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47

第47章 爸爸要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大人总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爸爸们也总在告诉孩子生活的答案,甚至替孩子解决他遇到的各种问题,因为爸爸们都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小孩子不懂事,自己解决吃亏了怎么办?不会怎么办?受到挫折怎么办?

其实,爸爸这样做是在剥夺孩子探索的机会,剥夺他们解决问题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剥夺他们经历生命过程和反思纠正的机会。要知道,孩子没有尝试就没有生活经验,没有经验就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没有判断力与社会经验,孩子就会渐渐变得无能、无力、无助。

实际上,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所以,成功的爸爸最好不要对孩子包办代替,经常在孩子不需要时擅自帮助他们或为他们做决定,因为孩子一旦失去锻炼机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退化,遇到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爸爸应当意识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爸爸不仅不能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反而还应主动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能力。

一天,张先生下班回来后,发现已放学的儿子张傲在大门口使劲地开门。原来是因为门锁使用时间较长而难以打开。

见爸爸回来,急得满头大汗的张傲赶紧把钥匙递给爸爸:“这锁可真难开,还是您来开吧!”

这位明智的爸爸并没有去接儿子的钥匙,而是对儿子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我帮忙吗?如果我不回来你怎么办?”说着,爸爸做了个无能为力的表情。

儿子觉得有点委屈,想发作,爸爸又说:“你想想看,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如何处理?”

儿子想了想说:“滴两滴油在上面吧!”可马上又说,“现在不是没有油吗?”

爸爸不吭声,还是等着儿子。忽然儿子高兴地一拍脑袋,于是放下书包,取出文具盒,用小刀削了一点铅笔芯的末儿,然后把这些末儿倒入了钥匙孔里。门顺利地打开了。

这时,爸爸对儿子说:“我就知道你能够依靠自己来处理问题,这才是个男子汉!”

爸爸通常会误认为孩子遇到的问题越少,就越幸福、越成功。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几乎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或大或小、或难或易的问题。如果爸爸事事都包办,任何问题都帮孩子解决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依赖性,有麻烦就找爸爸。这无形中就扼杀了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可能因此而变得不负责任、懒惰、自私自立。

其实,爸爸们不要小看了孩子的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而孩子是否能成功地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如果爸爸能在平时多为孩子提供自己解决问题机会,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渐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让孩子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爸爸就应该培养孩子对突如其来事件的应变能力。比如,遇到突然停电时,应怎样去点蜡烛、开手电筒;遇到陌生人问路,应怎样避免被骗;遇到煤气泄漏,应怎样去控制;着火了知道用灭火器扑灭,并迅速转移易燃品;等等。这样,万一发生意外的情况,孩子也能顺利应对突发情况。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爸爸只要给孩子适当的引导、适度的鼓励、适宜的评价就可以了。要想成为成功的爸爸,就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孩子做“主角”,爸爸做“配角”就可以了。

启示二:引导孩子自己解决人际问题

孩子也是一个社会人,总有一天也要走向社会,也要遇到各种人际问题。因此,爸爸应从小引导孩子学会解决各种人际问题。当然,孩子遇到的问题在爸爸看来也不过是小事一桩。爸爸出面,问题也能很快就能解决,但这样孩子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依然不会独立处理。

所以,爸爸应鼓励孩子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等。爸爸也要相信孩子会通过在实践中的锻炼,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启示三: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及能力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能力也许不合乎成人的观念,但爸爸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并要给予孩子欣赏和鼓励。这些都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孩子也会在这种欣赏中更积极地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爸爸手记

当孩子的身心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他们已具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爸爸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无意中就扼杀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爸爸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放开手脚,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放手让他独立去做。这样既能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