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78

第78章 “问题”爸爸,应时刻注意自我矫正

在家庭中,通常妈妈关心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细节,而爸爸可能不会像妈妈那样细心。所以,在大多数人的想法中,认为妈妈对孩子的影响要比爸爸更大。其实不然。而且让人奇怪的是,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反而更大。比如,爸爸如果喜欢运动,孩子也会喜欢;爸爸爱打牌,孩子多少也会有这方面的爱好。

如此种种,都等于在提醒爸爸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自己在不经意间“带坏”了孩子。

爸爸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容易成为孩子行为的标准。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发展早期,也就是七八岁作用,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此时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爸爸每天言语粗俗、谎话连篇、不懂尊重别人、不懂关心孩子,是很难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孩子的。

所以说,“问题”爸爸们应该警醒了,自己就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如果不注意自我矫正,就很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王涛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此后爸爸就迷上了赌博。爸爸对王涛要求很高,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可他不知道,儿子跟他一样喜欢毒攻。

一次,爸爸又将王涛一个人留在家里,自己出去赌博了。王涛见爸爸走后,也跑出去找牌友打牌,然后在爸爸回来前再跑回来。然而,王涛在牌桌上欠了不少钱钱,爸爸给的零用钱根本不够。无奈之下,王涛就偷了爸爸的手表卖掉了。爸爸发现后,将王涛狠狠地打了一通。可王涛却倔强地与爸爸顶撞,振振有词地说:“你不让我打牌,那你为什么天天去打牌?”爸爸被儿子问得哑口无言,此时才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失败。

在孩子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以前,爸爸在他们的心中就是权威,爸爸在一切言行在他们看来也是正确的,很少有孩子会在童年时怀疑自己爸爸的正确性。所以,孩子也会将爸爸的言行当成自己行为的范本。在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前,是否符合家长的做法是他们内心评价是非的唯一尺度。即使家长的行为时错误的,孩子也会盲目模仿,而且这些行为一旦重复下去,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即便以后孩子知道这是错误的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掉。

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模仿目标,“问题爸爸”们最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之处,用正面的榜样去教育、引导孩子。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爸爸要时刻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上行下效,这个词对于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作为爸爸,平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模仿的榜样。

日常生活中,孩子对爸爸的崇拜通常要高于妈妈。也正因为这一点,爸爸更要在家中做出表率,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而不是经常表现出各种恶习和不当之处。这样不仅能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还可以让爸爸牢牢地握住教育和管理孩子的主动权。

启示二:教育孩子不要受情绪左右

现在,人们普遍都觉得生活压力大,爸爸们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经常会面临工作上的不顺心、家庭关系不和等问题。但爸爸要注意,千万不要将这些情绪发泄到孩子头上,并认为这无关紧要,随后再请孩子吃一顿麦当劳或给他买许诺了很久的玩具,就足够能把孩子哄高兴了。

爸爸应该让孩子明白,爸爸会为孩子的良好行为感到高兴,也为他们的不良行为感到失望,这有助于孩子们树立坚定的人生价值观。而爸爸出于自私的念头和受情绪的影响,今天允许这样,明天又不允许,后天又允许了。这种言不由衷的做法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觉,认为他所做的一切无所谓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爸爸的情绪。爸爸情绪好时,自己做什么都可以;爸爸情绪不好时,怎么就什么都不要做。这显然是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的。

所以,爸爸在教育孩子时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情绪失控的习惯改不了,那么就要事先与孩子打好招呼:“爸爸情绪好时,你不能为所欲为;而爸爸情绪坏时,请你能够宽恕爸爸。”

启示三:避免在孩子面前与家人争吵

即使是最幸福的家庭,也免不了会吵架。尤其在有了孩子后,夫妻吵架也会变得比较复杂。但爸爸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与家人争吵。孩子看到父母吵架会非常恐惧,甚至在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

如果爸爸不慎在孩子面前与妈妈吵架了,事后一定要学会安慰孩子,以此补救因吵架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不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沮丧情绪,并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妈妈的尊重。爸爸可以告诉孩子,刚才的争吵是爸爸和妈妈在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只是用了一种不太好的方式,这是爸爸的错,下次一定努力改正。

同时,爸爸还应让孩子明白,虽然爸爸和妈妈偶尔会有分歧,但爸爸妈妈彼此还是很相爱的,吵架并不会影响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在行动上,爸爸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已经与妈妈和好,让孩子继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爸爸手记

很多爸爸常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所以也会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随意,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也不高。其实,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的,爸爸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印记。为此,爸爸应严格控制自己的不当言行,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为人之父、高大而不失亲切的父亲形象。