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60

第60章 训练孩子学会待人接物

生活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凡社交能力强的人,其自主能力也很强。而交往能力强的人往往也会待人接客。可以说,待人接客也是孩子培养社交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爸爸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对孩子待人接客的礼仪教育就不容忽视。

然而,有些爸爸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至于待人接物那是大人的事。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不仅不能热情地打招呼,礼貌地交往,甚至连最起码的文明礼仪都不懂,好像家中没有人来过一样;还有些孩子在客人到家后,觉得客人处处不顺眼,当家人留客人用餐或留宿时,孩子往往表现得粗鲁、冷漠,令客人非常尴尬;等等。

这些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非常自私,难以与人相处。这样的孩子即使再有才华,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爸爸必须注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待人接物的礼仪教育。

周末的一天,唐倩坐在客厅看电视,邻居赵叔叔来家里串门。客人进屋后,唐倩眼皮都没抬,继续看电视。爸爸喊了倩倩一声,她才极不情愿地抬头叫了声“赵叔叔好”,然后继续看电视。

爸爸又对倩倩说:“倩倩,去给赵叔叔倒杯茶。”倩倩也没动。爸爸很生气,但碍于客人在,就又低声严肃地说:“倩倩,先别看了,爸爸让你给赵叔叔倒杯茶,你怎么不动?”倩倩又极不情愿地慢腾腾地起来去倒茶,结果弄得爸爸和赵叔叔都挺尴尬,爸爸也很后悔没有好好教孩子待人接物。

不会待人接物的孩子,会经常被人认为是不懂礼貌、缺乏教养,到哪里都不受大家的欢迎。这样的行为也会影响孩子与他人的正常交往,甚至容易形成不良习惯,难以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孩子之所以不懂如何待人接物,关键还在于爸爸没有认真教导过;有些爸爸还认为孩子现在小,没必要学这个,以后大了自然就会了。孩子长大后,的确可以在人家交往上有所长进,但如果从小没有被教导过,在这方面总也比一些从小就被训练如何待人接物的孩子稍差些。所以,为了让孩子学习良好的待人接物之道,将来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爸爸还是应该在孩子小时认真训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让孩子耳濡目染学礼貌

要训练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在孩子面前爸爸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孩子示范待人接物的礼节,比如见面打招呼、分手道再见等。平时在家里,家人之间也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如“劳驾”、“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等。孩子是具有模仿能力的,也会将这种礼貌行为慢慢消化。经常看到爸爸这样做,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学到了待人接物的礼仪了。

启示二:有意识地带孩子走家串门

爸爸要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多走家串门,教孩子学会待人有礼貌,举止文明。比如,在访问亲友和待客中,如何亲切礼貌地称呼别人、应注意些什么,等等。这样多次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就会使孩子从简单的模仿变为习惯的行动,进而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大方地待人接物。

另外,他人面前,爸爸也要把孩子当作一名与成年人平等的人,介绍给对方,比如和孩子一起在路上碰见同事时,可以给孩子和同事互相介绍:“这位是某某阿姨,她是妈妈的同事;这位是我的儿子某某。”这样既能让他人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也能帮助孩子熟悉、接纳对方,有助于孩子放松下来,自然地流露礼貌。

启示三:孩子表现好,爸爸要表扬

孩子的一些正面行为会在大人的表扬和赏识中得到强化,所以,当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有表现不错的地方,爸爸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体验到这样做带来的愉快感,明白礼貌待人接物的好处。此后,孩子也会更乐于学习待人接物之道,并将自己的良好行为继续保持下去。

爸爸手记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必须学会待人接物的方法,这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让孩子从小学会待人接物的方法,爸爸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训练孩子,并对孩子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孩子的礼貌行为,从而帮助孩子掌握必要的待人接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