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64

第64章 尊重孩子的努力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尊重孩子的努力,孩子得到了一片希望,孩子的心里就会感觉很踏实。给孩子一个微笑,孩子得到了一片灿烂的天空,孩子的心里会有说不出的甜蜜。为人父母,要给予孩子的是什么?是给予孩子努力成果的肯定。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特别是父母的肯定,这是激发他们奋发图强的最大动力。就广义的层面来讲,“肯定”是对某件事物或某人的言行,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和赞同,而给予适当的善意响应。而这种响应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往往具有巨大的正面效果,除了激发孩子建立自信心,乐于表现自我分享创作成果,更可以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的热情。

有一个叫韩明的男孩,6岁时写出第一首诗,受到妈妈的肯定,并珍藏起来。从此信心倍增,由写诗到写散文一直到小说,不管妈妈有多忙,只要儿子有新的作品,妈妈就是他最忠实的听众、第一读者。为此,大大发掘了儿子的潜能,帮助儿子爱上了写作。每逢生日与节日,韩明都要为爸爸与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祝福,用上华丽的词语与多彩的画面,爸爸看完后,没有表情地把卡片扔在一边,而妈妈看完后,热情地向儿子致谢,并把贺卡保存起来。接下来的贺卡就有了区别,妈妈的总比爸爸的精彩漂亮,这让爸爸很是纳闷,认为儿子偏心。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都知道,父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不悦的表情,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故事中,妈妈用尊重孩子的努力换来儿子的真诚。既然这样,父母为什么不能尊重孩子的努力成果呢?当孩子有好的努力成果时,假如父母给予适时的肯定及鼓励,都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朝着正确的方向更加努力,对日后的学习态度及人格发展也有所影响。

作为父母,应该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多给一些肯定,多给孩子塑造机会,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行等等类似的自信观念,那孩子一定展翅高飞,越飞越远,自由自在地搏击自己的人生。

第一,接纳与赞美。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有他自己的亲身体验,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聪明的父母,会用赞美来取代嫌弃,用肯定来取代批评。赞美,其实并不是一种“管”的方法。赞美是一种肯定,表示做得好;而管是一种否定,表示他做得不够好或完全不对。与“管”相比,赞美的效果会更好,赞美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正确表扬。表扬的真正目的是帮孩子学会分辨是非,找到改进自己行为的办法。需要明确的是,表扬孩子是表扬孩子的行为与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表扬时应该具体指明孩子的良好行为,以鼓励他继续保持下去,同时父母表扬孩子的语气要真诚温和。恰当的表扬可以改变孩子的人格、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三,细心观察。观察孩子不仅仅在于用眼睛去看,也可以通过平时的谈话了解孩子的想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是对孩子的语言、兴趣、行动等进行观察,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掌握孩子的心理,针对孩子出现的心理偏差采取正确的措施。

虽然激励孩子的努力莫过于给予一个适时强而有力的肯定,但孩子因其心智无法分辨好坏善恶,因此,父母对小孩肯定的程度,若表达错误或给予不当信息时,又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学习效果。因此,给予肯定不可滥用,一定要用得准确、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