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47

第47章 你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

当发现孩子嫉妒别人时,父母常会指责孩子心胸太过狭窄,其实,导致孩子嫉妒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有一点就是害怕。比如害怕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因此,如果父母能让孩子更喜欢自己,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有比人强的地方,那么孩子的嫉妒心理一定会减轻很多。

孩子的嫉妒往往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人的才能、地位、境遇或相貌等方面优于自己;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自己的社会尊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等。

嫉妒情绪普遍存在着。在嫉妒者的眼里,被嫉妒者的成功仿佛证明了自己的失败;被嫉妒者的辉煌好像印证了自己的无能;被嫉妒者的各种优势又似乎说明了自己的不幸。有的人看到别人的才华、能力、荣誉、人际关系、经济条件比自己好,长相、衣着超过自己,学习成绩比自己优秀,便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羡慕,继而产生恼怒、痛苦。一些孩子甚至会千方百计地拖别人的后腿、拆台。

有一个女孩子,家境不是很好,这使她有点自卑。而和她同宿舍的一个女孩,家庭条件却非常好,亲朋好友常给她买许多衣服、食品之类,她趁宿舍无人之机,把这位同学的衣服洒上胶水或干脆扔出窗外,还把同学的发卡、化妆品等随手扔进卫生间的下水道,为此造成了同宿舍同学间的许多误会。直到有一天,她又如法炮制时被偶尔回宿舍的同学撞见,事情才水落石出。后来这个女孩子哭着说,她只是觉得自己不如人,别人一定在背后笑她,因此才越来越嫉妒富有的女同学,才会做出这种事。

嫉妒者有时是因为无法肯定自我。在他人的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是不是能凭借能力取得进步呢?如此之类的问题往往不自觉地在心中出现,而对待这些问题又无法找到解决的答案,时而认为是肯定的,时而又认为是否定的。在这样的心态下,遇到一些比自己强的伙伴,一些人缘好的伙伴,一些条件比自己好的伙伴便容易产生嫉妒。越是嫉妒,越是无法肯定自我。

要想纠正孩子的嫉妒,那么首先就要让孩子学着肯定自己,而要让孩子肯定自己,就得改正孩子不良的认知习惯。这种认知习惯突出表现在不恰当的比较上。他们习惯于用别人的优点、长处与自己比较,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实际上,这种比较是不平等的,怎么能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去比较呢?这类孩子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优势,发现不了自己的潜力。比如,有的孩子羡慕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羡慕他们的吃喝、穿戴,却意识不到和睦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往往比经济条件更重要。因而,看不到自己家庭的优势,妒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

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作为父母,不但要正确地认识孩子,还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适度的表扬,可以增加他的自信,促使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时,他就难以接受。比如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自己。而孩子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他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同时,教给孩子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还能使孩子的理智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设置环境,创造氛围,让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事事领先的人是没有的。如果父母设法使自己的孩子养成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孩子的情感就会不断丰富,心理就会日趋成熟。这时,即使孩子对某人产生了嫉妒心理,也会很快被理智的思考所抑制。

一个真正了解自己长处、喜欢自己的孩子,是不会去嫉妒别人的,因为他有让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因此,要治疗孩子的嫉妒,只要帮他喜欢自己、接受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