,你手头又缺钱,只能向别人借,这时你可以说:“不知您手头宽绰不宽绰?下月开支我就还您。”用这种商量的口气,只要人家手里有钱,是不会不帮忙的。但有些人则不注意这一点,向人借钱时说:“谁不知你存了几万元,借我一千元还不是牛身上拔根毛?”诸如此类的话,在平日里与熟人打趣说说还不要紧,但在真正开口借东西时,就不可这样说。所以借东西时说话一定要用商量的语气,使对方感到你有求于他而且尊重他,他才肯帮你。
在拥挤的火车上,一位疲惫不堪的妇女,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站了很久,也没人让座。孩子指着坐在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对妈妈说:“妈妈,我累了,你跟这位叔叔说说,让我坐一会儿吧。”妈妈轻声地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叔叔不是不给你让座,因为他也很辛苦,也很累,等叔叔休息好了会给你让座的。”一番话说得小伙子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说:“小朋友,你来坐吧,叔叔不累。”
小伙子对带小孩的妇女视而不见,这本身就是该受到大家批评的自私行为,年轻的妇女抓住了这一点,不但不同意孩子向小伙子提出请求,反而设身处地为小伙子着想,还给他强加了一个善良的动机,使他有台阶可下。这样一来,小伙子没法不产生羞愧心理,再加上车厢内其他顾客给他带来的舆论压力,迫使他不得不主动站起来为孩子让座。
有个大学讲师想请某文化名人为自己的一本即将出版的书题写书名。得知来访者的意思后,这位一贯以幽默著名的名人笑着说:“是题字啊,可以,不过,现在讲究经济效益,请我题字,是不是该付点钱啊?便宜一点儿吧,300块一个字,怎么样?”这虽然是开玩笑,但年轻的讲师也听出了这位名人似乎对常有人打他手迹的主意稍有抱怨之意。于是,他说:“X先生,您这话可是只说对了一半哟。要得到您的墨宝,理当付钱。可是,您的字何止值300块钱一个呢?比如说,我想要一件值300块钱的衣服,这家商店买不着,还可以到别的商店去买呀,可您的墨宝只能出自您自己的手,天底下别无他处可寻呐!在我看来,您的每个字都是无价之宝啊,我付多少报酬也不够啊。”几句话说得这位早已听惯了恭维之辞的名人,竟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遂欣然命笔。
恳请帮助讲究攻心策略,如果我们在求人帮忙时更多地强调自己对对方的敬重和仰慕,或者是充分展示自己对某一项事业纯粹的兴趣与热爱,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对方产生认同感,有助于拉进彼此的心理距离。以这种方式提出请求,往往令对方乐于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