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出纳业务巧学活用
15076800000003

第3章 出纳也算半个小会计——出纳应具备的会计基础

2.1 为什么说出纳也算半个小会计

出纳工作和会计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初次接触出纳的人来说,首先必须接受一点会计的基本理论,这样对今后的出纳工作不无裨益。在这里,我们首先以企业为例来阐明有关会计的基本理论。

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会计工作也不例外。会计工作的目的,简称会计目的,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在会计实践中,会计目的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程序与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目的常常被当作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因此,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了解会计目的。

会计目的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会计目的也往往不一样。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必然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的。然而,要真正发挥企业会计的作用,还必须明确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目的,也都是指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由于企业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分析企业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主要是明确企业会计为谁提供和怎样提供信息的问题。也可以说,这里讲的会计目的是指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为此,首先应明确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

明确了会计的目的后,为达到这个目的,会计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借助一系列会计特有的语言把信息传递给使用者,这就有了会计账簿,从会计分管的账簿来看,可分为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和出纳。三者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1.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和出纳,各有各的分工

总账会计负责企业经济业务的总括核算,为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总括、全面的核算资料;明细分类账会计分管企业的明细账,为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明细分类核算资料;出纳则分管企业票据、货币资金以及有价证券等的收付、保管、核算工作,为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各种金融信息。总体上讲,必须实行钱账分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和会计档案保管,不得负责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账目的登记工作。总账会计和明细账会计则不得管钱管物。

2.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

出纳、明细分类账会计、总账会计之间,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它们核算的依据是相同的,都是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记账凭证。这些作为记账凭据的会计凭证必须在出纳、明细账会计、总账会计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传递;它们相互利用对方的核算资料;它们共同完成会计任务,不可或缺;同时,它们之间又互相牵制与控制。出纳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会计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明细账中的有价证券账与出纳账中相应的有价证券账,有金额上的等量关系。这样,出纳、明细账会计、总账会计三者之间就构成了相互牵制与控制的关系,三者之间必须相互核对保持一致。

3.出纳与明细账会计的区别是相对的,出纳核算也是一种特殊的明细核算

它要求分别按照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日记账,银行存款还要按照存入的不同户头分别设置日记账,逐笔序时地进行明细核算。“现金日记账”要每天结出余额,并与库存数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也要在月内多次结出余额,与开户银行进行核对。月末都必须按规定进行结账,月内还要多次出具报告单,报告核算结果,并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总分类账进行核对。

4.出纳工作是一种账实兼管的工作

出纳工作,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的收支与结存核算,以及现金、有价证券的保管和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工作。现金和有价证券放在出纳的保险柜中保管;银行存款由出纳办理收支结算手续。既要进行出纳账务处理,又要进行现金、有价证券等实物的管理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在这一点上和其他财会工作有着显著的区别。除了出纳,其他财会人员是管账不管钱、管账不管物的。

对出纳工作的这种分工,并不违背财务“钱账分管”的原则,由于出纳账是一种特殊的明细账,总账会计还要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长期投资”等相应的总分类账对出纳保管和核算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进行总金额的控制。其中,有价证券还应有出纳核算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明细分类核算。

5.出纳工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过程

货物的购销必须经过两个过程:货物移交和货款的结算。其中,货款结算即货物价款的收入与支付必须通过出纳工作来完成;往来款项的收付、各种有价证券的经营以及其他金融业务的办理,更是离不开出纳人员的参与。这也是出纳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他财务工作,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过程,而只是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

2.2 何为会计目的

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目的,也都是指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由于企业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分析企业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主要是明确企业会计为谁提供和怎样提供信息的问题。也可以说,这里讲的会计目的是指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为此,首先应明确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

1.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内部方面

企业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正确的决策。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而正确的企业决策必须以客观的、有用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要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的大量经济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以便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外部方面

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还是企业外部有关决策者所需要的。因为企业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进行信息交流。例如,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某些政府管理机关等,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的经济决策。

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界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人:

(1)企业的所有者。

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重要的决策。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他主要依赖会计信息,做出是否参加企业投资的决策,如决定是否购买某家公司的股票。

(2)企业的债权人。

贷给企业资金者,即成为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是否能够按期还本付息,即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以便做出有关的决策。对于潜在的债权人来说,他在决定是否持有企业债权的时候,要依赖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做出决策。

(3)政府部门。

有关政府部门(如财政机关),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情况。当然,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企业还有义务向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4)职工与工会。

企业的职工与工会关心的问题有:企业是否按正确的方向从事经营活动,为其职工提供稳定而持久的工作岗位,企业的福利待遇如何,企业的获利能力如何,企业有无发展潜力,当企业利润增加时是否会增加职工的工资和奖金。

(5)企业的顾客。

虽然企业的顾客不参与企业经济资源的配置,但在许多方面与企业存在着利益关系。

以上分析表明,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都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在明确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之后,还要进一步分析企业会计能够提供和实际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并按照企业会计实际提供信息的对象与种类,对企业会计进行适当的分类。

3.企业会计的特点

企业会计所能提供的信息,按其时态可以分为反映过去、控制现在和预测未来三类会计信息。这三类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内部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既然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企业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凡是会计所能提供的,都应该予以提供。然而,企业会计对于企业外界有关方面所需要的信息,并非凡是能够提供的都实际提供。或者说,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客观需要,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完全满足。这是由企业会计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或者是自觉自愿的,或者是按照有关规定必须提供的。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在满足有关方面需要的同时,也是为了谋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例如,为了筹集资金而向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如银行)提供会计报表。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对自身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利益,只是履行法律、制度等规定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提供会计报表并非企业的一种自愿行为,而只是履行规定的社会责任。如向国家计划统计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向国家财政、税务、审计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就基本属于这一类型。既然向这些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不是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那么,企业会计满足这些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从根本上讲仍然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所必不可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会计目的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由于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一般涉及面广,影响比较大,企业通常对此负有法律责任,因此,无论是从企业自身的利益还是从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来考虑,都必须保证所提供的信息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这就限定了企业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的范围,决定了企业会计实际对外提供的信息通常要少于企业外界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在目前的条件下,企业会计主要是以报表的形式定期对外提供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反映企业编表日的财务状况、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也就是说,主要是提供有关企业过去或现在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会计信息。至于有关企业未来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尚未普遍纳入企业对外报告的范围。按照这一情况,现代企业会计可以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与管理会计相比,企业财务会计的主要特点是:

(1)从直接的服务对象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但它也同时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2)从提供信息的时态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是提供有关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会计信息。

(3)从提供信息的跨度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是定期反映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4)从工作程序的约束依据来看,财务会计要受外在统一的会计规范的约束。

(5)从会计程序与方法来看,财务会计有一套比较科学的、统一的、定型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

4.经济环境对企业会计目的的影响

如前所述,企业财务会计对外提供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外界的需要、企业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以及企业是否愿意或必须提供。首先,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外界不需要的信息,企业便没有必要也不会提供。其次,外界所需要的信息,企业会计不一定都有能力提供。再次,外界需要而且企业有能力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是企业愿意或必须提供的信息。

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以及企业的意愿或外界的约束,这三项因素决定了企业会计的目的。而影响与制约会计目的的各项因素本身是变化的,因而企业会计的目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决定会计目的的各项因素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其中经济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一定时期的会计目的和会计实践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经济环境对于决定会计目的的三个因素均有重要影响。

(1)经济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

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的规模与组织形式等,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下面以企业规模为例来说明这种影响。许多企业是以小家庭的形式开始其经营生涯的,这种企业的所有者常常就是管理者。因而他们非常熟悉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而且他们对决策所需信息的要求也比较明确。因为他们要负责制定计划、进行决策和实施日常管理,就必须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于这样的企业所有者兼管理者来说,企业会计报表所包括的正式信息,常常只是证实而不是增加他们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或者只是对他们平常所掌握信息的综合与概括。此外,这种企业的外部利害关系人相对来说比较少,一般只限于贷款人、供应商和税务机构等。而且这些利害关系人中的大多数常常同企业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而比较熟悉企业的经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外部利害关系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如同企业所有者兼管理者一样,其主要目的在于验证对企业了解的正确性。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量的逐渐增加,企业所有者和外部利害关系人便逐渐脱离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因为他们已经不可能像在小企业那样直接了解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为此,企业所有者常常聘请适当的人来负责过去由他们亲自从事的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人也只能更多地依赖正式的会计信息,借以了解企业的有关情况。

(2)经济环境影响会计程序与方法。

经济环境不仅影响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而且影响企业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的程序与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企业的经济业务简单,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企业会计只需采用简单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就能满足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要求企业会计采用新的方法、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

就会计报告的方法来说,现金流量表的产生,显然是由于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化,投资与筹资活动多元化,有关方面为了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需要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及其原因。此外,会计工作的手段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例如,从手工记账发展到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便体现了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巨大影响。

(3)经济环境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

经济环境不但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和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而且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例如,在我国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表主要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基本上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行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自主权扩大,筹资渠道多元化,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更愿意对外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2.3 会计基本前提有哪些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2.持续经营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3.会计期间

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如何将企业连续的经济活动以阶段成果形式反映出来,及时地为企业、政府及所有者提供企业经济和经营状况的信息,这就涉及会计期间划分问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

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涉及多种货币,由于各种货币单位之间的汇兑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确立一种货币单位为记账用的货币单位,其他所有的货币、实物、债权债务等,都可以通过它来度量、比较和稽核。这一货币单位称之为“记账本位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同时还规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4 会计基本要素有哪些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只有明白会计要素严格的定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会计报表。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或者说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必要的物质条件表现为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这些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等,称为资产,它们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除上述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外,资产还包括不具有物质形态但有助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还包括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具体来说,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所谓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资产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单独或与其他资产组合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以资产交换其他资产;以资产偿还债务等。资产之所以成为资产,就在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某项目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货币资金可以用于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或用于利润分配;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或提供劳务,出售后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2)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企业拥有资产,就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有些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但是企业能够支配这些资产,因此同样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如果企业不能拥有或控制资产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例如,对于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来说,虽然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满,承租企业一般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为企业的资产。对于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来说,由于企业不能控制它,所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应视为企业的资产。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只有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才能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资产,而不能根据谈判中的交易或计划中的经济业务来确认资产。例如,已经发生的固定资产购买交易会形成企业的资产,而计划中的固定资产购买交易则不会形成企业的资产。

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流动性和按有无实物形态进行分类。按照流动性对资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有些企业经营活动比较特殊,经营周期可能长于1年,如造船企业、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等,其从购买原材料至建造完工,从销售实现到收回货款,周期比较长,往往超过1年,此时,就不能以1年内变现作为流动资产的划分标准,而是将经营周期作为流动资产的划分标准。除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都属于非流动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按照有无实物形态对资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属于有形资产,因为它们具有物质实体;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属于无形资产,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一般来说,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仅将专利权、商标权等不具有物质形态,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称为无形资产。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清偿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用现金偿还或以实物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偿还;将负债转为所有者权益,如我国目前试行的国有企业债转股业务。对此,企业不能或很少可以回避;如果企业能够回避,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负债。

(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作为现时义务,负债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是现实的义务。只有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才能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负债,而不能根据谈判中的交易或事项或计划中的经济业务来确认负债。如银行借款是因为企业接受了银行贷款而形成的,如果企业没有接受贷款,则不会发生银行借款这项负债;应付账款是因为企业采用信用方式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而形成的,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发生之前,相应的应付账款并不存在。按照流动性对负债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暂收应付款项和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它具有以下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在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在数量上也就体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它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所谓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商业企业从事商品销售活动、金融企业从事贷款活动、工业企业制造和销售产品等。企业所进行的有些活动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如工业企业出售作为原材料的存货,虽然不是经常发生的,但因与日常活动有关,也属于收入。但是,有些交易或事项虽然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以,其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收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形成应收款项;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如减少预收账款;还可能表现为二者的组合,如销售实现时,部分冲减预收的货款,部分增加银行存款。

(3)收入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企业取得收入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是,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后,则可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减少所有者权益。由于收入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所以,收入能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企业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资产,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负债。因此,既不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不属于本企业的经济利益,不能作为本企业的收入。

按照企业所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收入有三种来源:一是销售商品,取得现金或者形成应收款项;二是提供劳务;三是让渡资产使用权,主要表现为对外贷款、对外投资或者对外出租等。

按照日常活动在企业所处的地位,收入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项目,如商业企业的销售商品、银行的贷款和办理结算等。其他业务收入是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如工业企业销售材料、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它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商业企业从事商品采购活动、金融企业从事存款业务、工业企业采购原材料等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属于费用。但是,有些交易或事项虽然也能使企业发生经济利益的流出,但由于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以,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

(2)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费用的发生形式多种多样,既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如购买原材料支付现金、制造产品耗用存货,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如负担长期借款利息,还可能是二者的组合,如购买原材料支付部分现金,同时承担债务。

(3)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费用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营业成本是指所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按照其所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在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处地位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营业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除营业成本以外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为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其中,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退还的增值税),或按销量或工作量等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2.5 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哪些要求

1992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12项一般原则,它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要求。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原有的“一般原则”改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共规定了8项原则: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它们同样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意义重大。

1.客观性原则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采用特定的专门方法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保证会计核算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提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该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

2.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果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就不具有相关性。

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某些预测,从而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预测,做出决策,从而具有预测价值。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相关性原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于特定用途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能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提供,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如果会计信息提供以后,没有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

3.明晰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根据明晰性的要求,会计记录应当清晰,账户对应关系应当明确,文字摘要清楚,数字金额准确,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准确完整地把握信息的内容,更好地加以利用。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不能做到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就不符合明晰性原则的要求,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4.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使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相互可比的基础。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某些情况下,经济业务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可能脱节,为此,会计人员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来选择会计政策,而不能拘泥于其法律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承租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6.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对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详细反映;对于不具重要性、不会导致投资者等有关各方决策失误或误解的交易或事项,可以合并、粗略反映,以节省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对于那些不重要的项目,如果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

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从性质方面来说,当某一项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性项目;从数量方面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7.谨慎性原则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也就是说,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或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等,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修正。

8.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其他方面做出经营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客观、可比、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及时性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及时进行,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提供,就无助于经营决策,就不符合及时性原则的要求。

2.6 复式记账运用的是什么原理

出纳员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按一定原则设置了会计科目,并按会计科目开设了账户之后,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登记在账户中。

记账方法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如何将其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类是复式记账法。顾名思义,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经济业务之后所产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登记的方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复式记账法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二是由于复式记账要求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记账,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正是因为如此,复式记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一直得到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记账方法,都属于复式记账法。

在全部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中,复式记账法占有重要位置。复式记账法包括几种具体的方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在我国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记账方法,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文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应该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在相关账户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可以清晰地表明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便于试算平衡和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下面重点说明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1)

收入-支出=结余(2)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支出)(3)

资产 支出=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4)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5)

上述方程式可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对应。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另一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各会计要素在等式一边,必须以负号表示,如(5)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

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2.7 复式记账的账户结构是什么样的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贷方”,一般规定账户在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如果我们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例如“银行存款”账户,借方记录的增加额要大于(至少等于)贷方记录的减少额,所以有借方余额(或无余额),借方期末余额转到下一期就成为借方期初余额。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 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为方便起见。

2.8 复式记账要遵循哪些记账规则

所谓记账规则,就是指记录经济业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经济业务时,首先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它所涉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是增加还是减少;然后,确定应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例”企业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5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库存现金这一资产项目增加了500元,银行存款这一资产项目减少了500元。因此,它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这两个账户,应登记在“库存现金”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

“例”企业从银行借入资金10.0元,归还以前所欠的应付账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短期借款项目增加了10.0元,应付账款这一项目相应地减少了10.0元。因此,它涉及“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这两个账户,应登记在“短期借款”账户的贷方和“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例”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短期借款2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200.0元,相应地使企业的短期借款减少了200.0元。因此,它涉及资产类“银行存款”和负债类“短期借款”这两个账户,应登记在“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和“短期借款”账户的借方。

从以上所举的各项说明,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任何类型的经济业务,都是一律采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对有些复杂的经济业务,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则需要将其登记在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登记在一个账户的贷方和几个账户的借方。借贷双方的金额也必须相等。

总之,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要求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连续、分类的登记。即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记入一个账户的贷方,同时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

记入借方的金额同记入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概括地说,“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就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