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15061600000009

第9章 手边有刀,就更容易杀人——武器效应实验——

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伯克威茨曾做过一个实验,测试手边是否有武器对暴力行为的影响。

他让实验助手故意激怒被试者。紧接着,实验安排一个机会,让被试者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被试实施电击。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实验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相符:被激怒的被试者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实施了更多更强烈的电击。也就是说,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

心理规律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社会暴力事件与环境中存在着刺激暴力事件的“武器”有关联。正如伯克威茨所说的:“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抠动扳机,扳机也带动手指。”武器恰恰为正在愤怒情绪中的人提供了线索和更多的行为暗示,对其破坏性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生活启示

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常会看到枪战的场面,人们话不投机,动辄举枪相向。那时候的牛仔随身携带一柄手枪,可以说攻击别人是很容易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手边有方便的武器就攻击别人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

比如,平素温文尔雅的大学教授会变成残忍的杀人凶犯,辛辛苦苦抚养长大的儿子会恩断义绝,挥力砍向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些暴力侵犯行为发生的原因与机制,不仅被司法界和社会学家所关注,也引起心理学家的思考。经过心理学的分析,发现这些看似不应该发生的事,常常与犯罪当事人手边有方便的武器竟有很大的关系。

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2001年7月,渐江金华市第四中学学生徐力因为没有考进“前十名”,遭到母亲的训斥,他感到“委屈和压抑”,就拿起一把木柄榔头将母亲活活砸死。

在这起惨案中,正是“黄色木柄的榔头”充当了增强侵犯行为的刺激。榔头恰恰在徐某愤怒的时候映入眼帘,增强了他的侵犯欲望。

再看两个类似的例子。

哈尔滨两青年因喝酒多少而争论起来,结果两个人互不相让,动起了手。年轻力壮的田某一时兴起,拿起手边的啤酒瓶子就打向王某,造成王某重伤。

还比如,北京某中学组织同学们去游泳。张某和曲某在游泳池里打水仗,打着打着就打急了,从水里打到岸上。曲某个子小,被打倒在地,情急之下,他随手捡起一块砖头向张某迎面打去,使得张某鼻梁骨被打折,一只眼睛被打伤。曲某因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任何物品都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造福也可能祸害,关键是掌握和操纵它的是一种怎样的人格,一颗怎样的心灵。正如恩格斯所说:“武器不能自己动作,而需勇敢的心和强健的手来使用它们。”

也正因心理学上的“武器效应”,一些国家对武器的使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由于平民被无辜枪杀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美国国内对于控制武器的呼声日益高涨,1993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禁止私人拥有、制造和买卖自动武器的法案。据报载,2003年3月1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包括步枪、手枪、机枪、掷弹筒在内的7000余件非法武器同时被销毁。

1996年7月,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并开始施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加强枪支管理的法律。该法对枪支的制造、配备、配置、配售、运输、保管等各个环节作了严格管制的规定,并对涉枪违法犯罪行为作了严厉惩处的规定。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多控制武器的法令以及销毁武器的行为。

作为个人,武器效应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如果你是一个性格容易冲动、容易动怒的人,那么你要注意尽量不要在自己的手边放置能够攻击别人的东西,比如刀子、锥子之类的。

而且,我们在冲动的时候,要做的是克制自己,尽量冷静下来。在我们冲动的时候,可以强迫自己在心里数十下,然后及时地提醒自己:一时冲动的可怕后果是什么,自己是否能承担这样的后果。

事实上,许多事情尽管当时看来非常可气,但是如果暂时忍下了,没有发作,那么时过境迁,你的气就会不知不觉消掉了。事后再看,你又会发现事情根本没有当时感觉的那么严重。实际上,许多人在找不到武器的时候,也就暂时打断了攻击别人的冲动,过一会,情绪冷却下来,就能比较冷静地看事情了。

心理智慧一点通

当我们被激怒的时候,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抓起手边“武器”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