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都很喜欢在孩子面前塑造近乎完美的形象,认为自己永远正确,高高在上地以“过来人”的优越感指导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但让父母失望的是,自己越是强势,孩子似乎就越不争气。
妈妈的困惑
小泉就要上小学了,“小学”这两个字在小泉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恐怖感。不是因为他不爱学习,也不是因为他不爱跟同学们相处,只是因为爸爸妈妈对他的要求太高。“小泉呀,爸爸从上学开始,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可风光了!你是爸爸的儿子,可不能让爸爸失望啊!不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起码要保持爸爸的记录哦!”爸爸眯着眼睛,似乎又回到了他光辉的学生时代,完全没有注意到小泉的紧张。“就是,你爸爸当年很厉害的!你这么聪明,一定也没问题!我们的小泉这么聪明,只要用心就一定读得好的!所以,你要是考不好,一定就是不用功喽!妈妈现在就给你打个预防针,上了小学之后,就是大孩子了,千万不能像现在这样贪玩!”妈妈这番话已经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小泉并没有觉得自己很贪玩,可妈妈经常这样讲,这让他觉得很委屈。
“小泉要上学了呀?没问题,没问题,这孩子的爸爸妈妈当年成绩都很好,他的遗传基因好,肯定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就是就是,这孩子又聪明又踏实,是块学习的料,一定错不了!”……邻居们每次见到爸爸妈妈,总是会这样夸奖小泉,但小泉宁可大家都不要关注他,因为爸爸妈妈都很好面子,若自己表现不佳,一定会招来一场“暴风骤雨”。果然,入学的分班考试,小泉就没有发挥好,没有按父母期望的那样进入实验班。爸爸妈妈觉得很诧异,为什么一直督促他,他还是这么不争气呢?看来以后还要加强监管力度。
将自己塑造成完美的偶像,这个想法对于孩子性格的培养是个极大的错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以自己为榜样是可以的,但如果不允许孩子也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的话,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永远也达不到父母的标准,从而增加成长的压力。相反,如果父母肯承认自己也会犯错,就会让孩子了解犯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能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获得成长,那么他们也就会更有勇气尝试努力,不畏惧失败了。
别以为自己承认错误之后,孩子可能会看不起,而以后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这样的想法就是多虑了。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7岁以前的孩子根本不会注意到父母的缺点,儿童期孩子的特点,就是能无条件地接纳父母。孩子若是知道父母也会犯错,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就会大大拉近,而孩子若看到父母承担错误的勇气,他们也会变得更加尊重你、爱你。
01 勇于承担责任
很少有家长意识到这一点:让孩子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也是一种处罚。大部分家长常常是这样做的: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赶快帮他弥补过失,事后再处罚孩子。其实这样教育孩子,效果并不会太好。
在西方,每个孩子都很清楚地被要求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合理的教训。比如当儿子磨磨蹭蹭地误了校车时,就让他自己走路去上学;如果女儿不小心遗失了午餐的钱,就让她饿一顿。
如何让孩子学到行为和行为后果之间的关联呢?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会造成一些过失,这毫不奇怪。譬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伤害了别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烦等。发生这类过失的时候,许多父母都会责怪孩子,比如这样说:“你怎么搞的?能这么做吗?讨厌!快走吧,回家写作业去。”于是,孩子没事了,什么责任也不必负,回去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父母则留下来承担责任,又是道歉,又是赔偿。如此这般,孩子怎么可能真正地反省呢?细想一下,不正是父母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吗?
因此,有必要让孩子得到自作自受的教训。孩子不温习功课,导致测验不及格;将心爱的玩具随手乱丢,因而遗失;为了要缴图书馆的罚款,所以没有零花钱了。心理学家认为,此类经历可培养责任感。
行为示例 婷婷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听不得批评的话。有时候明明做错了,也一定要否认,“这杯子不是我打破的”、“小猫它自己把牛奶撞翻的”、“这个菜油太多了,很滑,才掉到地板上的”……妈妈很想让婷婷变得勇于承认错误,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宝宝的想法 妈妈总批评我,我承认了之后她一定会骂我的,我才不上当呢!
你的误区 不管孩子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愿承认错误,运用一些小技巧对孩子进行过失教育都是很必要的。
解决办法 在专家的指导下,妈妈开始借助美丽、公正的“仙女”来奖励或者惩罚女儿。如果女儿做了好事,第二天起床,在她枕头旁边就会有“仙女”放上的好吃的点心;如果她没做好事,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不会得到任何东西;如果女儿晚上睡觉时把衣服折叠好,“仙女”就会给她一些美丽的新衣服;如果女儿把玩具随便乱扔,“仙女”就会把玩具藏起来,让她几天之内都不能玩这个玩具了……
有一次,婷婷把一个漂亮的娃娃随意地扔在草坪上,后来,当她回来找到娃娃的时候,发现它已经被狗咬破了。因此,她哭着把受损的娃娃拿到妈妈面前。妈妈接过小娃娃,轻轻地抚摸着它的“伤痕”,同情地说道:“唉,它真是太可怜了!”但是,绝不说给女儿再买一个新的。婷婷失望地哭了起来,但妈妈还是不理她。过了一会儿,妈妈对女儿说:“你把这么漂亮的娃娃扔在草坪上是不对的,如果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我会多么伤心啊!你也会觉得很委屈吧……”
还有一天,婷婷要到一个小朋友家去玩,妈妈答应了,并要求她必须在中午吃饭以前回来,因为那天下午母女俩要去看电影。可是,女儿错过了吃饭的时间才回来。当女儿进来时,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她看了一下表。女儿知道自己不对,低着头向妈妈道歉:“我错了,我现在快快吃饭,妈妈你别生气。”飞快地吃完饭,她就赶紧换衣服。这时妈妈让女儿再看看表,说:“今天看不成电影了,因为时间来不及了。”女儿哭了,闹着让妈妈带着她去,但妈妈并没有被她打动,只是说了一句:“对不起,宝宝。”
在这样一系列的过失教育实施之后,婷婷不仅愿意承认错误,并且有很多错误都懂得自己主动避免了。
3~4岁的孩子已能了解简明的因果关系。所以,此时父母可用严肃的口吻对其讲述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譬如:“玩具搁在过道上可能会被踩到。”然后静观其效。要像上例中的妈妈一样,玩具损坏了不可立刻再买新的,以免破坏了教训的效果。如果老是怕孩子跌倒一直扶着他,他永远也不会自己爬起来。
另外家长在处罚孩子时还常犯这样一个错误:他们给孩子的处分往往与孩子所犯错误的性质无关。有些家长竭力使孩子为所犯的错误“体验痛苦”,却不去解决孩子的行为产生的问题。比如一个孩子考试不及格,爸爸就没收他的玩具以示惩罚;另一个孩子没有收好玩具,第二天就发现,妈妈为了教训他已经把玩具送给了邻居家的小弟弟;两个孩子打架,父母让他们在地上睡了一个月……这些惩罚对孩子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
必须让孩子明白他所受到的处分是因他的行为所致。我们作为家长的教育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自我约束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我的制约,而不是来自外界的强制。任何不能使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做人,不能维护孩子尊严的技巧都不能被称为约束,仅仅称得上是惩罚,不管它被包装得多好。
让孩子从自己的过失中获得教训,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处罚手段,不要担心孩子无法自己承担责任,只有让孩子懂得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合理的教训,孩子才能逐渐培养出勇于承认错误、主动规避错误的好习惯。
02 过度教育等于失败教育
现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溺育”。所谓“溺育”,就是过度的教育,时时处处都把孩子当作教育对象,不断地施以各种教育,知识的、道德的、礼貌的、性格的、社会的等等。“溺育”通常表现在4个维度上:一是时间方面,有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育孩子,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老是挂在嘴边,或者给孩子订了非常周密的学习计划,时间排得满满的;二是场所方面,有些父母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不管是人多还是人少,根本不管周围环境如何,只要有内容,动辄就给孩子以教育;三是人员方面,就是父母亲、爷爷奶奶或者其他比孩子年长一些的人都在充当教育者,换句话说,教育者很多,而被教育者却只有一个,而且往往是最小的那一个;四是教育形式方面,通常是直接灌输和传授,甚至是耳提面命,形式相当单一。
溺育剥夺了孩子的时间自由和心灵自由。孩子需要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应该让他自己看、自己听、自己想、自己玩,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去发展。父母给予过度的教育,孩子全得听你的,等于给他套上了精神桎梏,这对于发展孩子的个性,培养其独立性和创造意识都是不利的。其次,孩子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和抵抗心理。孩子专注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他们需要的是有趣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领悟式教育。因此,教育孩子要把握好度,教育过少不好,教育过多也同样不好。只有把握好度,才能使孩子心情舒畅地自由成长。
过度教育的起因
1 过分强调早期教育
当今社会上有一种片面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倾向,有的文章甚至宣传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早期教育,把早期教育完全等同于天才儿童的培养。事实上不少学者、专家指出: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教育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而完全无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早期教育的确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生理的特点、个体的差异以及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早期教育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能搞那种千篇一律的神童式教育。
2 过度期望
许多父母对子女抱太大希望,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强迫孩子小小年纪就去学这学那。结果,许多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有的还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望子成龙是许多人的美好愿望,这本无可厚非,但必须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得了“龙”的,不能过分苛刻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3 激烈的社会竞争
父母仅注重孩子学校书本知识的成绩,把考大学作为孩子的唯一出路,一面限制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一面实施片面知识的过度教育。这种带给孩子的“巨大压力”,恐怕有许多是成人人为造成的,或者说是成人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压力人为转移到了下一代头上的。比如,没有高文凭就一定会下岗,下岗就一定会生活困难。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有语言、数学逻辑、空间等8种。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一方面的不成功,或许能促使他其他方面的潜能得到激发,从而在别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4 父母的理想追求没得到满足,想在孩子身上实现的补偿心理。
试想一个虚荣好胜的教育者,如何能够允许他的教育对象往平凡大众里“堕落”?有着丰富教育思想的孔子耻笑其弟子学农活,不是因为学农活本身低贱,而是孔子自己有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
过度教育的表现
过度教育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首先表现在特长教育上,许多父母认为有特长的人总能优先得到一些机会或优待,周围亲友的孩子也都在学乐器、舞蹈、奥数、剑桥等。古人教导:“艺多不压身”。那就让孩子多进几个兴趣班,多考几个等级证吧。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的学生父母,不管孩子有无兴趣,用一个个兴趣班、特长班挤满了孩子的节假日。
其次是表现在文化课上,尤其是语数英等主科。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考上名牌大学,为了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父母们害怕课改后的教育使学校减少了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间,担心孩子在高考中处于不利地位,就在家庭教育中不停地强调文化课的学习。他们或者强迫孩子进课外补习班,或者给孩子请家教,自己也是见到孩子就学习、复习不离口,不让孩子有丝毫的放松和空隙。
第三是表现在职业理想教育上。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也有不少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志向等实际情况,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一味地教育孩子以社会少数的“成功人士”为榜样,或追求经济利益,或追求权位与虚名,为孩子制定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奋斗目标。
过度教育的危害
1 过度教育可能导致学习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的生成学理论提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生成学习模式的本质乃是认为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得出推论。人都是有自恋情结和惰性的,人本主义者罗杰斯认为:“凡引起学习者自我结构改变的学习,可能会遭到抵制。这种学习往往是对个体的一种精神威胁。当学习者的自我结构遭到怀疑时,他往往采取防御的态度。”教育者长期忽视学生的兴趣、天赋、性格,与学生的自恋情结对抗,引发了他们的惰性,使他们一直被动、消极地学习,不探求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与追求的满足。久而久之,兴趣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出现学习障碍。
2 过度教育导致主动性下降
由于父母长辈事事代替孩子做,结果使孩子丧失了主动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美国心理学会曾做过以下的实验,把孩子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刚学习时进步神速,然后屡犯错误,因而减缓进步的速度;第二种类型是开始学习时发生许多错误,其后则进步飞快。第一种类型的人称为“缓慢学习者”,第二种类型的人称为“突发学习者”。实验结果显示,“突发学习者”智力高于“缓慢学习者”,而且,这种倾向在孩子6~14岁间越来越明显。
这正像两个旅行的人,虽然最后都能到达终点,但一个是在多次迷路之后,才找到正确路线;另一个只是在偶然中或在别人带领下找到正确路线。很明显,前者的学习和经常犯错误的机会必然比后者多,但经过他多方面的尝试及探索,更能了解整个问题,以后便不会重蹈覆辙。在犯错的过程中,那个人可能学会了充分应用已知的知识,其进步的可能性更大,速度更快。
由此可见,孩子经由本身思考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必然比由他人传授的更能充分应用。当孩子面对新事物时,虽然最初经常犯错,但他能在失败中领略正确的方法,培养出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惟恐他因失败而受伤害,就等于剥夺了他尝试错误的机会。而父母替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会使他们失去实践和培养自信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有危机、不安全,因为人的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问题的基础上的。
过度教育其实是一种片面教育
国际社会对人才的观念已经有了一个变化,由资格到技能,再到能力,一种综合的能力。当代人才的标准是能力。而我国教育的重大缺陷之一,恰恰是片面教育。过度教育的本质就是片面教育,在知识上、应试上是过度教育,也就是为了考试所做的准备是过度的。
对全面的教育而言是教育不足,比如综合素质教育严重不足,审美的、体育的以及劳动教育缺乏。中国除了智育方面过度之外,其他教育都是不足的。我们家庭中的每个孩子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中国的教育缺乏生涯教育,一个人到了中学时代,特别需要这种生涯教育。因为人到了这个年龄,已经有求职意识,有要在某个方面发展的意识:我应该了解我自己,我的潜能何在,社会需求何在,我将来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很好地生存,服务社会,发展我自己。生涯教育也是一种生存教育。现在我们的教育只认文凭,人们疯狂地追求文凭。文凭为本就是分数为本,分数为本就是应试教育为本。虽然有无数理由可以说明文凭是多么重要的,但是,客观现实说明:生存能力更为重要。
儿童时期是一个成长时期,他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如果孩子像机器一样运转,就会把无限的可能性变成唯一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残忍的做法。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孩子都是潜在的巨人。本来他完全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或那样的人,但是你给他全封死了,你给他选定的这个轨道他未必就能成功。父母这样做是非常可怕的,孩子特别需要独立支配的时间,要给孩子自由飞翔的空间,这是孩子内心涌出来的动力,这对丰富孩子的人生大有好处。孩子在双休日,至少有一天是要用来玩的,不能都学习。玩是孩子童年的需要,社会学大师费孝通说,孩子懂道理是看会的,不是听会的,是看小伙伴怎么做学来的。因此,父母要给孩子选择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时间,童年需要幻想。
孩子需要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的心灵需要自由驰骋。过度教育等于他全得听你的了,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意识都非常不利。
另外,孩子容易对此产生厌烦情绪和抵抗心理。我们知道,孩子是最好奇和最好动的,但他们的专注持续时间又比较短,他们需要的是有趣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领悟式教育。如果老是以教育成人的方法向孩子灌输知识、讲述道理,他们不但会厌倦,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因此,教育孩子要把握好度,才能使孩子心情愉快地自由成长。
03 自由是勇士的摇篮
无为就是不强为、不妄为,就是按规律去做。今日教育出现的问题,许多都与违背规律的强为妄为有关。无数个走上歧途甚至绝路的孩子,都是父母或教师太有作为的悲剧作品。
竞争是当今社会中最常见的现象,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也是如此,争宠爱、争职位、争分数的比比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他一生只有《道德经》五千言,却文约义丰,影响深远。虽然他没有专门论述教育,但其辩证的思想,即使对于今天的教育也有巨大的启示作用。首先值得三思的是老子“无为”的理念。
在《道德经》第二章里,老子在论述了美与丑、善与恶等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之后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段话的意思是:“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对待一切问题,实行不言的教导;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自恃己能;功成业就而不以此自居。”这段话的核心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也是老子首次提出“无为”的概念。必须指出,老子的“无为”之说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去做事,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
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老子进一步阐述了“无为”的思想。他说,“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也许可以说,无为的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科学发展观。无为就是不强为,不妄为,就是按规律去做。今日教育出现的问题,许多都与违背规律的强为妄为有关。
自由是天才成长的摇篮。在人类历史上,许多科学巨匠的成功,都得益于父母的无为。发明大师爱迪生的故事尤为经典。
2005 年是全世界享受电灯光明的120周年,谁不感激它的发明者——伟大的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然而,1855年,8岁的爱迪生上学仅3个月,就被老师开除了,理由是——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糊涂虫。原来,爱迪生在考试中倒数第一,而且怪问题太多。比如,老师教学生念字母,他就问:“老师,A为什么要念作‘ei’呢?”老师教1 1=2,他又问:“老师,为什么1 1=2呢?”老师气坏了,用竹片打他的头,骂他“糊涂”。
爱迪生的母亲也当过老师,她在与校方争论无效的情况下,自己承担起教育儿子的重任,其方法正是无为之法。她发现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特别喜爱,就专程上街买回《自然科学与实验科学入门》,又把地下室借给儿子当实验室,任由他大胆探索。
谁也想不到,爱迪生的第一个科学实验计划,竟是让人在空中飞翔!他相信:如果在人体里充上比空气还轻的气体,那么,人就一定能像气球一样飞向天空。于是,他选择了一种爆发剂,据说用它可以制造比空气还轻的气体。他又鼓动好朋友:“你想不想飞?想飞,我有办法让你飞!”朋友一向很佩服爱迪生,就口服了爆发剂,结果人没飞起来,肚子却疼得让他满地打滚。自然,爱迪生的母亲承担了责任,请医生为他的朋友治疗,又向孩子的父母陪罪道歉,还教训自己的儿子。但是,母亲依然没有剥夺儿子做实验的权利,而正因为如此,爱迪生才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事实证明,爱迪生的母亲因无为而成大为,恰恰在于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并创造条件让其把潜能变成了一项项有益于人类的发明。
真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要了解孩子。只有做到对孩子既了解又尊重,父母和教师们才会像明智的农夫一样,是花儿让花儿开,是麦子让麦子长。当然,也可以嫁接,还可以转基因等等。但是,再平庸的农夫也不会奢望,明明种下的是一颗麦子,却要麦子长成果实累累的大树,这是再怎么施肥也难以如愿的。
04 表达自己的喜好[训练]
训练目标 让宝宝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让父母学会理解、尊重宝宝的选择。
训练分析 学会面对成人仍坚持自己的喜好,这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这些喜好包括吃饭、穿衣、梳什么发型等等。特别是当有的父母犹豫不决时,他们的孩子能恰当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可以练习培养一种礼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是训练独立性的好方法。
训练方法 分角色
父母们经常想让孩子吃特定的东西,比如胡萝卜、菠菜、西兰花等等味道一般、但却很有营养的蔬菜。这些食物是母亲们钟爱的东西,但母亲们在自己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她们也许也并不喜欢吃这些蔬菜。虽然如此,她们却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老老实实地吃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妈妈宝宝来玩一个小小的分角色的游戏。其中一个人扮演父亲或母亲,而另一人则饰演孩子,当然,这时候由孩子当家长,由家长来当孩子才是明智的做法。“父亲”或“母亲”这时坚持要让“孩子”吃他们不爱吃的东西,可“孩子”根本不爱吃这些。
来演一下下面两段对话。在第一个对话中,孩子惹恼了父母,使其大发雷霆。而在第二个谈话中,孩子巧妙地说服了父母,他们同意不再强迫他了。如果你平时就很喜欢强迫孩子,那么第一个谈话只需要演出平时你们的样子就可以了。但是在第二个对话中,孩子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来说服父母喽。
讨论:
1.你怎样做会惹恼父母,以至于使他们管你管得更多?
2.你怎么和你的父母交谈,才会使他们愿意去满足你的愿望?
3.在哪些事情上孩子们有权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