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19

第19章 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志向,都有自己选择道路的权利。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意识会不断增强,他们逐渐会有思维、有见解、有个性、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们不喜欢做父母的唠唠叨叨,更不喜欢父母强迫他们只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们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尊重。

在英国,一位中国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到公园里玩。儿子在与英国小朋友的交往中,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一辆玩具“小汽车”。中国母亲大为吃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英镑,而这辆“小汽车”少说也要20多英镑。当中国母亲找到“小汽车”的主人——英国小孩和他的妈妈时,这位英国母亲却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如果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她还表示,过一会儿要领孩子上玩具店,让他知道这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以后孩子就不会再做这样的蠢事了。同一般中国父母的做法相比,这位英国母亲显得更为高明而有策略。首先,她十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担心孩子选择的错误可能带来的后果;其次,英国母亲把孩子的这一失误,当作是帮助孩子提高认识的机会,从而充分加以利用。事实上,孩子在自己选择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索,正是他认识世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因为孩子毕竟还小,他们的选择不一定正确。”的确,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这就要求父母在尊重孩子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不过“辨别”能力也只有在选择的实践中培养。因此,最好的培养办法还是多为孩子提供“自作主张”的机会。

当然,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并非是推卸责任,而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逐渐成熟起来。为此,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代替孩子做出生活的选择,要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做出选择,可以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

第二,对孩子既要充满爱心,又要不失理智,懂得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能够巧妙地将理智和情感融合在一起。

第三,拒绝或阻止孩子不恰当的要求和行为时,应心平气和地说明原因,绝不能简单粗暴地诉诸大人权威。

第四,父母要明白自己的价值观可能与孩子存在较大差异,既然不能改变自己,那么就应该宽容地对待孩子,让他们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孩子不是“物”,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有自主选择生活道路的权利,父母切不可横加干涉。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身高、体重,有他的志趣、爱好,有他的长处、短处,他的道路主要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和选择。当然,由于孩子知识经验的不足,看问题的不全面,父母给予应有的指导和帮助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父母该采取何种方式与子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