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77

第77章 自满会让你失去动力

宝宝似乎自我感觉一直不错:考试测验成绩不理想,妈妈说他“你看看,最近学习退步了吧。”宝宝回敬说“我蛮好了,班级里比我差的人多了”。父母和老师都觉得宝宝心胸宽广倒不错,但好像有点自满,要是能改掉这一点就好了。

宝宝自满的原因

要帮宝宝改一改容易自满的坏毛病,还得先找找问题的原因。宝宝自满常常是以下原因造成:

对事物的认识不足

比如说考试成绩吧,自满的宝宝并不是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分数,不是比较自己进步还是落后了,而是和其他人比,“比我考得差的人多着呢”,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宝宝的目光变得比较短浅,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全面看待问题,轻易地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有“夜郎自大”之嫌。

对自己的认识不足

容易自满的宝宝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高,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于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略了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宝宝一般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些优势常常给他们带来认识上的偏差,不能客观评价自己。

寻找逃避责任的借口

有的宝宝为了不因自己的不足被父母或老师批评和责骂,而抢先给自己找一个“我其实怎样怎样不错”的理由,目的只是为了要表明自己的状况是不应该被批评的,因为还有“班级里那些比我差得多的人”在后面,他们才是应该被人表示不满的对象,要批评责骂该找他们,他们如果能被原谅的话,自己当然也应该被原谅。

亚历山大的故事

一天亚历山大大帝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一身没有任何官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记不清回客栈的路了。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一个军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这身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亚历山大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地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亚历山大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亚历山大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的嘴唇动了一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

于是,亚历山大敬佩地敬了礼。

少校转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

亚历山大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是少校?”

亚历山大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头,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都猜错了。”亚历山大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亚历山大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的烟斗从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亚历山大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恕你什么?朋友。”亚历山大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

应该说,宝宝对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表示认同,这也是宝宝自信的一个方面,孩子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能为自己找一些开脱的理由证明自己“不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为这是缓解压力、自我情绪调节的一种有效途径,问题是,自信过了头就是自满了,自满是一种不客观不合理的自我意识,会阻碍学习和生活。因此,对于容易自满的孩子,一方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一方面也要帮助其弥补不足的地方。

帮宝宝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

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分析孩子目前的状况,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哪些地方应该巩固,哪些地方应该加强,帮助宝宝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行动的方案,以此激励宝宝不断向前进。努力的目标不仅是学习方面的,还可以包括生活和个人修养等内容。

鼓励和引导相结合,因势利导

当宝宝出现自满情绪的时候,要帮助宝宝正确看待问题,既不能抹杀宝宝的成绩,也不回避宝宝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宝宝明白其实自己做得还可以更好,自己还有更大的余地应该去努力,让宝宝体验到骄傲自满对自己进步的不利影响。利用宝宝对自己优势的认同,进一步鼓励宝宝争取更大的进步,作出更好的表现,懂得“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不急于批评,客观评价宝宝

有的父母常常会对自满的宝宝说:“你以为自己挺了不起呀?”“你别嘴巴硬,哪天我倒要看看你的真本事”等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话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并不能起到教育宝宝的作用;相反,这些讽刺、挖苦、不相信宝宝的话,很容易使宝宝产生不满或者受到“打击”,要么表示对抗,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自卑。所以,父母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宝宝,结合具体问题对宝宝进行引导,帮助宝宝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习逐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摆脱自满的情绪。

亲子心经

父母要尽量和宝宝建立一种同伴的关系,走进宝宝的内心世界,了解宝宝的需要。不要过分的强调家长式的权威,宽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宝宝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