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15111000000027

第27章 消除学习障碍

所谓学习障碍,也被称为学习困难,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学习障碍的定义是这样说的:从孩子发育的早期阶段开始,他所获得的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从而表现出来的障碍,这种障碍并非因单纯缺乏学习机会而引起,也不是智力发展的迟缓,儿时来源于认识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这主要表现在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等方面。

我们都知道,正常人的智能大致包括语言,数理逻辑、空间知觉、音乐、肢体运动、人际交往、自然观察、自省等方面,有着学习障碍的孩子这些方面的发展基本与常人无异,甚至智商较高,但学习成绩却表现极差,展现出与其智商不相匹配的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在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学习过程受到的妨碍,他完成特殊学习任务的某些方面心理功能受损,从而导致了学习障碍的出现,这种学习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心理性障碍,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意志和观念等不良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学习活动困难。有些家长会觉得,学习障碍只是学习上出现的一些困难,实际并非如此,这种障碍无论大小,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发现、调整和消除,便会日益严重,进而发展至全方位的障碍,不但会影响成绩,而且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将来成才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所有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时能够很快的自我调整,并加以克服;有些同学却不善于调整自我,从而导致学习中的小困难逐渐成为持续性的大困难,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学习,导致学习障碍的形成。

想要避免或消除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障碍,作为家长要在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他的思维和心智入手,通过对他进行空间、图像、数字等的科学训练,来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从而均衡各项智力发展水平,用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找到强弱项,并针对他的特点来帮助他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假如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困难,一定及时帮他解决,并引导他尽快克服,将学习障碍扼杀在无形之中。

听名人讲学习方法

北宋有位出名的神童,名叫方仲永,他自小无师自通,拥有出众的才华,然而成年后却成了一名普通的酒保,“泯然众人”,这是为什么呢?关键一点是由于仲永的父亲把他当做诗神投胎,不学自通,成天带他走门串户,以写诗赚钱,而仲永则自满焦躁,无心进取,而且日益严重,进而耽误了学习的最佳时期,阻碍了进步和发展,到应该成才的时候,变成了平庸之辈。这个故事应该让所有家长都敲响警钟,很多时候学习障碍的形成都是潜移默化而来的,起因往往只是一种情感或行为上的细微变化,然后日积月累,影响到了学习,演变为学习障碍。

一位哲人曾说:“有时,使你疲惫不堪的,并不是前面起伏的群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颗小小的沙粒。”学习障碍正如那一颗颗沙粒,它们来源于心理的沙漠,并给孩子们攀登学业高峰带来种种困难,但这并不可怕,既然是障碍,就需要排除,俗话说:“迷者自迷,不迷何悟”,只要找到障碍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任何障碍都能战胜。

裴斯泰洛齐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与渔”,对家长来说,当发现孩子有学习障碍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去注重学习成绩,而是要积极寻找原因,然后因材施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合理有效的消除学习障碍,他的成绩才会获得应有的提高,他也才会重新拥有成才的机会。

专家建议 学习障碍的划分

众多的研究表明,现在大约5%~10%在校的孩子在学习中都存在不同的学习障碍,从类型上,它主要分为这样几种:

第一种是书写障碍。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经常粗心、马虎,写字不是多一撇,就是少一捺,做题时不是算错数,就是将答案抄错,而且很容易漏掉一些明显的信息,他们在学习时还会视而不见,考试有时居然会将整个题目拉下不做。这种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由于孩子的是直觉分辨力、记忆力和视—动统合能力相对落后而造成的。

现实生活中,这种孩子往往是最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误解为学习态度问题,是故意不用心,实际上有时这些现象的内在问题往往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障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同时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见到成效。

第二种是阅读障碍。这种障碍是学习障碍中人数最多的,且男孩多余女孩。这是因为不少男孩的语言能力不如女孩,甚至比不上同龄孩子,他们记不住字词,听写与拼读困难,或者在朗读时不由自主的增字减字,写作文时语言空洞,阅读速度较难。

这些孩子往往在下棋或者玩电脑游戏等方面头脑灵活,而温习功课和听讲方面却表现很差,这种落后有时并非主观所致,而是与左脑的发展有关,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无法有效阅读的问题一旦延续下来,各门功课都会出现困难,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第三种是数学障碍,又被称作非语言障碍。有这种学习障碍的孩子在机械图形和数学任务上会表现出能力落后,他们记不住较为复杂的图形,而且交往能力差,在运动和机械记忆方面均有困难。

这种孩子一般比较喜欢读书,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大多较为流畅,但在解决图形式的逻辑思维任务和空间想象的时候却表现出能力差、学习刻板,无法将心学习操作迁移到其他环境中等现象。这种障碍大致与右脑的落后相关,因此家长要重视对他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并在空间想象力和数量关系方面加以培养,同时利用孩子的语言优势,适当进行补偿。

除了按照类型划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障碍还被分为暂时性障碍和持续性障碍。从学习障碍的产生到消除历史不长的,属于暂时性障碍,反之则为持续性的学习障碍,其中常见的学习障碍大致分为:自以为是、荣辱不分、志向迷茫、动力不足、观念偏颇、不耐挫折、自卑忧郁、懒散成瘾、焦虑不安、逆反心理、兴趣索然、思维困难、想象狭窄、记忆模糊、注意力分散、运算多错、基础薄弱、习惯不良、书写不工、表达不畅,朗读艰难等方面。

无论孩子的学习障碍是哪一种,作为家长切不要手忙脚乱,治标不治本。有时候,让孩子感觉疲惫不堪的,并非前面沉重的学习压力,而是细微的问题,这些问题给孩子带来了学习上的困难,但也并非无法解决,作为家长,应该首先了解孩子的学习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找到症结,然后为他设计合适的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和训练,从而消除他的学习障碍。

如何消除学习障碍

我们认识了学习障碍的类型和消除它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来消除学习障碍,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呢?家长一定要切记一下几点:

首先,给孩子积极的期望。所谓积极期望,就是当发现孩子身上的学习障碍后,从改善他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引导他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或内容提起兴趣,充满信心,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这就需要家长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让想象中的“兴趣”来推动孩子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他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比如不断给予孩子心理暗示,“你一定会喜欢这门课!”“相信你能行!”“这次考试你一定会比上次强的!”久而久之,孩子对某学科或内容不再有排斥,自然会真正喜欢,并努力去学了。主观因素解决后,学习障碍的消除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帮助孩子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不断前进。在学习之处,小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孩子认清前方的道路,并有信心前进和超越。科学研究表明:“跳一跳,能够着。”的目标对孩子来说是最有效的,假如目标遥不可及,孩子就会在不断的尝试和受挫当中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而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则会不断刺激他的信心和欲望,使他不断前行。

在改进和消除孩子学习障碍的时候,为他制定一个个小的目标,让孩子如同跨栏一样,从矮到高,一点点锻炼,不断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动力,将学习障碍一点点的消除,从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进而达到大目标的实现。

再次,让孩子了解到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由于学习的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会让孩子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必须做到的,当孩子对学习兴趣不高,却又不得不学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学习障碍,让他了解到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从学科的发展趋势或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等方面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从内心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态度,他自然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并对各科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培养孩子的自我成功感。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及时对他所取得的每个小成功进行适当奖励,达到什么目标,就给他怎样的奖励,比如完成一天的作业可以有半小时玩的时间等,考试成绩有所进步就领他去游乐场玩一天等等,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他的行为,从而使孩子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建立兴趣,消除学习障碍。

学习小技巧

学习障碍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它一般都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出现的,自然也不可能马上消除,但这并非是说学习障碍很难消除,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学习障碍的时候,一定要积极配合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与此同时还要运用自我暗示的方方来努力战胜学习障碍。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只对物理感兴趣,并不喜欢数学,然而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的时候,发现了数学是万本之源,进而产生了数学的兴趣,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

每个人在儿童时期都会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喜欢玩汽车或搭积木等等,在我们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这些儿时的兴趣或许会渐渐削弱,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某些障碍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讲原来的兴趣逐渐转化到学习中来,比如原来喜欢玩汽车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汽车是如何发动的,它的构造原理是什么,在我所学的知识中,有哪些与其有关系?

一旦有了这些疑问,学习类似科目的兴趣就会从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比如有的同学对语文基础知识不感兴趣,但十分喜欢写作,这样就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来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比如词汇的积累和基本常识的掌握等,进而增加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

在对待学习障碍问题上,树立信心最关键,切不可急于一时,或自暴自弃,只有自己充满克服障碍的决心,学习障碍才能最终被我们所战胜,成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