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75

第75章 爸爸要善于疏导孩子盲目购物的冲动

孩子手中有了零花钱,自由支配钱财的权利也会逐渐增大。但是,孩子花钱的控制能力还是比较低的,而外界的诱惑又比较多,再加上与同学的攀比心理等,导致许多孩子都会出现盲目购物的冲动,使得大部分零花钱都花到了没有的地方。

越来越多的孩子认为,最舒适的生活莫过于早上穿着“米奇”或“加菲猫”,背着“背背佳”,脚踩“阿迪”、“耐克”的名牌鞋去上学;放学后惬意地坐在“麦当劳”、“肯德基”喝着可乐、吃着薯条,并扬言:我爸爸比你爸爸有钱。同时,更多的商家也将自己产品的方向定位到孩子的领域。因为他们知道,虽然孩子年龄小,但却是一家三口中的权威人物。

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盲目购物行为,爸爸应该及时进行疏导,让孩子知道他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只有积极引导孩子学会甄别自己的需要,才能让孩子学会节省、学会理性消费。

于俊今年刚上高中。每年过年时,家中的亲戚朋友都多多少少都给了他一些压岁钱。今年于俊收了500多元钱的压岁钱。

看着儿子渐渐长大,爸爸觉得,如果还像往年那样没收他的压岁钱,儿子自由支配财物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于是,初五早晨吃饭时,爸爸就与于俊聊天,问他如何管理和规划这笔压岁钱。而于俊一句“花得差不多了”的回答,让爸爸大吃一惊,“让你自己管理压岁钱,就这么几天的时间你就花了个精光?那么你跟爸爸说说,你都怎么花的呢?”

“出去跟同学玩,买饮料要花钱吧?昨天中午跟同学在外面吃的饭,要花钱吧?我的书包也旧了,该换个新的了吧?……”听了儿子的回答,爸爸无奈得只摇头。

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目前,80%多的家庭中,孩子的消费水平已高于父母。当孩子要花钱时,家长往往不加考虑,随意性极大,这已成为孩子理财教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而导致孩子盲目花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攀比心理在作怪。

所以,爸爸要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消费习惯,发现不良习惯要及时疏导,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教育孩子不与同学攀比吃穿用;平时让孩子尽量穿校服,给孩子买衣服也尽量以得体为主;学习用具以合用、适用为原则;教育孩子不要盲目赶时髦、追潮流,更不能盲目攀比,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健康的理财消费观念。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让孩子理解钱财的来之不易

爸爸平时在给孩子零花钱时,要告诉孩子,这些是自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赚来的,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多少精力,才能得到这么多的报酬。如果有条件的话,爸爸可以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参观一下,或鼓励孩子自己在假期勤工俭学赚些钱。通过这些方式,孩子就能深刻地感受到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花费时也会知道控制和节约。

启示二:及时纠正孩子的攀比心理

消费攀比心理是导致孩子盲目消费购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很多爸爸也会不自觉地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即使是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一听说其他孩子都买了,也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所以自觉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正是这样的心理和做法,才促使这种攀比风的盛行,这无形中也使孩子养成了盲目购物的习惯。

爸爸要意识到,这种攀比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理财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应尽量纠正,决不能纵容。要引导孩子在学习、劳动、品德等方面与同学展开竞赛,而不是在吃穿用上盲目攀比。这样,就不会让孩子在花费上产生优越感,还能与其他同学平等相处。

启示三:让孩子参与“管家”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希望获得与成人一样的权力,更渴望变换社会角色。因此,可能会与父母产生很很多冲突,比如穿怪异的服装、买一些稀奇古怪的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认为这样才有个性,才能表明独特的自我。而实际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希望能自己独立处理问题,当然这也包括花钱消费。

而对于孩子过度盲目消费的现象,爸爸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收入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管家”,比如可以让孩子为家里买几天菜,或独立完成家里的某项工作,或参与家庭的理财、投资等,了解家庭的收支状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以后花钱也能逐渐有所节制。

爸爸手记

给孩子零花钱,还需要爸爸正确引导孩子如何正确花这些零花钱,不要让孩子养成与他人攀比的虚荣心理,盲目花钱消费、摆阔。这不仅会令孩子养成胡乱花钱的毛病,还不利于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因此而走上歧途。所以,做好孩子盲目消费的疏导工作,是爸爸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