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11

第11章 面对孩子的叛逆,爸爸要恰当引导

作为爸爸,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慨:每当孩子“不懂事”时,我们总是叹着气想:孩子小时候多乖,长大了怎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脾气越来越大,和父母说话也越来越少,许多的东西都锁起来……总之,孩子变得叛逆了、任性了。

孩子的任性和叛逆是让爸爸感到十分头疼的事情。其实,当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也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故意与父母对着干,也不是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正是一种渴望独立的信号。

这时候,如果爸爸不懂得及时与孩子沟通,仍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也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从而使矛盾不断升级,变成真的和父母对着干了。

徐越快要中考了,爸爸为了让孩子能进重点高中,以后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为徐越找来三位辅导老师,分别对徐越的“语数外”进行课外辅导。谁知,徐越根本不领情。每当辅导老师来授课时,他总是对辅导老师爱理不理的,老师讲课他也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听,有时干脆偷偷跑到外面去上网。

爸爸非常生气,就问徐越为什么这样。徐越很不满地回答:“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干嘛还要把我当作小孩子一样呢!”

孩子听话,百依百顺,对于做父母的来说自然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可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一副与父母格格不入的姿态。如果双方不能很好地沟通,“对抗”就发生了!

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爸爸应该冷静对待,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变化。当出现意见和孩子的相左时,要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千万不要试图用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孩子。即使孩子的许多超前行为让你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但那毕竟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唯有疏导才是上上之策。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多与孩子沟通

大多时候,爸爸应超脱自己的角色,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孩子叛逆的根源。如果孩子的叛逆源于父母,父母应适当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如果源于孩子的坏朋友,应对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主动与坏朋友断绝来往。

爸爸们经常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应该听自己的。但是,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孩子也要自己成长。因此,爸爸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主动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从感情上、从事件因果上与孩子的行为达成一致,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做出让步。

启示二: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孩子都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想尝试一下。如果爸爸过度干涉,就容易使孩子失去探索的机会,甚至使孩子与家长对立起来。因此,爸爸应该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孩子想修理东西、想买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如果合理的要求,爸爸尽量满足。如果对孩子不放心,可以给予适当指导,或做孩子的“助手”,但不要凡事拒绝、否定孩子,否则会导致孩子更多的抵触情绪。

启示三: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通常情况下,容易与父母对立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爸爸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长进行恰当引导,对孩子的优点或擅长的技能加以夸赞。而爸爸的赞美,也会激发孩子上进的动力,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

爸爸手记

孩子之所以叛逆,并非要和父母对着干,而是为了自己尝试,自己为自己的事做主。如果爸爸不能意识到这点,仍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望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正确路线”发展,那么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愈加严重。因此,爸爸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与孩子沟通,从而正确引导,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