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54

第54章 引导孩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现在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最高兴的是孩子在班级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其实,这种片面强调智力竞争,忽视合作精神培养的现象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害的。

竞争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而已,在竞争之外更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有效的合作就是互相利用资源,互为弥补不足,以共同获得更大的利益。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竞争,不懂得与他人合作,那么这个人也很难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就。

所以,爸爸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合作是第一位的,竞争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合作。美国的一位经纪人、谈判高手斯腾伯格就曾说,只要你有合作的精神,对手往往都可以成为朋友。

齐东是个骄傲的孩子,平时比较自我,喜欢指挥别人。每天下午,班里的男同学都会在操场上分成两队踢足球。这时,大家都不喜欢和齐东一组,因为他总是只图个人表现,得到球就射门,根本不与队友合作,弄得整个团队老丢分。

爸爸看了几次他们的比赛后,就对齐东说:“东东,球队是一个团体,不能老想着自己射几次门、能进几个球,而应该与其他队友互相配合,共同寻找最好的时机进球。如果每个队员都像你这样踢球,那么球队就是一盘散沙,怎么能获胜呢?”

齐东听了爸爸的话,又想到队友们对自己的态度,觉得自己光想争球、不懂合作的行为的确是不对的。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要鼓励孩子竞争,当然更应该提倡孩子学会合作。适度的竞争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激励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而互助合作则能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使孩子学会合群、善群、利群。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合作,因而会大大地增加成功的概率和可能。

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让孩子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一次成功的合作,通常可以让孩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也能增加孩子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爸爸可以有意识地经常让孩子在合作竞赛中获得胜利,并在赛后强化这种合作观念。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乐意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即使孩子与合作者在竞赛中失败了,也要给予鼓励,让孩子认识到:失败不是因为合作,而是因为这个团队还有不足,还需要改进,从而增强孩子继续与他人合作的动力。

启示二:鼓励孩子学会协商

人的合作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合作过程中逐渐萌发并得到强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合作的技能直接影响合作的进展和结果。在孩子们之间,许多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缺乏一定的合作技能。比如,两个孩子都在玩过家家,而小锅只有一个,谁都想要,此时就很容易发生纠纷。

这是,如果爸爸能适时地进行引导,教孩子掌握一些协商的技能,比如两人可以轮流玩,或两人分配角色,一个烧饭,另一个出去买菜;等等,孩子就能从中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和满足,从而激发进一步合作的兴趣。

启示三:教孩子学会欣赏团队中的成员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也都愿意与欣赏自己的人交往、合作。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爸爸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团队中的成员,并积极吸收合作者身上的长处为己所用。这既能提高孩子的合作技巧,又能增加孩子与他人成功合作的机会。

爸爸手记

爸爸要让孩子明白,竞争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么厉害,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自身与对方的共存。同时,爸爸还应该引导孩子在竞争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让孩子认识到,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做任何事仅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很难获得最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