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55

第55章 爸爸要让孩子懂得:“吃亏”有时也是福

这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每个爸爸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比赛时,爸爸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

这种想法无可厚非,毕竟爸爸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但生活当中,毕竟资源有限,孩子会跟别人产生磕磕碰碰和利益冲突。你的孩子先坐上了秋千,我的孩子就只能在冷风中等着;或两个孩子都喜欢玩积木,我儿子一把抓过一大堆来,你儿子的塔搭到一半就只好看我儿子乐呵呵地继续玩了。

其实,爸爸们通常不会太在意孩子们之间的小冲突和小竞争,真正担心的可能是孩子以后会不会养成默默吃亏的习惯,担心自己的孩子以后落伍,这才是紧张的根源。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培养一个懂得谦让、懂得“吃亏”的孩子。而且,谦让的品格与孩子最终在人生竞争中获胜也并不矛盾。

徐鹏比较内向,话少,在幼儿园里常常也是独自玩,不愿与小朋友交往。

一天晚上,徐鹏放心后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董环不让我洗手!”

“是吗?她不让你洗手?”

“我站在她边上洗手,她打我。”

爸爸听了,很心疼,但很快冷静下来,觉得应该帮儿子慢慢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事情怎么解决。”爸爸开始认真地和他分析。

首先从打人对不对开始。“打人不对!”儿子说。借着儿子的结论,爸爸及时地补上一句,“我赞同你的观点,你肯定不会打别人的,对吗?”

接着,爸爸便给徐鹏讲了一些道理,让徐鹏学会谦让、理解和宽容他人,学会以礼待人。如果下次再被欺负,可以对他说:“我比你小,你不能欺负我!”“你不要推我,会把我推倒的!”“你不要抢我的东西,要耐心等待,等我玩好了再给你玩!”“你不要欺负我,否则我会告诉老师的!”等等。

孩子们在相处时,总有吃亏占便宜的事发生。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估计每个爸爸都有过此类经验。孩子吃亏了,爸爸该怎样处理呢?是让孩子忍气吞声,还是以牙还牙?

引导孩子竞争是对的,但资源有限,最后一定有人失望,所以竞争并不意味着事事都要争先。人的精力时间有限,需要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去争取。如果从小就让孩子事无巨细都获胜,反而会让孩子很累。

更重要的是,一个过分好强、一点都不谦让的孩子,可能一时会占大便宜,但却很难拥有朋友。失去积极的同伴关系,可能会阻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及促进良好社会适应所需要的同理心。

西方人有个说法,硬币有两面,一面正一面反,中间的地方叫妥协。虽然只有选择某一面才有价值,但没有中间的“妥协”,就没有硬币,也就更谈不上价值。所以,面对这个到处都充满竞争的社会,爸爸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的心灵更强大,要让孩子明白:偶尔吃亏不代表失败,不反击不代表甘心被欺负。孩子如果能够把这点表示出来,这样的孩子是不会被欺负。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吃小亏”有价值

何为“大亏”、“小亏”?每个人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孩子被小朋友打了,有的爸爸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有的爸爸则会大发雷霆,找上门去兴师问罪。

其实,只要不危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不涉及人格尊严,这种源于外界的行为或语言致使孩子遭受的挫折都可称为“小亏”,没必要让孩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吃点“小亏”,有助于培养孩子谦让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及面对竞争和挫折的适应能力和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有利于孩子社会化的进程。

启示二:自信的孩子不会吃亏

爸爸可能担心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孩子经常吃亏会被人视为软弱,孩子本身也可能变得畏缩退让,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其实面对欺侮,一个自信的孩子,哪怕个子再小,平时再谦和,也会站起来进行抗争。他也不会轻易被其他孩子左右,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所以,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不被欺负的人,爸爸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自信的品质。

怕孩子吃亏也反映了爸爸对孩子的不信任。如果你相信孩子是强大的,就不会介意他被人推一把,或排队时被人抢了先。只有爸爸心里觉得孩子软弱,不能自己去应付时,你才会格外担心。

启示三:引导孩子保持谦让与竞争的平衡

培养一个懂得谦让的孩子,不是让孩子总是委曲求全或自我牺牲,而是教孩子在竞争和谦让之间掌握好平衡。

乐于分享和被分享,是达成竞争与谦让平衡的第一步。分享应该是快乐的,被分享应该是心甘情愿的。对此,爸爸应通过家庭教育,多为孩子灌输分享与谦让的意识,让孩子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从小就乐于分享,将分享当成一种快乐。此后,孩子也会在与同学、伙伴的交往共处中,逐渐学习到“争”与“让”的尺度。

爸爸手记

孩子总要进行社会交往,在与小伙伴交往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你吃亏、他占便宜的情况发生。对此,爸爸要理性对待,不要单纯地要求孩子以牙还牙,也不要单纯地让孩子退缩忍让。有时孩子吃点小亏也不是坏事;如果吃了大亏,爸爸可帮孩子分析解决问题。总之,爸爸要帮孩子找到竞争与谦让之间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