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
1950年,美国的3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一项调查。
这是些2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一个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具体来说,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1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3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
心理规律
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这个实验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近效应”,即邻近的人之间更容易建立密切的关系,或者彼此间容易有更大的影响。
生活启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而且,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所谓的“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比如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1/3的夫妇婚前住在5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就证实了这一点。
理解邻近效应的原因似乎并不太难。
第一,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这就为“邻近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一般要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更小。这首先因为了解对方会比较容易,只花较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信息,更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至少可以少走几步路。
空间距离的相近的确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即使是亲戚关系,如果相距遥远,很少来往,感情也会逐渐疏远。而邻居由于经常见面、打交道,彼此了解的机会较多,也就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关心、帮助,并且对对方行为、思想的可预知性也增大,从而每次见到对方时都会感到亲切、安全、愉快,很自然地,友谊和爱情也就更容易得到发展。
也是由于邻近效应,跟其他人相比,我们更容易从邻近的人身上受到或好或坏的影响。生活中,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比如我们评价说某人有“教师气质”、“军人作风”,这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周围人际环境影响和塑造的结果。还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个你认识或熟悉的人突然之间言谈举止变化很大,可能是他刚换了一份新工作。
由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慎重选择我们周围的人际环境。我们都知道古时候“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居住的人际环境,连续搬家三次,体现了对邻近效应的了解。如果我们想要成功,最好多接触那些人品好、有上进心的人士,这样耳濡目染,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积极的做事态度,并学到更有效的做事方法。
心理智慧一点通
你接触的大多是什么人,你也很可能成为那样的人。要想成为某一种人,那就去接触这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