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46

第46章 赋予孩子参加“家庭会议”的权利

家庭会议在西方很普遍,有的家庭每周进行一次,有的每个月进行一次。在“会议”上,家庭成员可以提出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也可以讨论旅行计划、分派任务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意见,尤其是家中的孩子,也能平等地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为了能与孩子更好地沟通,爸爸也应该组织一些家庭会议,并允许孩子参与进来。孩子可以在会上家庭的某些问题发表意见,比如:家里是周三还是周五进行大扫除;周末应不应该去组织郊游;等等。这些主题虽然琐碎,却很重要。这种方式不仅能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还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集体协作能力。孩子也会在这种被赋予的权利下,变得更加自信、合作、有责任心、遵守规则。

暑假马上就到了,芸芸一家想出去旅游。但就去哪里旅游这个问题,家庭成员一直难以达成协议,爸爸说去三亚,芸芸想去大连,可妈妈想去上海,爷爷奶奶则想去西安。

为了能达成统一,爸爸决定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并推举芸芸主持。芸芸是第一次听说过“家庭会议”这个词,所以也很激动。但在爸爸的指导下,芸芸还是把会议主持得很成功,并令大家达成了统一意见——去三亚旅游。虽然三亚不是芸芸的旅游向往地,但“家庭会议”之后,芸芸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会议”的最终决定。

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在这个时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决断的能力非常重要。适当召开“家庭会议”,并允许孩子参与进来,一起讨论家庭事务,多听听孩子从心声和意见。这样的民主气氛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孩子主人翁意识,并有效提高孩子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使他们有勇气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见。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家庭会议可以定期举行

爸爸应该保持定期召开家庭会议的习惯,为更好地了解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会议当中来,也能令孩子产生一种“我是家庭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意识。

家庭有了民主,孩子才能畅所欲言,才会不懂就问,不满就说。这对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责任感以及公正品质等都大有帮助,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启示二:可以在家庭会议上制定家规

在家庭会议上,爸爸还可以与孩子一定制定一些家规,让孩子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懂得了有规则的孩子,反而更具有责任感和安全感。

家规一般不超过五六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贴出来。如果违反了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家规一旦建立,爸爸就要坚决执行。如果孩子违反了家规,也一定要按处罚措施进行处罚,不能宽容,否则家庭会议和家规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每隔一段时间后,爸爸还应在家庭会议上对家规进行调整和修补。

启示三:冷静处理会议中的分歧

与所有的会议一样,家庭会议也难免会出现分歧和矛盾。而爸爸和孩子最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多半是孩子的学习。这个时候,爸爸要冷静、沉住气,不能和孩子硬碰硬来。要先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在会议上老拿成绩压孩子,更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爸爸不妨在肯定孩子优点的同时,再适当提出意见和要求。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被爸爸重视和理解的。这会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不容易让孩子对爸爸产生敌对心理。

爸爸手记

爸爸应定期组织召开家庭会议,为大家互相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爸爸也要允许孩子参与到家庭会议当中来,鼓励孩子提出建议和问题等。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与孩子开展自我批评。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还能帮助孩子建立家庭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