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要像辛勤的园丁那样精心地培育自己的幼苗,认真地抓好宝宝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重在潜能与智力的开发,对于宝宝的最初启迪应从多方面着手,要为小宝宝营造一个快乐智慧的成长氛围。
事实证明,那些在五色缤纷的环境中长大的宝宝,其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明显优于在黑色、灰色、暗淡无光的环境中长大的宝宝。因此,让宝宝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天地对他的一生都非常重要。
新生儿潜能早教课
听觉训练
用摇鼓或铃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宝宝听到铃声可转向铃声方向
视觉训练
用一个红球放在宝宝的眼前,引起宝宝两眼注视,并可慢慢移动,使两眼随红球方向转动
触觉训练
当乳头触及宝宝的嘴边,宝宝会作吮吸的动作。抚摸宝宝的皮肤,宝宝会露出舒服的微笑
发音训练
要经常和宝宝讲话,虽然宝宝听不懂,但听到父母的讲话声、笑声,宝宝会感到舒适、愉快
抓握训练
把有柄的玩具塞在宝宝手中,让宝宝练习抓握
动作训练
洗澡后,室温保持27℃,给宝宝做被动操,使宝宝手足运动2~3分钟,有时也可训练宝宝俯卧,使其抬头,但时间只能在几秒钟之内
新生儿的交往能力
宝宝一出生就具有和亲人交往的能力,哭与叫是新生儿和成人交往的重要手段。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离不开语言。因此,父母首先要多与宝宝进行言语交往,这种交往应从新生儿期开始。
多交流开发宝宝智力
可以说每个做爸爸妈妈的人都想将自己的宝宝培养成一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宝宝,然而,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多交流。
哭是宝宝的主动交流
新生儿由于太小还不会说话,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哭。新生儿哭有很多原因,如饥饿、口渴、尿布湿了、冷了、热了等,还有些睡前或睡醒时不明原因的哭闹等。
健康正常的宝宝往往哭声响亮婉转,而生病了或不舒服的宝宝哭声则无力、高、尖、沙哑……作为父母在与宝宝的交往中,要细心地分辨出不同哭声所代表的不同要求,并要合理地给予满足。
相互注视交流
在觉醒状态下与宝宝眼对眼的注视是互相交流的开始。
当新生儿看到母亲亲切的面孔时,他的眼睛就不再东张西望,也不再发呆或昏昏欲睡,他会极力张大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妈妈脸上。
当妈妈抱起宝宝面对面注视时,可以用温柔的语言和宝宝在注视中亲切地交流,并与宝宝说:“宝宝看到妈妈了吗?”“宝宝笑一笑”……这时宝宝可能会像很懂事地凝视着你,听你喃喃说话。
在与宝宝眼对眼注视时,最佳距离为20~30厘米。妈妈还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移动自己的面部,让宝宝的头和眼球随你而转动。
别看这个动作轻而易举,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它能够锻炼宝宝的敏感性,通过经常的训练更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开发和感觉发展。
喂奶与换尿布时的交流
当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微笑着对宝宝说,“宝宝吃奶好不好”“我的宝宝真乖”等。宝宝有时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的速度,这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或者懂了妈妈的意思。
如此时间一长,宝宝有时会闻到奶香,寻找奶头获得食物,有时还会张开小嘴露出短暂微笑。因为经过了胎内十个月的交往,宝宝知道妈妈是自己最可亲的人了。
肌肤交流
在哺乳时,要尽量与宝宝肌肤相亲,使宝宝感受到妈妈的怀抱是他最安全的场所。如此他会安静地满足这种依恋,并形成早期记忆。吃母乳的宝宝,只要妈妈每次用固定的姿势抱他,宝宝就会主动寻找乳头。
此外,如果爸爸妈妈经常轻轻抚摸宝宝的小手,传递爱意的同时还能让宝宝感受到皮肤的触觉,这有利于他们的抓握反射,提高宝宝的灵敏度。
宝宝的情绪培养
也许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应该把内心的感情表现在表面上”,但是,当我们走向成年,步入社会生活后,却学会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尤其成年人,更善于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关于这一点,宝宝却是天真无邪的。
宝宝高兴的时候就会满面笑容,悲伤、难过、发怒的时候,表情会大变,有时将脸色变得很不好看,甚至还会放声大哭。
一般来说,宝宝“喜”的表情比较好判断,不过像“悲”“怒”“恐”“惊”等消极的感情,单从表情上判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也可以根据“哭声的特征”来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周围的状况也是判断宝宝感受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比如,有生人靠近时,宝宝会感到恐惧不安;妈妈不见了,宝宝会感到难过;突然听到很大的声音,宝宝会受到惊吓等,皆是判断宝宝表情的依据。
宝宝有5种基本感情
经过测量宝宝脸上各个部位的准确坐标,然后研究不同表情下各个部位的位置变化,发现宝宝出生4个月后,便可以表现出“喜”“怒”“悲”“恐”“惊”这5种基本感情。
这表明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有细腻的感情。不过,这些感情(表情)的正常发展,还需要父母的帮助,即感情是在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家长要充满爱心、温柔地对待宝宝,并正确理解宝宝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帮助宝宝的感情正常发展。
宝宝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只有引导宝宝多去体会和感受别人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让他自己逐渐明白怎么去应对别人所表达出的情感,做出恰当的回应,提高自己的人际适应性水平。
良好情绪培养
为使宝宝感到愉快、舒适,有安全感,增加其对周围的兴趣和对刺激的接受能力,在宝宝吃奶后,把他抱起来,用温柔舒缓的语调对宝宝说说话,如“小宝宝,你真可爱,吃好了吗?”这时宝宝会安详地注视着你的面孔,仿佛在认真地听你说,过不了多久,他就会高兴地用“a、e、o”地做出应答。这就是正常的情绪表达。
宝宝最初的交往形式
新生儿的主要行为能力有视、听、触觉和模仿。在一开始,新生儿和父母等其他人的交往,也是通过这些能力来表现和发展的。所以培养新生儿的交往能力应从这些感觉入手。
宝宝能力特点
调查显示,在出生后12~14天、26~28天的新生儿,在看红球、听格格声这两项能力行为,比生后2~3天的新生儿都有很明显长进。
那些生后2~3天的新生儿,虽然也能看见红球,但这时他的头和眼球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而到了12~14天,特别到26~28天时,新生儿就可以随着红球而转动自己的眼睛和头部。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最早的母亲关注对幼儿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是美国学者文尼柯茨博士说的。的确,这个阶段可以为形成宝宝的个性、展开智力发育及感觉发展等一切智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边说话边移动
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妈妈可以在哺乳后抱起宝宝,用自己的眼睛去和宝宝的眼睛接触,保持20厘米左右的距离最佳。这时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移动自己的面部,以使宝宝的头和眼球就会随着你而转动。
常逗乐
许多妈妈反映,在她们注视宝宝时,宝宝会很开心,有时竟表现出手舞足蹈的动作;而在宝宝注视她们时会感到很高兴,妈妈往往不由自主地会紧紧拥抱宝宝。并且,同时跟宝宝说:“张开宝宝的眼睛,喔,宝宝是妈妈的,宝宝认识妈妈吗?”这时宝宝可能会微笑起来。
多交谈
有好多妈妈,都会为自己的宝宝骄傲:当宝宝在吃奶时听到妈妈的谈话,宝宝就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速率,这表明宝宝要听妈妈说话,而别人的说话声宝宝却不理会。
爸爸妈妈在此时期内能强烈地感到自己与宝宝联系在一起,惊人的感情共鸣渗透在爸爸妈妈与宝宝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