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56

第56章 竞争,不是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宠儿,不少孩子在家人的宠爱下,都养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个性。而现代社会中,处处充满着竞争,如果孩子还以在家里的行为态度对待外界与他人的竞争,还以“我”为中心,自私私利,是很难适应社会的。

所以,爸爸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是狭隘的、自私的,而应具有广阔的胸怀,与他人公平竞争;要允许别人比自己强,允许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这样,孩子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以正确的心态与他人竞争。

吴昊的爸爸深知现在社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在竞争中被淘汰,从小就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吴昊竞争。

吴昊的确也变得能具有“竞争力”。在家里,他想吃哪个菜,其他人都不许动;在外面和小朋友玩时,他想要哪个玩具,就必须得到哪个玩具;在学校里,也经常听老师讲起吴昊欺负同学、自私的事,甚至成了班级里的“小霸王”!

爸爸很困惑,难道自己的教育方式错了吗?自己是希望孩子能强势一些,能与他人形成竞争优势,结果孩子怎么反而变得这么自私自利呢?

很多爸爸也知道让孩子早日明白竞争的意义,了解竞争的重要性,于是也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孩子参与竞争。

鼓励是好事。但是,如果盲目地鼓励孩子竞争,却没有让孩子了解到竞争的意义,恐怕这种鼓励不仅不会起到推进作用,还会导致孩子恶性竞争,形成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等坏习惯。这样的孩子,在赢时就会沾沾自喜,输了就怨天尤人,甚至仇恨对方,严重的甚至还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

因此,爸爸在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还要引导孩子正确竞争,不要使原本有益的竞争变了味道,让孩子走向了歧途。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

现实生活中,部分在竞争中失败的孩子,往往会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甚至对获胜的一方充满敌对情绪,表现为不再和对方交朋友,甚至怂恿别的伙伴孤立他。这些行为和做法,反映出孩子还不能积极、正确地面对竞争,这就要求爸爸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孩子的竞争道德水平,教育孩子在竞争中要学会宽容。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该是狭隘自私的,而应该是公平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

启示一:让孩子明白:竞争不是自私和占有

有的孩子认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拥有比对方更多的东西、更多的胜利。比如,有的孩子为得到老师的关注,就说其他同学的坏话等。这时,爸爸要教育孩子认识到,竞争应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集体和他人的,同学之间的竞争应有利于促进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以竞争促进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共同进步。

另外,爸爸要鼓励孩子在好的方面与同学竞争,比如与同学比学习、比纪律、比团结、比进步、比友谊等,而不是比不好的东西。

启示三: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个性突出的孩子,其自身往往就蕴涵无穷的竞争力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可以让孩子拥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并建立较完善的人格,成为自理、自主、自律、自信的孩子,这样还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也往往强于他人。

爸爸手记

懂得竞争的孩子,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孩子;但懂得正确竞争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孩子。爸爸要让孩子明白,竞争不是自私、独霸、占有,而是以一种宽阔的胸怀去与对方正确竞争,同时还要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只有这样,孩子才更容易养成优良的品格,更具有竞争力。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独生子女如何娇宠,最终都无法避免走出家门,与社会上的其他人相接触、打交道。所以,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研究表明,孩子常与爸爸接触,往往社交能力更强,伙伴关系也更融洽;同时随着爸爸参与一些社会性活动,还可以感受更多的社会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些新的社交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